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蚯蚓对城镇污泥堆肥过程中微型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对比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方法,以城镇污泥中的微型动物为对象,研究蚯蚓对堆肥过程微型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仅影响微型动物群落数量,对演替进程无明显影响.堆肥过程微型动物群落演替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0~10 d),固着类纤毛虫为优势类群阶段,该阶段微型动物变化多受限于环境的改变,蚯蚓影响较小;第2阶段(10~30 d),固着类纤毛虫和轮虫向肉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的过渡阶段,该阶段蚯蚓对线虫数量有一定的限制;第3阶段(30 d后),肉足虫和线虫为优势类群阶段,该阶段蚯蚓对有壳肉足虫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蚯蚓在第1和第2阶段作用不明显,在第3阶段增加了微型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了优势物种的优势程度.对固着类纤毛虫的同化作用是蚯蚓稳定堆肥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重金属镍、铜、银、铅、镉和汞的方法。环境水样中的镍、铜、银、铅、镉和汞用四 -(对二甲氨基苯基 ) -卟啉 (T4 -DMAPP)柱前衍生 ,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铜、银、铅、镉和汞的T4 -DMAPP络合物 ,富集倍数为 1 0 0倍 ,然后用甲醇和四氢呋喃梯度洗脱为流动相 ,WatersXter raTMRP18( 3 9mm× 1 5 0mm)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 ,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铜、银、铅、镉和汞的检测限分别为3、2、4、3、1 5ng/L和 3n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 1 8%— 3 2 % ,标准回收率为 92 %— 1 0 7%。该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重金属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探讨了抚仙湖富营养化治理思路和综述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入湖河道治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认为复合型湿地工艺较为适应入湖河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抚仙湖浮游植物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年来的监测研究表明抚仙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增殖过快,种群结构已发生了变化,浮游植物的增生对水质有害无益,而且这种趋势有增无减,应竭尽全力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遏制藻量繁殖增多,保护抚仙湖优良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抚仙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抚仙湖生态结构脆弱,营养元素收支失衡,具有发生富营养化的潜在危险。应当加大面源治理力度,尽快实施湖滨带生态建设和面源控制工程,搞好面山绿化,减少水土流失,认真依法治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02年玉溪市各县区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特征 提出应采取措施,减轻SO2,对城市大气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抚仙湖面源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抚仙湖径流区污染物负荷量的调查结果,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以面源为主,面源入湖水量占98%,TP占81.4%,TN占85.9%,因此控制面源是保护抚仙湖的关键。提出了防治抚仙湖面源污染的生态治理及工程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红 《云南环境科学》2001,20(Z1):95-97
目前环评工作中存在环评严重"滞后"现象普遍、厂址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够、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应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以1991年至2000年实测数据为依据,揭示了玉溪市中心城区10年来酸雨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