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3篇
  免费   1560篇
  国内免费   4483篇
安全科学   1916篇
废物处理   201篇
环保管理   384篇
综合类   8482篇
基础理论   1304篇
污染及防治   945篇
评价与监测   361篇
社会与环境   180篇
灾害及防治   263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969篇
  2022年   856篇
  2021年   926篇
  2020年   754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451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765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706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582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为克服传统事故致因推理模型不适用于小样本条件下的地铁运营事故致因推理的缺陷,将贝叶斯网络(BN)与Bootstrap抽样法、D-S证据理论相结合,建立地铁运营事故致因推理模型。首先,分析历年地铁运营事故样本,确定事故致因因素及网络节点;其次,基于BN的基本算法和理论,运用Bootstrap抽样法和K2算法进行BN结构学习;然后,使用D-S证据理论修正BN参数,建立适用于小样本条件下的地铁运营事故致因BN模型;最后,进行因果推理、诊断推理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地铁运营事故致因推理模型可有效进行事故推理预测,节点预测精度均值为0.858;通过因果推理得出最常见的地铁运营事故类型为运营中断,其次是火灾和列车冲突;结合诊断推理发现供电系统故障是导致运营中断的最主要事故致因。  相似文献   
922.
为解决已有模型普遍存在的难以动态评价非线性寻优的现实问题,引入投影寻踪(PP)模型进行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评价,并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辅助多维数据空间拓扑结构的投影方向,对长三角城市群(YRDUA)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AGA-PP模型与典型的熵权法(EWM)、灰色关联分析法(GRA)评价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且RAGA-PP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表明RAGA-PP模型具有较强的精确性、稳健性和抗干扰性,不仅能够聚焦于优秀个体的取值区间来实现全局搜索和加速评估,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方法长期存在的权重设置主观性较强、高维数据不易处理的现实问题;另外,各子系统维度的目标投影值平均水平排序为:抗灾维度>防灾维度>救灾维度>恢复维度,表明抗灾维度指标对综合承灾力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923.
为减少建筑施工高坠事故的发生概率,完善相关工程管理质量和技术措施,收集和整理2010—2020年中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746份事故报告,总结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等级、直接经济损失、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分类、防护措施和工人年龄这7类典型事故特征及相应指标,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分析事故特征和规律,采用χ2-皮尔逊相关系数(PCC)方法明确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水平以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近半数坠落高度发生在二级作业高度范围,超过半数的工人在发生事故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且坠落高度、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护措施四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防护措施与坠落高度、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19、0.149和0.187,坠落高度与死亡人数相关系数为0.404,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的相关系数达0.957,悬空作业与死亡人数相关系数为0.17。此外,目前国内施工现场较低高度的高处作业存在防护盲区,既有防护措施未能有效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建议加强对危险区域作业的安全监控,提高伤亡赔偿标准,重视防护用具长期使用后性能劣化情况的检验和抽查。  相似文献   
924.
为防止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实现个性化矫正管理,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对运动信号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实时检测方法,可及时识别建筑工人高空作业失稳状态。首先,采用姿态传感器实时采集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以刻画建筑工人的高空作业姿态特征;然后,基于GMM算法,建立建筑工人高空作业的个性化失稳检测模型,获得个性化阈值,以判断姿势失稳状态;最后,通过试验对比基于个体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2种方式构建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生成的个性化检测模型在准确度P、召回率R和综合评价指标F1值上,均远优于公共数据集模型,具有更好的个性化检测效果。该失稳检测方法能够从工人的作业姿态习惯探究个性化的高空失稳风险,促进差异化安全预控和精准化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925.
为探究组织和人的因素对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的影响及其演化情况,评估航空公司空停事件的风险水平,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构建一种适用于民航空停的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运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影响发动机发生空停事件的组织和人的因素;其次,利用毕达哥拉斯模糊和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MATEL)方法,探究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基于得到的风险因素因果关系构建民航空停DBN,依据统计分析和专家经验确定民航空停的DBN参数,通过GeNle概率推理,进一步得出空停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后,以S航空公司的CFM56-5B发动机为例,评估民航空停事件安全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1年,S航空公司的CFM56-5B发动机发生空停事件的概率分别为1.260×10-6、1.352×10-6;导致民航空停事件安全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投入减少导致教育培训效果降低进而影响作风意识和合作沟通。  相似文献   
926.
为监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健康状态(SOH),防范电池故障引发安全事故风险,提出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监测锂电池的SOH。首先,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提取锂电池SOH监测的健康因子;其次,采用线性惯性权重和非对称学习因子改进传统粒子群算法(PSO),利用IPSO算法对LSTM模型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神经元失活率、批处理值进行关键参数寻优,进一步优化LSTM模型,建立IPSO-LSTM锂电池SOH监测模型;最后,以新能源汽车主流采用的18650锂电池数据集验证IPSO-LSTM模型,并对比分析BP、LSTM和PSO-LSTM这3种模型。结果表明:IPSO-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在0.02以内、均方根误差(RMSE)在0.03以内,监测误差在15%以内,相较于BP、LSTM、PSO-LSTM模型,IPSO-LSTM模型的误差指标值均最小,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7.
为评估城市桥梁的可靠性,预防桥梁发生安全事故,考虑到城市桥梁评估的多标准、多因素需求以及评估体系建立的复杂性、模糊性,结合城市桥梁结构特点及规范要求,建立桥梁结构可靠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通过1—9标度法和自然指数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评价体系各级指标主观权重,通过熵权法(EWM)确定各级指标客观权重,组合2种方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引入模糊理论,选取柯西分布隶属函数并围绕桥梁结构工程特点进行修正,再计算各级指标隶属度矩阵值;并以某桥梁结构工程实例验证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结合行业规范和专家经验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改进AHP方法并引入模糊理论,能够提高桥梁可靠性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8.
为安全有效地疏散突发事件造成的高速公路网拥堵,评估不同应急疏导措施的效用,首先,分析突发事件下高速公路网拥堵传播消散规律,基于提出的高速公路节点容纳能力(HNAC),结合基本图(FD)模型,建立HNAC-FD消散计算模型;然后,根据疏散案例交通流数据,使用Vissim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不同疏导措施对疏散交通流速度的影响,并利用Logistic速密模型计算路网各个区段的交通流状态;最后,根据高速公路网突发事件案例,设计不同疏导措施方案,并通过HNAC-FD模型计算拥堵消散时间,从事件影响消散时间和拥堵队列车辆平均行程时间,评估不同疏导方案的效用。结果表明:疏导措施会延迟事件影响消散,但能提升疏散交通流的速度,减少拥堵队列的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且组合方案的疏散效果与单一措施差别不显著;可逆车道具有最佳疏散效果。  相似文献   
929.
为准确计算无人机地面坠毁后造成的伤人风险值,考虑空域环境内风对无人机坠落过程的影响,尤其是随机风速与风向对无人机地面坠毁位置的作用效果,并引入二阶标准模型定义无人机坠落过程,建立随机风速与风向作用效果模型,将风的作用输入到无人机坠落全过程,兼以真实运行场景参数、无人机自身运行参数,开展多因素作用下的地面风险评估,重点探讨风速、风向对地面不同区域内人群带来的风险作用,进而得出更加可靠真实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环境内风的作用会对无人机地面坠毁位置产生显著影响,最终使得地面风险分布极不均匀,且风险数值远高于民航有人机的安全标准,因此,无人机不适宜在某些较为复杂的城市环境下运行。  相似文献   
930.
为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升企业安全建设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大庆油田为例,梳理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历程,总结大庆油田在传统安全管理阶段、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管理阶段和安全文化巩固提升阶段的典型特征和实践操作,分析不同管理体系下的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探索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机制,梳理安全文化演进脉络。结果表明:传统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人员、设备和其他财产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但员工参与度低;HSE体系审核、巡视巡查、日常监督检查等手段不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现场风险依然较大,根源在于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忽视;企业应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保持安全文化建设的连续性,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