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5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704篇
安全科学   437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1659篇
基础理论   330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160篇
灾害及防治   10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结合2011年阿尔金山保护区水文地质科学考察工作,在对保护区地表水水系、水体类型及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集了主要地表水体类型的水化学样本,对各样本中的阴阳离子含量、矿化度、pH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保护区主要地表水类型的水化学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并与历史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近30年保护区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进行储存,是当前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保证储存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持久性,必须开展科学、严格的监测,从而为整个储存工程的成功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详细阐述了当前CO2地质储存采用的各项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滇池流域城市型河流盘龙江总磷水环境容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水体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将盘龙江水环境容量划分为4个控制单元,采用两点示踪法确定盘龙江总磷(TP)综合降解系数,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计算了盘龙江各控制单元的TP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盘龙江TP综合降解系数的区间值为0.016 d-1 ±0.002 d-1,盘龙江4个控制单元(Ⅰ段、Ⅱ...  相似文献   
994.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风险防御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作物病虫害风险的研究,对有效防御病虫害发生、制定相应的防御对策及有效评估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有重大意义。利用吉林省50个县市的玉米、水稻和大豆产量、面积资料,及相应各站1961-2009年主要病虫害——玉米螟、稻瘟病、大豆蚜资料,根据灾害发生的频数确定病虫害影响指数,分析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通过将各因子极差化处理,计算出综合风险防御指数,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高、中、低风险防御区进行了区划评估。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和方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中国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现状,概述了中国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进展,总结国际通用的城市清单方法(Urban Inventory Methods),包括以排放为中心的IPCC和WRI/WBCSD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需求为中心的混合生命周期方法和中国现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阐述在目前的城市温室...  相似文献   
996.
综述了缺氧嗜甲烷古菌的分布、生态位、形态与代谢特征的新发现,并讨论了其与产甲烷菌的关系.在无氧条件下,缺氧嗜甲烷古菌与硫酸盐还原菌互养,氧化甲烷气体以阻止其进入大气.缺氧嗜甲烷古菌主要分布于深海甲烷渗漏区和冷泉区域,在其他多种缺氧环境中也能发现,由于还未获得纯培养,对这类微生物的生态位知之甚少.其细胞呈球状、杆状,有时聚集成球状集合体或连接形成丝状体.缺氧甲烷氧化可能经过"反甲烷合成"、"甲基合成"等路径.嗜甲烷古菌与产甲烷菌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存在许多相似点.图1表1参37  相似文献   
997.
为评价二氯喹啉酸在水稻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水稻上的使用规范,于2008、2009年在杭州、济南和铁力三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二氯喹啉酸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建立了二氯喹啉酸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在添加水平5~100μg.kg-1范围内,二氯喹啉酸的平均回收率在81.6%~10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17.9%。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在植株、土壤和田水中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6.4~18.6、16.6~21.9和15.4~16.9 d;二氯喹啉酸在植株、土壤、糙米和稻壳中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5μg.kg-1)。若二氯喹啉酸在水稻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5 mg.kg-1,建议每年以有效成分25 g.mu-1的剂量,于水稻移栽后10 d喷施1次,用于防治水稻田中稗草。  相似文献   
998.
三峡水库蓄水后开县消落带植物群落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特征,于2008年7-9月对重庆市开县消落带进行现场调查,并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TWINSPAN将170个样方划分为19类,其中具代表性的主要植物群落为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群落、苍耳+狗牙根(Xanthium mongolicum+Cynodo dactylon)群落、苍耳(X.mongolicum)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eoide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群落,反映了因海拔变化(145~156 m)而导致的淹水时间的差异.DCA排序结果显示,淹水时间、土壤湿度和土壤质地是消落带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99.
Fourteen surface water and nine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eacock River and analyzed for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by gas chromatograph?C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GC-ECD). All the analyze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except o,p ??-DDT, were detected in sediments from the Peacock River; but in the water samples, only ??-HCH, HCB, p,p ??-DDD, and p,p ??-DDT were detected at some sites. The ranges for total OCPs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s were from N.D. to 195 ng l???1 and from 1.36 to 24.60 ng g???1, respectively. The only existing HCH isomer in the water, ??-HCH, suggested that the contamination by HCH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erosion of the weathered agricultural soils containing HCHs compounds. Composi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no technical HCH, technical DDT, technical chlordanes, endosulfans, and HCB had been recently used in this region. However, there was new input of ??-HCH (lindane) into the Peacock River. The most probable source was water flowing from Bosten Lake and/or agricultural tailing water that was returned directly into the Peacock River. DDT compounds in the sediments may be derived mainly from DDT-treated aged and weathered agricultural soils, the degradation condition was aerobic and the main product was DDE. HCB in the sediment might be due to the input from Bosten Lake and the lake may act as an atmospheric deposition zon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OCPs (including ??HCH, ??DDT, chlordanes, endosulfans, HCB and total OCPs) and the content of fine particles (<63 ??m). The concentrations of OCPs were affected by salinity.  相似文献   
1000.
平原河网地区农村生活污染入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滆运河流域前黄镇和雪堰镇为研究区,设计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39个行政村中85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染情况。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厕所使用类型的比例、化粪池中上清液和固体残渣的去向以及生活垃圾处置等信息。在对农村生活污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估算出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染入河系数为:CODCr,6.6%~13.3%;TN,18.1%~18.6%;TP,8.2%~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