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309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643篇
基础理论   173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01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自动化技术在能源、电力、机械、环境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促使了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Synall2000强大的网络化功能,为将来系统在子网级和企业级实施基于Synall2000网络化数据监控系统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全面实施单个站点自动化监控的基础上,可方便地实现子网级的网络化数据自动采集与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2.
Research on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has been stimulated due to concern regarding the persistence of plastic wastes. Blending starch with poly(lactic acid) (PLA)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efforts because starch is an abundant and cheap biopolymer and PLA is biodegradable with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Poly(vinyl alcohol) (PVOH) contains unhydrolytic residual groups of poly(vinyl acetate) and also has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starch. It was added to a starch and PLA blend (50:50, w/w) to enhance compatibility and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VOH (MW 6,000) at 10%, 20%, 30%, 40%, 50% (by weight) based on the total weight of starch and PLA, and 30% PVOH at various molecular weights (MW 6,000, 25,000, 78,000, and 125,000 dalton) were added to starch/PLA blends. PVOH interacted with starch. At proportions greater than 30%, PVOH form a continuous phase with starch.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starch/PLA blends increased as PVOH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up to 40% and decreased as PVOH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d. The increasing molecular weight of PVOH slightly affected water absorption, but increasing PVOH concentration to 40% or 50% increased water absorption. Effects of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starch/PLA/PVOH blend also were explored. The blend containing gelatinized starch had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However, gelatinized starch also resulted in increased water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33.
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炼厂油罐爆炸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军  俞珂 《化工环保》1996,16(2):113-119
论述了风险、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说明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工程环境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某炼厂油罐爆炸事故进行了大气环境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34.
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排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本文将风险管理领域中风险排序的概念引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提出了基于事故情景发生概率和造成死亡人数的风险评估和排序模型,并给出了基于统计分析的事故发生概率、基于死亡半径的死亡人数的确定方法。对某开发区的20个重大危险源进行了风险评估和排序,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重大危险源的事故风险产生了明显的细分作用。研究成果对有关政府部门或企业确定重大危险源重点监察和管理的优先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为分析“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十三五”期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从发生月份、发生区域、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事故特征,从事故类别、事故环节、关键作业等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总结2011—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展趋势,按照全国4大经济区域研究2013—2020年事故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出现波动,总体形势较为平稳。2011—2020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东北、西部地区事故死亡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及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6.
藻类大量死亡后极易产生致嗅物.我们模拟了藻类的生长死亡过程,观测除藻后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的改变情况以及致嗅物的成分及浓度,以确定致嗅物质产生的途径.由于藻类死亡后细胞解体,藻类细胞中的氮、磷物质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反而升高,而叶绿素-a也呈现下降趋势,整个试验过程后期溶解氧为0,水体产生嗅味物质,可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致嗅物质.实验证明,当藻型湖泊的藻类被基本去除后,整个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可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7.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土壤中苯并[a]芘测定的精密度控制指标,并与EPA8270D进行了比较,旨在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标准样品的室内相对标准偏差的质量控制范围≤28%,室内相对偏差的质量控制范围≤34%。  相似文献   
3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ve imposed great impacts on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相似文献   
3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o achieve allowable gas emission limits and eliminate the high cost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pre-treatment of sludge before incineration, a new...  相似文献   
40.
赣州市地质灾害发生率和发生强度日益增高,对赣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通过对赣州市地质灾害孕育环境、发育规模、时空分布等进行实地调查以及对各种类型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开展了赣州市地质灾害的孕育、形成与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赣州市地质灾害发生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南部、东南部以及东北部岩性较脆弱、地面变形严重的低山丘陵区;赣州市地质灾害的发生与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以及频繁的人类工程活动呈正相关关系。该研究可为该市的防灾救灾、人类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