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安全科学   407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273篇
综合类   2503篇
基础理论   473篇
污染及防治   548篇
评价与监测   215篇
社会与环境   191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别研究了无机碳源和有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脱氮性能的影响。接种稳定运行的复合式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污泥至ASBR反应器进行批式试验,考察不同碳酸氢钠浓度及COD浓度条件下的氮素转化情况,研究碳源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效果的影响。厌氧氨氧化反应适宜的进水碳酸氢钠浓度为1.5~2.0 mg/L,超过30 mg/L时有机碳源的存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OD浓度超过60 mg/L时反应器表现出反硝化特性。无机碳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表现在提供充足碳源和调节反应器pH的综合作用,较高浓度的COD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直接大红4BE的磷钨酸均相光催化还原脱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红  李克斌  李娟  陈经涛  张涛 《环境科学》2013,34(6):2271-2276
以磷钨酸(H3PW12O40,PW12)为光催化剂,异丙醇(Isopropanol)作为电子给体的条件下对偶氮染料直接大红4BE进行均相光催化还原脱色研究,考察PW12用量、IS浓度、直接大红4BE和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杂多蓝(PW1-2)对直接大红4BE具有明显的还原脱色作用.pH=2.0,直接大红4BE初始浓度50 mg·L-1,PW12浓度为600 mg·L-1,IS浓度为0.13mol·L-1,50 min直接大红4BE的脱色率可达到90.39%.4BE的光催化还原脱色速率随PW12和I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恒定;直接大红4BE初始浓度增加,其光反应一级速率常数降低;PW12、IS和4BE浓度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离子强度增加,4BE脱色速率减小,表现为负的盐效应,推测4BE与光反应生成的杂多蓝(PW1-2)进行复合,然后发生电子转移引起偶氮染料还原脱色和杂多蓝氧化复原.本研究结果表明PW12/IS/UV能够有效用于偶氮染料直接大红4BE的还原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153.
利用微乳化法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对现场采得的SLGD含油污泥样品处理,得到该油泥的最佳微乳液组成为:SDS 0.16 g/mL,OTAC 0.04 g/mL,正丁醇0.47 g/mL,NaCl 0.034 g/mL,脱油率最高可达42.53%。最佳单次处理量为12 g(以10 mL水为基准);处理温度为30℃,最佳处理时间为30 min;在保证脱油率的前提下,微乳液可重复使用3次。  相似文献   
154.
王宁  竹涛  陈莎 《环境工程》2013,(Z1):666-670
介绍了煤矿甲烷宏观涌出量的估算方法,选择使用原煤产量法,以煤矿甲烷的相对涌出量为基础,建立了"产量-涌出量函数模型",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矿井煤矿甲烷的分类涌出系数。  相似文献   
155.
An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was fabricated by assembling quantum dots (QDs) onto one-dimensionally-ordered ZnO nanorods, and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Methyl Orange degra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UV-Vis-N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talyst with assembled QDs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degradation than the pristine ZnO nanorods. The QD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lower the photocatalytic ability due to the higher carder transport barrier of the ZnS shell layer. Besides its degradation efficiency, the photocatalyst has several advantages given that the one-dimensionally-ordered ZnO nanorods have been grown directly on indium tin oxide substrates. The article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design an effective and easily recyclable photocatalyst.  相似文献   
156.
亚微米颗粒由于其特殊的粒径尺度,具有很多不同于与传统细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极易吸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谢尔宾斯基海绵模型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结构模型,具有内比表面积大、多通道等特点。通过建立可工程应用的谢尔宾斯基海绵模型通道,并结合热泳沉积相关数学模型开展计算,可以发现:随着谢尔宾斯基海绵阶数的上升,内部通道的增加是引起亚微米颗粒热泳沉积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在海绵通道中运动的亚微米颗粒较之其他粒径的颗粒,更容易受到热泳沉积的影响;同时温差对其热泳沉积影响较为剧烈,呈现线性变化。建立具有工程特征的谢尔宾斯基海绵模型通道,可为研究亚微米颗粒沉积及脱除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7.
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凹凸棒土负载TiO2采用XRD、FTIR以及TG等手段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对比了改性凹凸棒土、活性炭、大孔树脂等不同吸附剂和凹凸棒土负载TiO2对二硝基联苄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土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比凹凸棒土提高了2.5倍;凹凸棒土负载TiO2在波长λ=254 nm下光照0.5 h,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是凹凸棒土的2.0倍;投加量为3%活性炭在pH为2.05.0时,对该类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8.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对防沙堤风场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防沙堤迎风面和背风面设计方式对风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沙堤风场主要受迎风面坡度控制,坡度越陡对风速的衰减效果越好;对于固定形式的防沙堤,风场结构特征与风速无关,对不同风速的衰减比率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9.
针对滇池沿湖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的特点,结合种植生产实际情况,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源-流-汇系统控制的思路,在滇池沿湖地区开展了大颗粒肥料加工施用技术;生物覆盖保护性栽培技术;沟-基-塘系统三项试验研究。实验表明生态控制技术对农田地表径流污染综合负荷TN、TN、CODCr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4.14%~59.78%、66.86%~69.45%、42.20%~62.74%和48.83%~76.41%。生态控制技术的集成研究应用对于滇池沿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和农田面源污染防控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0.
由William 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已经成为近年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度量工具,但是该模型仅考虑了土地的基本生产功能,忽视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文章借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改进了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因子引入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中,改进后的模型体现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同时,文章以江苏省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改进模型计算了其2010年生态压力指数,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压力指数达到1.495,其安全状况已经超过了极不安全边界,处于极不安全状态;最后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其2011-2015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发现江苏省未来5年生态压力指数快速增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9%,表明江苏省未来5年生态安全状况将继续恶化,这将严重影响其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