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9篇
  免费   4755篇
  国内免费   27343篇
安全科学   1314篇
废物处理   495篇
环保管理   1058篇
综合类   30926篇
基础理论   271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179篇
评价与监测   1499篇
社会与环境   209篇
灾害及防治   4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780篇
  2019年   1983篇
  2018年   2179篇
  2017年   2206篇
  2016年   1945篇
  2015年   2416篇
  2014年   3067篇
  2013年   3295篇
  2012年   3121篇
  2011年   2642篇
  2010年   2437篇
  2009年   2401篇
  2008年   2063篇
  2007年   2022篇
  2006年   1514篇
  2005年   1139篇
  2004年   1007篇
  2003年   814篇
  2002年   694篇
  2001年   702篇
  2000年   819篇
  1999年   714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540篇
  1995年   503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146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individual and interactive effect of phenol and thiocyanate (SCN) on partial nitritation (PN) activity using batch test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he IC50 of phenol and SCN on PN sludge were 5.6 and 351 mg L−1, respectively. The PN sludge was insensitive to phenol and SCN at levels lower than 1.77 and 43.3 mg L−1, respectively. A regression model equation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o predict the relative specific respiration rate (RSRR) of PN sludge exposed to different phenol and SCN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most severe inhibition was observed with a valley value (17%) for RSRR, when the phenol and SCN concentrations were 4.08 and 198 mg L−1, respectively. An isobole plot was used to judge the combined toxicity of phenol and SCN, and the joint inhibitory effect was variable depending on the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toxic components. Furthermore, the toxic compounds showed independent effects, which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ombined toxicity.

  相似文献   
942.
水温分层对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水库水环境问题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浮游植物功能群为基础,通过对2010年1~12月香溪河库湾水温、浮游植物等进行跟踪监测,探究支流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趋势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2010年共出现18个浮游植物功能群,其中B、X1、P、Y、X2、D、LO、J、MP、G是代表性功能群;水温分层的季节性发育和消失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影响因素;冬季以耐受水温及光照限制的CS/S策略藻种为主;春季弱分层时,CR/R策略藻种适宜生长;夏季汛期时,呈现CR/R/C/CS多种策略藻种混生格局,强分层时,适宜稳定生境的S型策略藻种占据优势;秋季分层被打破,群落结构演替为耐受频繁波动环境的R型群落格局占优势  相似文献   
943.
浅谈GIS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保大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空间化、促使环境管理转型的重要举措。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我国环境规划制度中的一项尝试,实现环境管理由末端治理转向前端控制的基础性、空间性、综合性、战略性规划。本文在分析GIS在环境规划领域的技术优势基础上,提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生态)功能区划、要素空间管控、环境风险防控、产业布局调控五大技术需求。总结GIS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的五大技术应用:空间基础数据处理与评价模型应用、标准化制图与空间信息表达、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专业软件数据转换、衔接"多规合一"平台等。最后,提出GIS支持下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等功能模块开发、城环总规信息系统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块开发以及环境详细规划控制图则编制方法等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44.
利用热重分析(TGA)研究船舶塑料垃圾在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气氛下的热解特性,并得到了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船舶塑料垃圾的热解过程主要有3个阶段,比一般塑料热解复杂;随着升温速率增大,最大热解速率和最大热解速率温度等热解特性参数也增大,反应变得更剧烈;N2/CO2比为4∶1时,热解反应进行得最完全,固体残留率最少。动力学分析表明,采用3个连续一级反应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不同的升温速率和气氛比对反应各阶段活化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吸附剂,采用SEM、XRD等分析方法对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Mn2+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焙烧后的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吸附剂较负载前的凹凸棒黏土,因其结构中的结晶水和沸石水脱失,内部孔道面积和表面积增加,活性吸附位点的数量增大,吸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室温条件下(20~25℃),pH为5~6,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时,负载纳米TiO2凹凸棒黏土吸附剂对Mn2+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946.
陈莉  窦婵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2025-2030
为了研究优化后的甘蔗皮渣吸附居室中的甲醛,本研究通过3种方法处理材料进行吸附甲醛对比,得出简便高效的碱热烫处理,并针对其热烫时间(X1)、pH值(X2)、水浴锅温度(X3)和水浴时间(X4)设置正交实验,得出热烫时间30 min、pH=11、水浴锅温度80℃、水浴时间2.5 h,甘蔗皮渣对甲醛吸附率可达27.91%。通过与活性炭、硅藻纯吸附效果比较,经F检验得出优化处理甘蔗皮渣与硅藻纯吸附效果相当,均极显著优于活性炭。电镜观测出优化甘蔗皮渣与活性炭、硅藻纯同具粗糙、皱褶、疏松多孔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出C≡C等基团在甲醛吸附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7.
研究了污泥淤砂分离器对分离原污泥所得的底流污泥进行再分离时,分离分流污泥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原污泥MLVSS/MLSS为0.372,1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为0.222,2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为0.126,表明通过底流污泥再分离,能够进一步降低底流污泥中生物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底流污泥中无机淤砂的含量。同时,原污泥CST为2.85(s·L)/g SS,1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CST为0.98(s·L)/g SS,2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CST为0.12(s·L)/g SS,表明底流污泥再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底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最终得到的底流污泥脱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48.
The accumulation of ash, heavy metal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collectively called potential accumulating substances, PAS) was evaluated to ascertain the stability of lysis–cryptic growth sludge reduction process (LSRP) for municipal sludge treatment. On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incorporated with homogenization was run to test the LSRP and another SBR as a control. 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results for 2 months showed that the ash and heavy metals slightly increased, and th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creased by 18.0%, indicating that there may be negligible accumulations during the LSRP. Their accumulations met pattern I, as demonstrat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ving no PAS accumulation for LSRP. This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sludge activit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Moreover, the mechanism for no PAS accumulation was discuss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SRP was stable with no worries about PAS accumulation under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49.
为探讨水滑石类材料对水体中氟、砷离子的同时去除效果,采用共沉淀法合成(Mg∶Al=2∶1)纳米类水滑石(LDHs),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电子扫描透射电镜、X射线晶体衍射等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研究纳米材料在不同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阴离子干扰条件下其同时除砷氟性能。结果表明,煅烧后的水滑石(LDOs)对砷最大吸附量为51.02 mg/g,对氟最大吸附量为36.63 mg/g。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煅烧水滑石对砷的吸附在前6 h内基本完成,对氟的吸附在前10 h内基本完成。砷氟共存溶液保持pH=4~10及pH=6~8时,水滑石分别对砷、氟保持良好的吸附效率。对比不同阴离子对水滑石共除砷氟效率的影响,水滑石除砷速率受到阴离子影响力大小为:HPO2-4CO2-3NO-3Cl-SO2-4;水滑石除氟速率受到阴离子影响力大小为:CO2-3HPO2-4SO2-4Cl-NO-3。材料再生循环利用4次后,对砷和氟的吸附效率均能达到9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滑石是一种优秀的能共除砷氟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950.
海口市臭氧污染特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基于2013—2015年海口市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了海口市O_3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海口市O_3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9.4%,污染天数均为轻度污染;在良和污染天数中,O_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40%,超过其他5项污染物占比。海口市10月O_3浓度最高。O_3月均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与风向有密切关系:5—8月气温较高,以南风为主,O_3浓度较低;1月北风频率较高,易受外来污染传输作用,O_3浓度相对较高。O_3超标日以东北风为主,日变化并未呈现单峰型特征,12:00—22:00时段O_3浓度在10%范围内小幅变化。台风外围型和北方冷高压底部型是造成海口市O_3超标的2类典型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