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污水监测的要求,通过积累大量验收监测质量检查的实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个项目为例,建立了质控数据的评价方法,并确定了现场平行样偏差指标的限値。  相似文献   
32.
南美环保与社区事务策略——以厄瓜多尔项目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南美厄瓜多尔项目为例,分析在新的转型石油服务合同模式下,海外项目在环保和社区事务上面临的风险,包括环保许可审批时间长、历史污染处理、保护区内新区块开发审批难、社区补偿和社区冲突等问题。厄瓜多尔项目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加强环保许可审批,借助审计契机划清历史污染责任,利用合同承诺解决保护区内作业难题,通过与政府沟通、利用政府力量推动工作开展,用法律武器解决社区问题,为项目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3.
在室温条件下,分别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三氯化铁(FeCl3)对玉米深加工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综合考虑各种混凝剂对磷、COD以及SS的去除效果,最终选取PAC作为混凝剂。采用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复合混凝剂,对其去除效果做进一步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在PAC投加量25mg/L,PAM投加量0.5 mg/L,pH为8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磷、COD、SS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53.3%和88.2%,对应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41、26.8和2 mg/L。  相似文献   
34.
大型水利工程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北靠长江,南汇湘、资、沅、澧四水,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然而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下,开始呈现"旱涝并存、旱涝交替"的特征,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加剧。为探讨上游大型水利工程(主要为三峡工程与四水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的运行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结合近50a来长江干流及四水水位与水资源情势的演变规律和总体趋势,对比分析了不同时间节点下洞庭湖区水位与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年内变化特征,以期从众多的影响因子中辨识出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为湖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初期,对于洞庭湖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且影响主要集中在荆南三口地区,而四水工程的影响相较之下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The proposed restoration of an abandoned hydroelectric dam on the Quinebaug River, Connecticut, is studied using energy analysis. The analysis 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minimum flow releases, ranging from 0 to 34 cubic meters per second (cms), on the total energy flow of the affected system. The principal system components affected by differing minimum flows are hydr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aquatic habitat, and gross aquatic ecosystem productivity.The minimum flow alternative resulting in the highest annual energy flow in the affected system is considered optimal. From this purely analytical point of view, the optimum minimum flow is 0 cms, due to the short length and low productivity of the regulated reach, and the lack of floodplain interactions.Simulations of longer and more productive river reaches were conducted. For very short, unproductive reaches, in the absence of a floodplain, the contribution of aquatic community productivity to total system energy flow is negligible compared to hydroelectric generation. Optimum minimum flows are higher for longer and more productive reaches. For such cases the operation of hydroelectric dams could reduce total system energy flow because the energy supplied by hydroelectric generation may be offset by losses in aquatic productivity due to diminished riverine habitat.  相似文献   
36.
37.
根据毕节地区16个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区气候和土壤生态条件,运用 Fuzzy 二级评价模型,对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适宜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8.
饶未欣 《化工环保》2019,39(1):101-105
解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的要点,剖析当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核心由“环评制度”逐步向“排污许可证制度”转变的现实情况,及与此相应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和设计咨询单位的环保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了中国石化系统和民营企业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在新形势下环保管理工作的特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9.
Large-scale water projects have long been undertaken for the benefit of people. Information appears to be needed as to who benefits as a result of these projects. The hypothesis was tested that regional income and employment benefits w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areas where water projects were located.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 centered on cluster analysis used to delineate counties in the Tennessee River Watershed on the basis of changes in selected variables over different periods. The hypothesis was reject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benefits of water projects were not necessarily confined to isolated areas near projects but were regional.  相似文献   
40.
景观生态学在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田红  何晓静 《四川环境》2003,22(4):13-15,22
景观生态学目前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引入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方法。本文通过景观生态学在不同性质建设项目中的运用分析,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更加希望在今后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得到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