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4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介绍了成都市大气降尘放射性水平的监测结果。发现降尘中除有少量天然核素外,还尚存有以往大气层核试验释放的裂变核素90Sr和137Cs。平均年沉降量90Sr为102Bq·m-2·Y-1,137Cs为131Bq·m-2·Y-1。由大气90Sr和137Cs沉降所致公众辐射剂量为168μSr·a-1,是限值的2‰。所以,降尘中放射性造成的辐射影响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32.
叶堤 《装备环境工程》2007,4(1):21-24,66
简要介绍了材料大气腐蚀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并以2002年为基准年,选择了重庆市主城中心的6个功能区作为代表性区域,运用腐蚀破坏剂量响应函数和使用寿命计算公式对锌材料的腐蚀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表明,由大气污染腐蚀破坏锌材料造成的年直接经济损失约为4061.7万元,约为同期GDP的0.1%.其中,干沉降对经济损失总量的贡献率在71%~99%之间,均值为92%.  相似文献   
33.
为了了解某矿井氡析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矿井井上、井下环境氡浓度调查与测量,运用计算公式和UAIR-FINE软件,估算工作人员年附加受照剂量,模拟氡排放对周围20 km范围内各子区的氡浓度贡献值分布、公众个人剂量分布.结果表明,矿井生活环境氡浓度基本处于环境本底和限值以内,井下部分区域氡浓度略高,需采取补救行动;工作人员年附加受照剂量基本处于全国煤矿地下工作人员平均剂量水平;煤田矿井氡排放对周围20 km范围内公众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4.
日本核电站接连发生事故,造成核泄漏,泄漏产生的污染对人体会有哪些危害?遇到核泄漏后产生的核辐射,我们又该怎样应对?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  相似文献   
35.
暴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的响应函数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暴雨径流污染具有影响面广,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的特点,其负荷定量化是进行治理与控制的重要基础与中心环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流域暴雨径流污染负荷模型,包括降雨径流模型、流域产污模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野外实测资料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简便、精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重点论述暴雨径流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36.
报道在正常生产情况,用环境监测仪测定锆英石及锆英釉瓷砖的放射性水平,锆英石的总比放射性大于7.0*10^4Bq.kg^-1,属放射性物质;锆英釉料瓷砖的γ、β放射性污染致公众的附加年剂量当量为0.34mSv,相当于公众剂量限值的1/3。  相似文献   
37.
核设施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监测对象。采用瞬时测量、热释光测量以及自动站连续测量3种方法分析了四川某核设施外围2011—2021年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周边居民辐射累积剂量以及这3种方法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核设施运行未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造成显著影响;瞬时测量和自动站连续测量监测数据较为稳定,热释光测量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造成数据波动。因此,在采用热释光测量法开展辐射环境监测时应加强对热释光剂量片布放、收取、运输、测量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开展热释光剂量片宇宙射线响应值的测量。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8种典型选矿药剂的毒性,选用小鼠灌胃给药做急性毒性试验.在预试验中确定死亡率为0和100%的剂量后,按改良寇氏法计算其中6种药剂LD50,并做出比较.最大耐受量法测定其中2种药剂急性毒性作用.正戊基黄药等6种药剂的小鼠灌胃给药范围为101.7~1 611 mg/kg时LD50由大到小的药剂依次为丁胺黑药、十二胺、正戊基黄药、水杨羟肟酸、H205和Z200;醚胺GE-601、氧化石蜡皂的最大耐受量分别大于5 000 mg/kg、2 703 m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醚胺GE-601属于实际无毒的物质,正戊基黄药、丁胺黑药、十二胺、氧化石蜡皂、水杨羟肟酸属于低毒物质,而H205和Z200则属于中等毒物质.  相似文献   
39.
以陕南燃煤型砷中毒病区的5个自然村为调查采样点,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样品的分析测定,分析砷暴露人群的砷暴露途径,估算各暴露途径(呼吸、饮水和食物)的暴露剂量及对总暴露的贡献率,探讨引发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病的最低有效暴露剂量。研究结果表明,除对照村外,采暖季各村的烤火间和卧室空气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水和粮食未受燃煤砷污染。在采暖季,高砷煤燃烧污染的空气是人群砷暴露的主要来源;在非采暖季消化道砷暴露是各村的主要摄砷途径;表明消化道暴露对累积砷暴露的贡献不容忽视。结合问卷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陕南病区引发燃煤型砷中毒的最低累积暴露剂量在1 712 mg左右。  相似文献   
40.
苯并(a)芘(Ba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目前BaP的神经毒性研究零散而不深入,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BaP的神经毒性表现,简要介绍了BaP诱发神经毒性呈现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系统阐述了目前研究中发现的可能分子机制,包括BaP诱导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改变,相关DNA及蛋白质的损伤,抗氧化系统及线粒体的改变等,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