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11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664篇
基础理论   11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Thermal runaway was studied in a continuous tubular pilot reactor under steady-state regime. Different accident scenarii were conducted by making some errors on reactant concentrations and/or temperature feed. To prevent thermal runaway, control by direct contact by solvent injection was used at different reactor locations. This injection allowed controlling the max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max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along the reactor was used.Benefit of this control method was the diminution of computational time. Furthermore, by injecting solvent to control max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re is no need to shut down the unit. The control method was validat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12.
煤矿综采工作面狭窄,工作环境昏暗,照明环境普遍不好,是近年来井下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存在的照度问题,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操作难度,利用舒尔特表测算反应时间和操作可靠度,使用SPSS20. 0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从反应时间来看,0~25 min,试验组平均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反,被试者的注意力先下降后上升; 25~55 min,被试者逐渐适应低照度环境,反应时间也在逐渐缩短;被试者在低照度条件下操作55 min后,反应时间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大幅度增加,超过劳动时间临界值后,视觉疲劳度迅速增加,反应急速减慢,从而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生产效率,此时应合理安排工人休息。2)从操作难度来看,在简单及正常操作难度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可靠度变化比较接近,表明低照度条件对一般操作的可靠度影响不明显;在极难操作难度时,低照度条件对可靠度影响明显,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低照度环境下应尽量避免安排复杂的机械化操作。3)反应时间与光照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量化了两者的关系,为以后合理安排煤矿工人劳动休息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The use of heuristic judgments is prevalent in organizations and negatively impacts accurate employee assessments.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heuristic judgments (i.e.,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we aim to improve rating accuracy by restructuring frame‐of‐reference (FOR) training. We conducted five studies (N = 1,143) using different samples (three including participants with hiring experience), training environments (onsite and online), and rating contexts (evaluations of sales representatives, teachers, contract negotiation specialists, and retail store managers). Across the five studies, the average improvement in rating accuracy was at least twice as large for restructured FOR (vs. control) training as it was for typical FOR (vs. control) training; the difference in rating accuracy between restructured and typical FOR training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urthermore, minimizing the anchoring effect rather than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rating adjustments improved rating accuracy (Study 4). Finally, restructured FOR training achieved higher criterion validity (i.e., a higher strength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atings regarding a target and the target's objective performance) than did typical FOR training (Studies 3 and 5). We discuss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iverse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accuracy of judgments i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14.
二氧化硫与环己烷的光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尧国  郭海忱 《环境化学》1994,13(6):530-535
本文研究了SO2与环己烷在无氧及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观察到了白色烟雾有生成并凝聚,利用GC和GC/MS法确定了部分反应产物-环烯烃、醇、酮、二元酸酯、呋喃衍生物以及硫酸二甲酯等有机化合物,探讨了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几种因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从电磁场变换入手,举例说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区分感生、动生电动势与参照系有关.  相似文献   
116.
铁聚合反应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青 《环境化学》1995,14(4):338-342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制备中亚铁的氧化反应速率,证明该速率对Fe^2+为零级,对NO2(g)为一级,因此提高气相中NO2的分压可大大缩短制备时间。  相似文献   
117.
二氧化硫与1—己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忱  杜尧国 《环境化学》1995,14(6):500-507
利用GC/MS方法研究了SO2与1-己烯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确定了SO2与1-己烯光化学反应的级数,给出了293-333K温度范围内总的反应速度常数K,以及K与温度的关系、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另外,对反应物己醛和2-己酮的生成反应速度常数及其活化能也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8.
生物膜法降解甲苯废气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滤池降解甲苯废气,并对清水试验和生物膜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物膜法降解甲苯这样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已不再是清水试验中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而是伴有生化反应的吸收过程,是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119.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催化裂化与加氢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28L柱式反应器内,沼泽红假单胞菌经软性纤维固定后,连续处理炼油厂催化裂化与加氢废水(此前已经过汽提和厌氧消化预处理)。当反应器进水COD为470mg/L、废水停留时间为70h时,出水分离出菌体后,COD小于100mg/L。建立了该处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其参数Ks=29.8mg/L,μm=0.01h-1。  相似文献   
120.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氧化的最佳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对CODCr值为50~1000mg/L的水样:氧化剂K2Cr2O7用量为0.20~0.40mol/L,催化剂Ag2SO4用量为10g/LH2SO4,消解时间10min,加热温度180℃。用CODCr为138mg/L的质控标样进行验证试验,其绝对误差为0.5~3.0mg/L。与标准方法相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Cr具有分析误差小,省时、省力,节约药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