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08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624篇
基础理论   11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层次分析法在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消防专家测评和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战斗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及相应的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科学、有效地建设和管理消防部队、合理规范部队编制、不断发展和提高其作战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2.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沉降过程中重金属去除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晓俊  傅大放  李贺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25-2531
在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令桥段2008年2月~2009年2月15场降雨事件初期路面径流进行自由沉降试验的基础上,考察了自由沉降过程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同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去除与截留沉速和悬浮固体(SS)去除的关系,并探讨了降雨特征和径流pH值对重金属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降开始30min内Cu、Zn、Cd、Pb去除率增长迅速,30min去除率均占2h总去除率的60%以上.Pb的2h平均去除率最高,可达25.62%,Cu、Cd和Zn的2h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1.20%、19.97%和19.10%.同一重金属的沉降去除率每提高10%,截留沉速范围及上限值减少5倍左右.截留沉速相同时,Pb的去除效果最好,Cd、Cu、Z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SS与Cu、Zn、Cd、Pb沉降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Pb多数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因而SS与Pb沉降去除率相关系数最大,其相关系数为0.8126(p=0.0002);SS与Cd、Cu、Zn沉降去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71、0.6804、0.7653.路面径流pH值对重金属去除特性的影响显著,与4种重金属沉降去除率均呈正相关,且与Zn、Cd、Pb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Zn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因而Zn沉降去除率受pH值影响最明显,两者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p=0.029).  相似文献   
173.
论文利用2005年Terra/MODIS卫星8天合成的250m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 Terra Surface Reflectance 8-Day L3 Global 250 m: MOD09Q1)构建的时间序列数据集,通过计算NDVI指数,结合典型地物的谱间特征,并借助SRTM数字高程数据,采用多源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洞庭湖地区2005年水域面积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合Terra/MODIS数据特点,提出了全年最大淹没时间指数的概念,并通过对该指数的构建,完成了对洞庭湖地区重点水域淹没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文中提出的基于Terra/MODIS MOD09Q1数据的多源信息水体提取方法,通过更高空间分辨率ENVISAT/ASAR数据以及水文测站水位数据的检验表明,是切实可行的;②2005年洞庭湖地区水域面积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在11~4月份期间较小,而在5~10月份期间较大。其中,4月份最小,9月份最大,两者相差了几乎1.5倍,受地区季节性降雨的年内分布规律及长江主汛期的影响显著;③通过全年最大淹没时间指数的计算发现,占研究区总面积84.13%的年内持久陆地和持久水域区域,基本上没有防洪压力,而剩余的15.87%的年内变化水域,由于潜在淹没风险的存在,则需要抗洪防险部门进行重点防控;④文中有关多源信息水面提取方法的实现以及全年最大淹没时间指数概念的提出,为今后更深入地探讨三峡工程建成运营对洞庭湖地区水域变化以及江湖关系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4.
通过室外试验的方法、从二维角度入手并将排桩参数与瑞利波波长建立联系研究了几何参数变化时隔振半径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排桩可取得整体性的隔振特点,并且隔振效果最佳的区域在桩后较近的距离;桩长增加可使其隔振效果提升且隔振半径随桩长与波长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当桩长与波长比值小于0.320时,隔振半径为0;随比值增加到0.820左右,隔振半径增加到约0.680 m。桩间距的增加可使其隔振效果变差,隔振半径随桩间距与波长比值增加而降低,当比值达到0.300~0.430时,隔振半径长度降为0。振源距离增加可使得排桩隔振效果增强,而隔振半径随振源距与波长比值增加而增加,当比值在0.165~0.305的范围内时,隔振半径为0;随比值增加到0.808左右,隔振半径的长度增加到约0.512 m。  相似文献   
175.
净化铁锰氨生物滤池内氨氮转化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考察净化铁锰氨生物滤池内NH4+-N的转化途径,利用氮素计量关系和沿程试验研究了净化铁锰氨生物滤池内产生TNloss(氮损失)的原因和NH4+-N转化途径. 结果表明,净化铁锰氨生物滤池内DO消耗异常,TNloss不守恒,当进水ρ(NH4+-N)平均值分别为1.262、2.296、3.111 mg/L时,NLR(氮损失率)分别能达到7.89%、12.91%、17.73%. 利用硝化反应和CANON(全程自养脱氮)方程式计算得出理论TNloss和TDOC(理论耗氧量),与实际TNloss和ADOC(实际耗氧量)的差值分别小于±0.030、±0.10 mg/L,各阶段NH4+-N 通过CANON途径转化的比例分别为48.58%、60.77%、68.10%,硝化反应和CANON途径共同参与了NH4+-N转化. 沿程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阶段,NO2--N在滤层中均有积累,并在滤层厚度为10~18 cm内出现NO2--N和NH4+-N共存的现象,进一步证明CANON途径是净化铁锰氨生物滤池内产生TNloss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6.
蔡佳亮  苏玉  文航  王东伟  黄艺 《环境科学》2011,32(4):982-989
研究了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在滇池流域29条入湖河流2009年7~8月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并在2008年9月~2009年8月进行逐月17项水环境指标监测,目的是阐明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识别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环境因子,比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与水环境质量评价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滇池流域入湖河流丰水期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7科8属(其中环节动物门4科5属,软体动物门2科2属,节肢动物门1科1属),群落结构以环节动物门的水丝蚓属(耐污生物)为优势属;TN、 NH+4-N、 TP和DO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分别为2.03~32.00、 0.34~26.66、 0.09~3.20、 0.10~6.80 mg/L;大型底栖动物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致,均为流域北部入湖河流(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金家河、盘龙江、大青河、海河、六甲宝象河、小清河、五甲宝象河、虾坝河、老宝象河、新宝象河和马料河)污染状况严重程度>流域南部入湖河流(淤泥河、老柴河、白鱼河、茨巷河、东大河、中河和古城河)>流域东部入湖河流(洛龙河、捞鱼河和南冲河).  相似文献   
177.
地下水年龄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阜,同位素和示踪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研究中,其中以对地下水定年的研究尤为突出.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实例,分析得出地下水年龄在评价地下水更新能力,正确认识地下水运动和溶质迁移规律,以及约束地下水模型参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对指出地下永定年不仅受到地下水混合作用、气-水-岩作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  相似文献   
178.
水中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层出不穷,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已经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介绍了水中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的主要应用技术,并指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劣点,同时对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仪的发展前景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9.
聚乙烯醇包埋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最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以聚乙醇为主要包埋材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优化条件。混合载体由聚乙烯醇(PVA)、0.15%海藻酸钠,2%Fe粉,0.3%CaCO3,4%SiO2粉末组成,结果表明,PVA8%,初始污泥浓度15%时最适宜,凝固凝饱和硼PH对包埋效果有影响,用Na2CO3调节硼酸PH至6.7可使包埋颗粒强度及产CH4活性提高,混合载体法有效地解决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所面临的成球  相似文献   
180.
为诠释尾矿库溃坝后水砂演进过程,提升尾矿库事故灾害应急处置能力,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尾矿库全息影像,建立尾矿库三维数字高程模型,导入三维流体计算软件对尾矿库进行溃坝事故推演。结果表明:尾矿库实景三维模型能高精度还原尾矿库实际情况,尾矿库溃坝将淹没库区临时厂房建筑及下游村落;其中,上游沟谷临时厂房建筑水位高程最大达8 m,尾砂淤积厚度最高达10.5 m,下游沟谷村落水位高程最大达10 m,尾砂淤积厚度最高达2.5 m;通过对库区下游布设监测点,得出各监测点处水位高程和尾砂淤积厚度变化规律,分析溃坝主要影响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风险防控、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