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15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对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和温岭两个电子垃圾循环区域母乳中多氯联苯(PCBs)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路桥本地人群(n=16)、温岭本地人群(n=27)及在台州居住不足5年的外地人群(n=9)母乳中PCBs的中值浓度分别为195 ng·g-1脂重(lw)、138 ng·g-1lw和59.1 ng·g-1lw.路桥和温岭人群母乳中PCBs浓度显著高于在台州居住不足5年的外地人群(P<0.001),也远高于浙江省及中国背景区域水平.CB-118、CB-153和CB-138是台州母乳中最主要的3种同类物,与台州膳食样本中PCBs的指纹特征类似.路桥本地人群婴儿通过饮用母乳日摄入的PCBs量(EDI)(1024 ng·kg-1bw·d-1)略高于加拿大卫生部建议的成人对PCBs日耐受量(1000 ng·kg-1bw·d-1),温岭本地人群乳儿的EDI值(491 ng·kg-1bw·d-1)远高于我国12个省市EDI的均值(54.6 ng·kg-1bw·d-1),表明台州本地人群母乳喂养的婴儿处于较高的PCBs暴露风险中.母乳中PCBs浓度与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和婴儿的体重及性别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农田处置,使大量抗生素进入环境,从而对环境生物产生潜在危害. 为了研究诺氟沙星(norfloxacin, Nor)对玉米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培发芽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下,诺氟沙星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玉米幼苗对诺氟沙星的吸收与传输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诺氟沙星对玉米幼苗生物量、自由基水平、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诺氟沙星能被玉米根吸收并传输到地上部分. 0.5mg·L-1~50mg·L-1的诺氟沙星暴露均不影响玉米的发芽率. 当诺氟沙星浓度大于1mg·L-1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其敏感指标依次为根重>根长>芽长>芽重. 诺氟沙星暴露使玉米根、芽中MDA含量明显增加,玉米根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度有显著改变,这表明诺氟沙星暴露能够引起玉米体内的氧化损伤. 用电子自旋共振结合二级自由基自旋捕获技术测定了玉米根中自由基水平,发现诺氟沙星能够引起玉米根中大量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为诺氟沙星引起玉米幼苗的氧化损伤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3.
环丙沙星对玉米芽期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朋  温蓓  张淑贞 《环境化学》2011,30(4):753-759
采用发芽实验研究环丙沙星对玉米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浓度(0.5-50 mg·L-1)环丙沙星处理下玉米的发芽率、生物量、自由基水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对环丙沙星的吸收与累积.结果显示,玉米对环丙沙星的吸收和传输随着暴露液中环丙沙星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环丙沙星不影响...  相似文献   
34.
二噁英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新辉  谢群慧  胡芹  赵斌 《环境化学》2011,30(1):200-210
二噁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引起氯痤疮、诱发肿瘤、导致畸形、内分泌干扰、免疫毒性和肝毒性等等.本文着重总结了在二噁英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面最近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二噁英可以从多方面干扰免疫系统的功能,它可以影响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以及影响免疫细胞本身的活性,同时...  相似文献   
35.
色谱及联用技术在药物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品是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由于其具有长期输入、环境中降解/去除缓慢、生物效应显著等特性被界定为"准持久性"污染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更好了解该类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效应,分析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近年来我国运用色谱及联用技术检测药物污染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吕琳  董梦琦  秦占芬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864-4871
为全面认识低剂量BPA(双酚A)对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影响,本文从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 3个数据库中获取了国内外关于低剂量BPA影响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研究报道,并使用toxR工具对其可信度进行评估,最终筛选获得26项相关研究;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工作网站上获取最新BPA毒性报告1篇.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报道低剂量BPA暴露导致哺乳动物神经行为、特定脑区内组织学结构和细胞特征、神经递质和激素稳态、脑中关键基因表达以及表观遗传特征发生改变.但是,就导致的神经行为的改变而言,一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有诸多矛盾之处.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能与动物实验设计的差异有关,其中神经行为测试的质量控制和统计方法中统计单元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总之,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低剂量BPA对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37.
流行病学结果显示慢性砷暴露可导致人群罹患皮肤癌、膀胱癌、肺癌等恶性疾病,但其致毒/癌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砷暴露致毒/癌机理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砷的胞内作用途径,而较少关注砷摄入调控过程对其暴露致毒/癌的贡献.在生理条件下,部分砷化合物由于结构与磷酸根、葡萄糖、甘油等天然底物相近,可借由相应的载体被细胞摄入,摄入途径和效率存在显著的砷形态依赖性.此外,砷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效应与其赋存形态直接相关.可见,砷的摄入调控对于砷的暴露致毒/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哺乳动物体系中不同砷形态的摄入载体、载体调控及对应的砷摄入分布、效率和暴露毒性,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以往在砷致毒/癌机制研究中被忽视的砷摄入调控途径.然而,砷摄入调控过程中的诸多重要环节如砷胁迫下的摄入启动和调控机制等都是空白,需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为深入理解砷的致毒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8.
汞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汞的还原过程可降低地表环境汞浓度,促进汞的大气传输,对汞的区域/全球循环、甲基化及生物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表环境微生物还原是汞还原的重要过程,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可发生.本文介绍了多种环境介质中微生物汞还原在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详细总结了有氧与缺氧条件下微生物汞还原的途径与机制,提出了微生物还原汞的其它可能机制,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9.
将人工合成的5个相连的XRE(Xeobiotic response element)和minimal CMV(Human cytomegalovirus)启动子,插入载体pEGFP-1,构建得到载体pXRE5-EGFP.以pXRE5-EGFP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经过筛选得到一株受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系XRE5-SGC-7901.将XRE5-SGC-7901细胞株暴露于不同浓度TCDD(0、250、500pg·mL-1)中,发现TCDD暴露组XRE5-SGC-7901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且与TCDD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新构建的细胞株具有二英类化合物诱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40.
甲磺酸帕珠沙星中甲烷磺酸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甲磺酸帕珠沙星中甲烷磺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选用亲水性的阴离子交换柱IonPac ASl8作分析柱,在线淋洗液发生器产生的KOH为淋洗液,等度淋洗,电导检测,在10min内完成甲烷磺酸分析.结果表明,在0.7-140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8),样品峰面积的RSD为0.494%(n=7),回收率为107.2%.方法简便、快速、基体干扰小,可在甲磺酸帕珠沙星产品的检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