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4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为了解析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在GO/PVDF杂化膜面的污染特性,对膜片进行了宏观污染实验,并采用耗散石英微晶天平(QCM-D)从微观角度分析了SMP在自制镀膜芯片上的吸附规律和污染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GO含量为0.5wt%的膜污染恢复率最高(79.95%),抗污染能力最强.QCM-D实验发现,GO含量为0wt%镀膜芯片表面SMP吸附量最大,污染较为严重.膜片亲水性越强,吸附频率变化越小,抗污染能力越强.此外,GO含量为0.5wt%镀膜芯片表面的污染物结构比较疏松和柔软,其他膜表面的污染物结构较为坚硬和致密.  相似文献   
32.
目前常用的铬渣处理方法存在铬形态不稳定、残留的酸溶性Cr(Ⅵ)易淋出等问题,该研究以添加还原剂的偏高岭土基矿物聚合物来直接处理铬渣,探索铬渣的一步解毒/固化及无害化利用。实验中将铬渣和偏高岭土混合用于制备矿物聚合物,加入Na_2S、Na_2SO_3、FeSO_4和FeCl_2作还原剂,改变还原剂的添加比例,对比制备的偏高岭土/铬渣基矿物聚合物固化体的浸出性毒性实验中Cr的浓度,选择最佳还原剂种类及比例。并在最佳还原剂的基础上,探索铬渣的最大处理量。  相似文献   
33.
道路交通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举足轻重,其碳脉研究则是城市碳控的重要路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对无锡市城市道路交通的碳脉,特别是碳转化系统中"脉络盲区"的碳脉驱动要素矢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道路面积、机动车数量与人口数量是影响城市交通碳转移的主要因素,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城市交通碳转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公交车日均载客量、车辆总数和客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影响水涨船高,科研投入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贡献有待提高。从高起点布局智慧城市的邻里设计,高标准推动低碳交通的技术创新,高规格聚合低碳交通的管理工具,高要求构建道路交通的"倒三角"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碳脉优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为了查找民航运输航空器偏/冲出跑道事件的共性特点及成因,对比了国外不同研究机构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1996年至2010年间中国民航偏/冲出跑道事件。结果表明,6月、7月、8月因常常伴有降水、雷暴等复杂天气现象,事件数量最为集中;着陆阶段航空器偏出跑道是本类事件中最突出的问题。驾驶术欠缺、CRM失效、复杂气象条件、违反SOP、夜航或受灯光不利影响是促成着陆阶段偏出跑道的主要因素。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因耦合效应着陆偏出跑道事件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5.
以磷酸二氢钠和偏磷酸钠为磷标样,对加入不同盐试剂(灰化助剂)经不同温度(150℃~550℃)灼烧后磷的回收率进行了比较.所研究的灰化助剂除文献中报道过的MgSO4和Mg(NO3)2外,还对MgCl2等10余种盐试剂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磷酸二氢钠和偏磷酸钠加入MgSO4在常规的灼烧温度下灼烧,用0.2mol/L HCl于80℃浸提0.5h不能使磷全部回收,而MgCl2、MgA  相似文献   
36.
基于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和环境监测站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17年12月中下旬,成都市一次本地积累和沙尘输送影响的持续污染过程中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来源、天气系统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①此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根据气象条件和主要污染物种类,分为本地污染累积、北方沙尘输送和混合影响3个阶段.②本地污染积累阶段,消光系数垂直分布不均匀,受湿度、太阳辐照与逆温层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垂直结构变化较大.消光系数最大值多出现在250 m附近,此阶段退偏比数值很小.③沙尘影响阶段,消光系数较前期明显下降,高值区位于250 m及2 km处.退偏比显示沙尘粒子于29日午后开始逐渐抵达成都市2 km高空,并于夜间达到峰值.退偏比相较本地污染累积阶段明显增大,各时段退偏比结构类似,近地面数值略低于高空.④混合影响阶段,消光系数强度小幅回升,退偏比显示有部分沙尘粒子漂浮在1~2 km高度上.  相似文献   
37.
基于企业实力、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及绿色竞争等理论,提出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法,以我国54家钢铁企业2013年数据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特征因素、市场竞争因素、政府因素对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影响,且影响效应依次递减;公众因素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间接影响,且影响效应较低。同时,验证了此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38.
利用紫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海水硝酸盐浓度计算模型,并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nterval PLS,iPLS)对建模区间进行了优化。相比全波段建模,优化后模型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V)从39.1降低到9.83。同时利用35个预测集样本对iPLS优化模型进行验证,iPLS优化模型将预测样本平均相对偏差从3.23%降低到1.81%。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全波段建模,利用iPLS进行建模波长区间优化,不仅减少了自变量个数,简化了运算,同时提高了模型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39.
由于脱硫效率具有不易测量、测量精度低的特性。就该问题运用了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以O2浓度、液气比、浆液p H值为输入,脱硫效率为输出的预测模型。模型基于某电厂DCS采集的脱硫系统原始数据,在MATLAB平台上训练得到较精准的预测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得出以下结论:采用偏最小二乘模型预测脱硫效率,96%相对误差分布在-1%~1%,最大误差不超过3%。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0.
以四川省为例,以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因变量,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样本采样,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自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很好地解决了由变量多重相关性、样本点少于自变量个数等引起的模型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使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所引起的模型回归系数异常的问题.结果显示,所建模型解释能力强、预测精度高,能为相关部门制定二氧化硫减排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