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46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170篇
综合类   1372篇
基础理论   38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17篇
评价与监测   142篇
社会与环境   151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phosphorus(P) dynamics in sediments requires information on their speci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but such information in sediment profiles is scarce.A sediment profile was selected from a large eutrophic lake,Lake Taihu(China),and organic P species in the sediments were detected using solution phosphorus-31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31 P NMR) following extraction of the sediments with a mixture of 0.25 mol/L NaOH and 50 mmol/L EDTA(NaOH-EDTA)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 in the NaOH-EDTA extracts was mainly composed of orthophosphate,orthophosphate monoesters,phospholipids,DNA,and pyrophosphate.Concentrations of the major organic P compound groups and pyrophosphat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Their half-life times varied from 3 to 27 years,following the order of orthophosphate monoesters > phospholipids DNA > pyrophosphat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detected organic P species had binding phases similar to those of humic acid-associated organic P(NaOH-NRP HA),a labile organic P pool that tends to transform to recalcitrant organic P pools as the early diagenetic processes proceed.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pth attenuation of the organic P species could be partly attributed to their increasing immobilization by the sediment solids,while their degradation rates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hat were suggested in previous studies.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分析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湄公河下游五国的水质状况及原因,通过汇总湄公河五国的水质管理法律法规及水质标准和介绍各国的水质管理措施,阐述了湄公河国家在水质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水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湄公河国家在流域水质区域合作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3.
毒性测试以微藻细胞为生物敏感元件,以叶绿素荧光变化为响应指标,在监测水体重金属和农药污染方面,具有检出限低、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实际水环境中藻类生长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此法仅能反应各种污染因子的综合毒性。近几年,众多学者致力于提高微藻生物监测的特异性以确定污染物种类,改善微藻固定技术以适应原位监测。文章介绍了基于微藻荧光的毒性测试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
由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而引起全球气候异常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牲畜尤其是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和粪便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我国现已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走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针对我国现状和区域特点编制牲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于我国实施低碳经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基于IPCC方法针对我国区域现状特点,以选取特征值的方法估算了2005-2009年沈阳市农村地区牲畜因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对5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5年间由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达到最高,为187.14万t;对于牲畜种类排放源的分析中,牛类、羊类、猪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牲畜种类,而马、驴、骡、家禽及兔占据了较少的排放量;对于畜牧业产值的分析中发现,5年间沈阳市的畜牧业增长了79.5%,2007-2009年沈阳市的畜牧业逐渐走上了产业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5.
Fenton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是处理难降解的废水是常用的技术之一。本文对Fenton氧化技术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Fenton氧化技术在电镀废水、染料废水、造纸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
白音华一号露天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将会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疏干、噪声污染、排土场及工业场地占地等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初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对加强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污染物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技术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不锈钢酸洗废水的相关处理技术,从多种技术综合的应用出发,围绕当前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多角度的分析不锈钢酸洗废水的技术,实现整体技术的全面运用。  相似文献   
98.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存在的直线式管理、缺乏弹性等问题,将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环境管理领域,提出适应性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适应性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在环境管理中对各项任务进行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估,反馈于阶段性目标的制定,从而灵活调整工作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保证环境管理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9.
归纳总结了我国石化行业现行普遍应用的安全防护技术与管理措施,利用保护层的概念提出了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石化装置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0.
从海水样品中分离到1株严格自养的氨氧化细菌GW201210,对该株茵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不产芽孢,细胞短杆状,呈单个排列或排列成直线。该菌株能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不能还原硝酸盐,能利用CO2,在7%NaCl条件下生长,在肉汤培养基中不生长,其特性均符合亚硝酸菌的特征,并用PCR方法扩增该菌株的16SrDNA基因,进行16SrDNA序列比较、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GW201210初步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communi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