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30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07篇
综合类   515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分析"天舟一号"(TZ-1)货运飞船的空间污染探测器的在轨探测数据。方法 TZ-1货运飞船上的污染探测器采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利用污染物沉积在QCM探测器传感晶片表面引起的振荡频率变化情况来分析航天器在轨空间污染环境。根据其探测原理,通过分析下传的原始数据,得到航天器在轨的污染累积量结果。结果航天器在轨飞行过程中,污染累积已达到会导致污染敏感器件光学性能明显退化的程度,并且污染源温度是影响航天器污染累积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将其作为航天器在轨污染控制的重要措施。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航天器污染设计、控制提供参考,为提高航天器可靠性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地表水样品自然沉降时间对总磷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表水中总磷含量高低是评定水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分析数据表明丰水期中总磷主要来源于泥沙中吸附的有机磷和无机磷,而溶解态磷含量较少;水样中总磷含量随着自然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因此样品采集回来后样品的自然沉降时间是影响地表水中总磷测定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中臭氧(O_3)浓度检测方法的普适性、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的水中O_3浓度检测方法。基于亨利定律(Henry’s Law),采用电化学方法,建立空气中O_3浓度与水中O_3浓度的回归方程,从而推导出水中O_3浓度。实验结果显示,水体O_3传感器的检出限为0.02 mg/L,检测上限为0.40 mg/L,可决系数R~2为0.998 9,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05%,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2.82%。实际样品检测显示,水体O_3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O_3快速测定试剂盒(DPD法)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该方法不但综合了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网络化、实时测量等特性,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响应快,适用于水体中O_3浓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溶解氧对水质变化和沉积物吸磷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有光和黑暗条件下,富氧和缺氧环境对东太湖沉积物吸收磷酸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能够吸收上覆水中高质量浓度的磷酸盐,但吸收量和吸收速度随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缺氧环境上覆水中的pH高于或略高于相同光照条件下的富氧环境;实验开始的前20d,富氧环境有利于沉积物吸附上覆水中的磷酸盐,并快速达到吸附平衡,缺氧环境则相反;实验开始20d后,有光缺氧组上覆水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开始迅速下降,且明显低于其他实验条件;富氧环境沉积物中总磷的增加量高于缺氧环境,其含量顺序为无光富氧>有光富氧>有光缺氧>无光缺氧;溶解氧对沉积物中铁结合态磷和钙结合态磷含量的影响较大,对有机磷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此文介绍了一套在微机上开发的冲裁CAD系统。它以Foxbase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Trubo C为编程语言,能进行冲裁件图形输入与显示、工艺性分析、优化单排排样和选择板材规格、冲裁件尺寸识别和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冲裁力和压力中心计算、以及凹模周界尺寸计算等。本系统主界面为下拉式菜单界面,全中文提示,人机界面友好,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16.
生物硝化池污水中硝化细菌的快速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与最大几率数法(MPN)相结合的MPN-PCR法对生物硝化池污水中的硝化细菌进行快速定量。所用的一对PCR引物是在对硝化细菌的16SrRNA基因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设计合成的,可以扩增出大小为388bp的DNA片段。以从生物硝化池污水中抽提的含硝化细菌DNA的混合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确定合适的扩增条件。运用MPN-PCR法进行定量检测的整个过程可在几小时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17.
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质通量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架浅海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溶解态生源物质通量的准确估算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底栖生物活动以及海流、海浪及潮波与海底地形地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使得该通量的准确估算十分困难。本文综合分析讨论了近年来提出的各种计算该类通量的物理模型及参数的确定方法 ,并结合在中国黄、东海等陆架浅海水层—底栖生态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的需要 ,比较深入地讨论了应用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相关指数在广东省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省控站优化组筛选中的实践和探究,表明相关分析是个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仅以IPF 颗粒物 水溶液的相互作用为例 ,对混凝研究中二界面过程化学领域的进展加以介绍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预制的聚合铝在混凝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形态稳定性 ,而传统混凝剂则强烈地受溶液化学过程 ,尤其是溶液pH值的影响 .混凝剂水解聚合形态倾向于在颗粒物表面吸附沉积 ,而直接引发混凝作用 .单体形态则通过转化为聚合、沉淀形态起混凝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水污染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胡必彬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17-1021
从太湖地区(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的污染物排放量、水质监测结果,以及工农业发展、人口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东太湖萎缩,底泥中营养物的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失衡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高于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太湖湖体、环湖河流水质与省、市边界断面主要超标项目分别为:总磷、总氮和氨氮;水体水质演变是由工农业迅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污染防治措施相对滞后,以及太湖水生态系统失衡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