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4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2146篇
安全科学   1160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632篇
综合类   5568篇
基础理论   948篇
污染及防治   192篇
评价与监测   411篇
社会与环境   565篇
灾害及防治   39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MgO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兵  周鋆  任宏洋  张悦  刘璞真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1):4009-4016
对氧化镁(MgO)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酚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验证其与现有的3种催化臭氧氧化机理的吻合性.同时,研究了羟基自由基(·OH)抑制剂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OH的产生量,以及臭氧在该体系中的存在位置及苯酚在该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O_3和MgO/O_3两种反应体系中都存在·OH,MgO/O_3体系中的·OH是O_3体系中的2.14倍.O_3和MgO/O_3体系中的·OH与臭氧浓度的比值分别为1.47×10~(-9)和3.15×10~(-9).苯酚在MgO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起到了促进臭氧吸附在MgO表面的作用,臭氧吸附到MgO表面后,分解产生·OH,一部分释放在溶液中降解苯酚,一部分则留在其表面增加表面羟基密度.  相似文献   
982.
环境货物和服务部门(EGSS)统计框架是由欧盟统计署研究制定的、用于收集和整理环境产品与服务相关统计数据的方法,已经被联合国统计署纳入"环境经济统计体系(SEEA)"中,成为一项国际统计标准。中国的经济普查工作在数据采集方式上与EGS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文主要对我国的经济普查与EGSS统计框架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从经济普查表核算EGSS数据的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经济普查可作为常规统计口径核算EGSS数据的一个切入点,但是需要在数据连续性、行业小类划分、统计的经济指标范围方面进行衔接融合;基于经济普查数据引进EGSS统计框架可采取分阶段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983.
美日臭氧污染问题及治理经验借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臭氧(O_3)为主要成分的"光化学氧化剂"是光化学烟雾的真身。臭氧污染受臭氧前体物排放及其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控制,导致臭氧污染问题在治理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甚至成为全球性环境难题。我国城市群臭氧污染问题继PM2.5污染后日趋突出,本文探讨和总结了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等大都市在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系统的治理体系推进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4.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和项目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目标为导向,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为有效完成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对专业机构项目过程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简要阐述专业机构对"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管理的设想,为其他以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为主要产出形式的科研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5.
深刻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助于提高未来气候预测的准确性。~(14)C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本文对~(14)C在土壤有机碳周转时间和平均停留时间的评估、陆地生态系统释放CO_2的源解析、河流有机碳的源解析及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响应等四个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细致的介绍,最后展望了~(14)C应用于陆地碳循环研究发展趋势,并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86.
中国的灰霾十分严重,如何有效地控制某一地区的PM_(2.5)浓度,同时保证GDP的中高速增长,需要建立GDP-PM_(2.5)的量化关系模型,做好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物、气象、经济的多年统计数据,以及该地PM_(2.5)源解析、源清单和大气边界层信息,从中确定2种重要的辅助变量,一是单位GDP某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是各污染物形成PM_(2.5)的转化率,它们把GDP、PM_(2.5)和污染物排放量联系起来。再运用系统动力学(SD)建立GDP和PM_(2.5)动态关系模型。文章以东莞为例,预测了"确保经济、确保环境、源头治理、全面治理"这4种模式下污染物减排措施对GDP和PM_(2.5)的影响,并提出定量的减排建议。预测结果显示,"全面治理"的发展模式较为合理,既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实现东莞PM_(2.5)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987.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实施,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农村居民对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提升。村镇生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卫生状况、促进生态循环、保障生态安全为基本任务,对于提升农村生态服务功能,改善农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峪嘴村为研究单元,结合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污水生态化净化、粪尿分离式生态厕所等整套人居环境改造工程,从营养物质循环、面源污染消减、节约水资源、投资收益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等视角分析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生态卫生基础设施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集成后的生态卫生基础设施每年实现2 956.9 kg氮、348.81 kg磷循环回归农田,避免直接排放环境中而加重农村面源污染;源分离便器的使用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水3 241.2 m~3,人工湿地工程全年可以提供中水10 220 m~3;相比于工程改造前,村庄向大气排放的氮减少了83.5%,向水体和土壤环境排放的氮消减了68.13%,磷消减了56.61%;集成系统全年可以降低用于化肥和水费支出的经济投入6.63万元,内部收益率12%,大于基础利率10%,经济效益明显。此外,生态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也创造了就业岗位。文章试图探索适宜北京山区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途径,为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生态文化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8.
城市表土磁学特征对污染源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徐州市城市表层土壤样品的磁学参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化率、热磁曲线和磁滞回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徐州城市表土主要由单畴(SD)和多畴(MD)的亚铁磁性矿物控制,但也存在一定量的赤铁矿。人类活动导致徐州城市表土磁化率显著增加,交通区、居民区、绿地区的平均磁化率分别为:273.06×10~(-8)、111.02×10~(-8)和65.24×10~(-8)m~3/kg。交通运输是市中心交通区和居民区表土磁化率增加的主要来源,工业区附近道路表土中磁性矿物浓度大于远离工业区的交通道路和居民区,绿地区磁性矿物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989.
双向微槽道多孔复合结构沸腾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出新型的表面结构,以提高沸腾传热强化。方法在紫铜板上烧结铜粉多孔层,然后利用线切割对多孔层进行开槽。研究槽道参数包括槽数、槽宽、槽间距和槽向等对沸腾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开槽增大了传热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逸出,减少气体的逸出阻力,从而多孔表面开槽强化了沸腾传热效果,传热系数与光滑表面相比可提高2~3倍。与单向微槽道相比,双向交叉槽道有着更好的传热效果,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液体补充和气体逸出网络。结论在多孔表面加工微型复合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沸腾传热强化。  相似文献   
990.
7A52铝合金干湿交替情况下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海洋环境下7A52铝合金在干湿周浸使用过程中的电偶腐蚀现象。方法实验配制3.5%的Na Cl水溶液浸泡试样,实验周期为504 h,全浸试样作为对比试样,在实验周期内一直浸泡在Na Cl水溶液中。测试试样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与5A06,38Cr Si之间的电偶电流及电偶电压,使用SEM分析腐蚀后的表面形貌。结果 7A52-5A06干湿周浸试样电偶电流变化不大,全浸试样电偶电流较初期变化较大,后期电偶电流的大小只有初期电偶电流大小的1/8左右,7A52-38Cr Si全浸试样与干湿交替情况下电偶电流基本相同。随着试验的进行,干湿交替及全浸情况下电偶电流的差异逐渐变大,电偶电流增大约为实验初期的10倍;全浸情况下试样表面腐蚀产物较致密,干湿周浸情况下腐蚀产物较为疏松。结论在3.5%的Na Cl水溶液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5A06,7A52-38Cr Si的平均电偶腐蚀速度要大于全浸状态下的平均电偶腐蚀速度,干湿周浸情况下,7A52-5A06,7A52-38Cr Si腐蚀后试样表面形态具有较大差异,5A06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要好于7A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