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自2003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进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体制机制全面转型期。建立了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模型,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测度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态势。评价结果显示:①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提升;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态势上升显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态势,但波动较大,资源环境并未得到根本好转。因此,从制度建设、区域协作、循环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东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北三省区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相对短缺和供需矛盾突出、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地下水环境受破坏和污染、尚未形成节水型的社会生产生活与管理体系等。针对区域城市水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情景分析法在黑龙江省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地区已有接近80%的人口遭受水污染的威胁,而且受污染地区主要为城市和工业集中的区域.为了预测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可能造成水污染态势及其严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战略对策,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未来20年城市及工业污染态势和不同控制对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使为制定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战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经历城镇化发展过程,形成了中小流域不同河段的自然形态和污染特征。文章以白塔堡河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重点污染源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诊断农村段、城镇段和城市段河道所存在的问题。结果认为,退耕封育和物理隔离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河段短期内实现生态保护目标的重要方式。城镇河段的治理重点在于消除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严格控制非法排污口可明显河道水质。城市河段必须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并尽量实现雨污分流,同时应强化生态修复以丰富生物多样性并构建优美的水景观。  相似文献   
16.
1950s中期以来东北地区盐碱地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以1950s中期1:100000地形图和2000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地学知识重塑1950s中期盐碱地分布状况,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式获取2000年盐碱地分布状况,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近50年盐碱地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占90%以上)和呼伦贝尔草原,盐碱地由58.51×104hm2增至219.31×104hm2,吉林省盐碱地扩展最显著,盐碱地面积最大;②盐碱化程度从以轻度盐碱化为主发展为以中重度盐碱化为主;③气候变化、水利灌溉设施和道路网建设、过牧和滥垦、油田开采等多种因素导致东北盐碱地扩大,但在局部地区由于生态恢复和改良利用措施、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使得盐碱地也有缩减。  相似文献   
17.
东北玉米热量指数预测方法研究(Ⅲ)——GM(1,1)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M(1,1)是开展时间序列环境要素变化趋势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东北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分析,建立了热量指数时间变化趋势的GM(1,1)预测模型,各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虽低于逐步回归统计模型,但也都达91%以上,可以应用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4—2015年列车实际运营数据,构建广义加权旅行时间模型,探究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群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高铁开通后,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地级市较为明显;空间上,提高较为明显的区域集中在铁路沿线以及辽中南城市群的部分城市。②高铁对东北地区第三产业集聚现象并不明显。③城市可达性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群经济增长,高铁的开通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TRMM降水数据在东北地区的精度验证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东北地区2000-2007 年的APHRODITE降水数据,基于GWR方法对TRMM降水数据进行修正,分析新的TRMM降水数据精度,并基于修正的TRMM降水数据对东北地区降水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APHRODITE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更高、均方根误差RMSE更小,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②修正后的TRMM降水数据相关系数R有所提高,且RMSE值均有降低.整体来看,TRMM降水数据的降水量数值偏大于观测值;③修正TRMM降水数据在5-10 月的误差相对较小,整体来看,在大部分区域的误差在0~30%之间;④东北地区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趋势.11 月到翌年3 月的降水稀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中7月降水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9月底,东北地区首条地铁线路——沈阳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标志着沈阳这个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正式迈入"地铁时代",成为我国第七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历经年的建设,沈阳地铁现已成功开通并运营一号线、二号线,其延伸线也在稳步推进建设中。另外四号、十号、九号三条地铁线也于2013年6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并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预计于2018年全部建成通车。这样含一、二号线延伸线在内,沈阳地铁运营里程将增至约200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