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380篇
安全科学   310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1089篇
基础理论   174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29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改性粉煤灰去除水中磺胺的影响因素(初始pH值、温度、吸附剂用量)进行优化,建立影响因素与磺胺去除率之间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并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吸附磺胺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2.53、温度35.1℃及吸附剂用量1.76 g/L,在此优化条件下,磺胺的去除率可达78.63%,模型预测值为80.26%,实际值与模型预测值仅偏差1.63%;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Langmuir方程拟合结果更好,其最大吸附量为4.1 mg/g,表明改性粉煤灰对磺胺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改性粉煤灰吸附水中磺胺抗生素的热力学状态函数ΔG、ΔH及ΔS分别为-22.38~-23.89 kJ/mol、7.89 kJ/mol和0.105 kJ/(mol·K),即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的反应,是熵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2.
目的研究不同星箭分离方式下卫星的冲击环境特征。方法分析采用点源、线源和组合源火工装置完成星箭分离的卫星整星级冲击试验中不同位置测点加速度的实测值,研究其时域谱、频域谱和冲击响应谱特征,对不同星箭分离方式下整星冲击环境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三种分离方式下单位长度冲击响应的衰减率均在60%~70%之间。从频谱特点上来说,点源引起的冲击响应频率成分最为丰富,线源和组合源的功率谱分布相对集中。结论不同星箭分离方式下整星的冲击环境有一定的区别,在进行卫星抗冲击设计时,应考虑分离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963.
从浙江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降解正己烷的菌株NX-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Pseudomonas mendocina.由于正己烷的去除速率与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密切相关,故研究了影响P.mendocina NX-1CSH的关键因素.利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法测定不同环境条件下的CSH,发现p H、淀粉和壳聚糖浓度显著影响CSH值;通过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提高P.mendocina NX-1 CSH的最优条件:p H为7.61,淀粉浓度为9.39 g·L-1,壳聚糖浓度为1 g·L-1,最大CSH达到56.0%.  相似文献   
964.
深度不确定性影响着流域负荷削减及其决策.针对决策过程中主观层面产生的深度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包含3个部分的稳健性决策方法:(1)确定衡量主观因素的权重的合理范围,采取适当采样方法确定每组合理权重下的最优决策;(2)稳健性指标计算;(3)以稳健性指标为目标结合进化算法求出稳健决策.将上述方法应用到江西八里湖的总氮(TN)负荷削减决策之中,该决策问题的相关模型考虑到了污染负荷与水质的响应关系及客观不确定性.以此为基础,在八里湖流域TN 277~297 t的年负荷削减水平下分析主观深度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即便结构相似的权重,细微的改变也能导致不同权重下的最优决策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而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识别出污染负荷削减的稳健决策,该决策以点源及特定子流域的面源控制为主.在削减率上下波动5%(2.5%)的范围内,上述方案能够在83.5%(40.3%)的合理权重情况下保持最优,说明该决策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情况下对于不同站点之间的权衡考虑,可以为最终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65.
东莞是珠三角O_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使用RSM/CMAQ(曲面响应模型)法分析了珠三角区域人为排放的NO_x和VOCs对东莞市O_3浓度变化源贡献.2014基准年分析结果表明,扣除模型域外区域传输及天然源排放对O_3本底浓度贡献(41.00%)后,东莞本地VOCs排放对O_3贡献最大(18.50%),珠三角区域NO_x减排率13%时可持续降低东莞市O_3浓度.进一步使用ABa CAS-SE(空气污染控制成本效益与达标评估系统)对2017、2020、2025东莞市3个未来年O_3污染控制情景进行了费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NO_x和VOCs控制比例相对较低的2017年控制情景人体健康效益/区域控制成本比约为1.1;而控制比例相对较高的2025年东莞O_3达标情景效益成本比仅为0.1.这说明,在高减排率情景下,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措施经济可行性较差,需综合采取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等措施实现NO_x和VOCs的大比例减排,实现东莞O_3的稳定达标.今后将进一步研究NO_x和VOCs减排对PM_(2.5)环境浓度及健康效益影响,开展多目标污染物协同控制费效评估.  相似文献   
966.
运城市道路扬尘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采集运城市区道路扬尘及5类单一尘源类样品(盐湖尘、土壤风沙尘、机动车尾气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测定元素、离子和碳质组分含量并与其他城市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揭示道路扬尘的化学组成特征,同时运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道路扬尘的来源.结果表明,与其他城市相比,Na和SO_4~(2-)含量高,Si含量相对较低是运城市道路扬尘化学组成的主要特征,Na、SO_4~(2-)和Si质量分数分别为12.197 0%、8.597 1%和9.112 3%;富集因子计算结果表明道路扬尘中Pb、Cu、Cr、V、As、Ni、Na、Zn等元素的来源明显受到人为活动影响;道路扬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强,工业生产、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等人为源是影响道路扬尘生态风险等级的重要因素;煤烟尘、建筑水泥尘和机动车尾气尘的化学成分谱与其他城市相似,土壤风沙尘中Na和SO2-4含量相对较高,运城市特有的盐湖尘的主要化学组分是Na、SO_4~(2-),含量分别为30.3%、22.7%;化学质量平衡模型解析结果表明,盐湖尘对道路扬尘贡献最大(53%),其次是土壤风沙尘(21%),机动车尾气尘(8%)、建筑水泥尘(7%)和煤烟尘(5%)的贡献几乎相当.  相似文献   
967.
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秦耀辰  谢志祥  李阳 《环境科学》2019,40(3):1512-1520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面临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这给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方法出发归纳评述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从中可以发现,当前研究内容集中在宏观区域层面健康损失核算、健康损失的经济代价评估及控制大气污染的潜在健康收益等方面,微观个体层面的研究相对匮乏.其中,微观个体层面又以国外流行病案例研究为主,国内研究尚处于定性的起步阶段.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定量评估方法呈增多趋势,除元分析、泊松回归、人力资本法、支付意愿法和疾病成本法外,投入产出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等也得到广泛应用.总体来看,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长期慢性和短期急性效应,同时也涉及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行为偏好及个体生理等诸多要素,虽然当前研究深度和广度大为拓展,但未来仍需加强国内流行病案例研究、注重宏观区域与微观个体的融合、聚焦健康视角下污染物削减分配及重视基础数据库建设等,以期为构建系统的大气污染与居民健康分析框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8.
基于调研文献测试数据,对不含含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组分的源成分谱进行修订和重构,得到归一化的VOCs源成分谱,根据2015年四川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了基于源成分谱的1 km×1 km VOCs组分排放清单,并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势以评估对臭氧生成的影响.所建立的VOCs源成分谱库包括45个源成分谱和519种组分,由于针对富含OVOCs的生物质燃烧和汽车排放等源类进行了修订和重构,因此所建立的源成分谱库对于VOCs组分清单构建和源解析具有更好地应用性.VOCs组分清单结果表明,四川省人为源VOCs总排放量为773.8 kt,其中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OVOCs、卤代烃和其它VOCs分别占VOCs总排放量的21.6%、10.0%、1.7%、28.0%、26.2%、4.2%和8.3%,总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为2584.9 kt,上述各类VOCs分别占总OFP的6.9%、26.1%、0.5%、42.3%、23.2%、0.4%和0.5%.四川省各城市VOCs排放组分均以芳香烃、OVOCs和烷烃为主,但亦存在显著差异:成都、雅安、阿坝、甘孜和凉山机动车排放贡献较大,烷烃排放量占VOCs排放总量的比例较高;攀枝花为工艺过程源贡献较大的重工业城市,烷烃排放量占比较高;德阳、眉山、遂宁和资阳溶剂使用源排放较大,OVOCs排放量占比较高.四川省VOCs排放量和OFP较大的组分主要集中分布于人口和工业较为密集和发达的四川盆地区域以及凉山和攀枝花的部分地区,其中间-二甲苯和甲苯主要贡献源为溶剂使用源,导致其在城市建成区的分布更为集中,生物质燃烧对乙烯和甲醛排放有大量贡献,造成其在农业发达的川东和川南的耕地区域有大量分布.  相似文献   
969.
2006年1月2日,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萨戈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导致12名矿工死亡。经调查发现,萨戈煤矿井下一处密闭采空区内由于瓦斯聚集发生了爆炸,并将密封墙摧毁,致使井下部分区域充斥过量的一氧化碳。一些矿工不会使用自救器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萨戈矿难促使美国出台了《2006年煤矿改善与新应急响应法》。  相似文献   
970.
三百山禁止开发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选取国家风景名胜区三百山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分析了该区域生态旅游活动对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生态压力与响应状况.评价结果为禁止开发区域探寻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