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将传统SBR的曝气和沉淀过程在时间上进行分段,在不同段数厌氧、好氧、缺氧状态交替运行条件下,考查了分段式SBR工艺的运行情况,并与传统SBR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传统SBR、二段式SBR和三段式SBR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三段式SBR对COD、NH 4-N、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33%、96.63%、99.76%;二段式SBR对COD、NH 4-N、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6.98%、93.45%、98.63%;传统SBR对COD、NH 4-N、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87%、88.47%、98.15%,由此可见分段式SBR较传统SBR对有机物、NH3-N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2.
制备了高效SO2-4吸附剂,用其对某煤矿矿井水进行了试验,对影响吸附剂吸附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1.0 g/L时,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3.5%.溶液在酸性范围内吸附剂对SO2-4去除率明显大于碱性范围.随着SO2-4浓度的增加,吸附剂的去除率逐渐降低.试验水温选择为25℃,最佳吸附时间为40 min,最佳pH为7.0.  相似文献   
83.
采用电解法处理Cr(Ⅵ)质量浓度为2.6~ 10.4 g/L的废水,研究电解电流、电解时间、NaCl、H2SO4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可以增加溶液电导率,Cl-可以穿透阴极表面生成的致密Cr(OH)3膜,从而降低阴极极化,同时活化铅阳极表面形成的PbO2膜,降低阳极极化.溶液中加入NaCl可以提高Cr(Ⅵ)去除率.最佳工艺条件为:Cr(Ⅵ)质量浓度7.8 g/L,电解电流1.4A,电解时间10 min,NaCl添加量2 g,H2SO4添加量2 mL,温度25℃.此时Cr(Ⅵ)去除率为99.9%.  相似文献   
84.
太湖地区农田NO排放不连续测量最佳时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我国南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旱地阶段为例,在通过自动连续测量揭示NO排放的时间变异规律性基础上,讨论了NO排放不连续测量结果矫正及最佳观测时间选择.根据自动连续测量结果,NO排放表现出日间极大值型和夜间极大值型2种规律性日变化形式.前者发生在温度比较适宜,但植物生长较弱的情况下,此日变化形式直接与温度有关;后者发生在植物旺盛生长的情况下,且主要取决于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而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在植物生长强弱变换的过渡期,日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不连续测量结果的矫正因子也因植物生长状况而异.当观测时间选择不当,又不进行任何矫正处理时,根据不连续测量结果估计的NO排放可能偏高12% ~47% 或偏低18% ~68% .无论哪种植物生长情形,15v00~16v00都是NO排放不连续测量的最佳观测时间.这时的观测结果不需要日变化矫正,能直接用来代表日平均排放量.  相似文献   
85.
气升式反应器中微生物对H2S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驯化得到具有高效脱硫性能的菌群,在气升式反应器中进行了H2S脱除实验研究. 在温度为28 ℃、初始pH 8.0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通气量对反应体系中H2S脱除能力、脱除效率的影响以及H2S进气负荷和通气量对SO2-4生成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通气量为0.2 L/min.在此通气量下,当H2S进气负荷为5.76 kg m-3 d-1时,脱除负荷可达5.62 kg m-3 d-1,而脱除率可以保持在97.8%以上;当H2S负荷为4.37~4.93 kg m-3 d-1时, H2S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且主要副产物为单质硫.通过增大进气负荷、降低通气量可以获得较高的单质硫回收率.图3表2参15  相似文献   
86.
护理临床课程教学中构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护理临床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深厚难学、教学内容枯燥、操作项目繁多、实训多.只有构筑学生“最佳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如何构筑学生“最佳心里状态”的问题,从教师的职业形象,精神状态,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参4.  相似文献   
87.
Fenton试剂氧化法修复2,4-二氯酚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泥浆体系中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修复2,4-二氯酚(2,4-DCP)污染的土壤.在恒温、避光条件下,研究2,4-DCP在泥浆体系中的解吸作用,并考察过氧化氢、硫酸亚铁、pH值、水土比、磷酸二氢钾、腐殖酸(HA)等因素对2,4-二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2,4-DCP在泥浆体系中有较高的解吸速率;2,4-DCP的解吸效率与水土比有关,水土比越大,解吸效率越高.研究表明:Fenton试剂氧化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2,4-DCP,过氧化氢和铁的最佳质量比为5:1,最佳pH值范围为2-3;水土比越大,2,4-DCP的去除效果越好;在pH=3时,磷酸二氢钾浓度、腐殖酸投加量和催化剂种类对2,4-DCP的去除效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8.
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及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吸附法将反胶团漆酶吸附在表面改性后的硅藻土上,制备固定化反胶团漆酶.探讨了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影响因素及其部分酶学特性,并对其在修复土壤DDT污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反胶团漆酶固定化的最佳温度是35 ℃,载体硅藻土的改性剂Tween-80的加入量为硅藻土质量的15%.固定化反胶团漆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 ℃,最适作用pH为3.5~5.0;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反胶团漆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都显著提高.采用游离漆酶和固定化反胶团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游离漆酶处理中DDT总量(DDTs)的降解率为50.53%,而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处理中DDTs的降解率高达69.17%.固定化反胶团漆酶处理较游离漆酶处理的DDTs降解率提高了近20%.  相似文献   
89.
黄润  戴飞鸿  陈少瑾 《生态环境》2008,17(2):495-499
水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是经典的分析化学难题,传统分析方法既费时又费材料,且只能测定某一时间点的浓度.三油酸甘油脂半透膜被动采样器虽能克服传统方法的一些缺点,但对膜的要求较高.通过在一个固定于不锈钢网上,扁平、密封的商品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袋夹层中均匀涂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作出一种新的半透膜被动采样器.用此被动采样器在混合多氯联苯(PCBs)的过饱和水溶液中反复模拟采样,测得半透膜最佳富集时间、时间和富集量的关系曲线以及其它特性.使用气质联用仪测得的数据证明此装置可用于水体中多氯联苯等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其线性富集时间可达 9 d,富集率大约为3×103 ~ 6×103倍,为今后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富集率好、费用低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
曾芳 《环境工程》2005,23(6):74-75
火电厂污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絮凝剂和助凝剂投药量准确与否决定去除效率和运行成本,本研究针对火电厂实际运行情况,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比较去除效率。根据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找到最佳投药量,为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