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06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1252篇
基础理论   228篇
污染及防治   183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湖滨带氧化还原环境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太湖梅梁湾,沿开阔水体至湖滨带方向,对植被型湖滨带(A区)、裸露型湖滨带(B区)和开阔水体(D区)水体中DO和水/沉积物Eh进行为期1a的现场观测.结果发现,梅梁湾水体DO时空变化明显.B区和D区水体中DO常年饱和,而A区DO浓度较低(年均(5.5±1.7)mg·L-1).在植物生长季,从开阔水体至湖滨植被区溶解氧浓度从12.7 mg·L-1降到4.5 mg·L-1;在非植物生长季则从9.7 mg·L-1降到6.2mg·L-1.湖滨带水体Eh在150 mV左右波动,空间变化趋势与溶解氧变化同步.沉积物Eh也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在植物生长季,各区沉积物均处于较强的还原状态(-158~-101 mV);而在非植物生长季,由开阔水体向植被型湖滨带Eh逐渐升高.在沉积物的垂直剖面上,开阔水体Eh自表层沉积物向下逐渐降低,而在A区的植被覆盖区则是先降低,大概在5 cm深处开始逐渐升高,于20 cm深左右达到峰值.根据上述植被型湖滨带氧化还原环境的特点,可以推知进行湖滨带生态修复,有利于去除湖泊氮污染.  相似文献   
22.
以粉煤灰和工业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复合陶粒。分析了不同配方和不同烧结温度对陶粒性能的影响,以陶粒吸水率.容重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和最佳烧结温度。提出用陶粒铺设景观水底,治理城市水体.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粉煤灰/污泥陶粒的容重为0.79~0.9g/cm^3,吸水率为68.95%-80.01%。陶粒对水中氨氮和总磷吸附容量分别为0.03~0.05mg/g和0.01-0.02mg/g。  相似文献   
23.
Transformation of chlorophenols by nanoscale bimetallic particles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test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Nanoscal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laboratory for treatment of o-chlorophenol. Most of the nanoscale particles are in the size range of 20-100 nm.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nanoscale Pd/Fe particles is 12.4 m2/g. In comparison,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e powder( < 100 mesh) has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just 0.49 m2/g. Batc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noscale Pd/Fe bimetallic particles can effectively dechlorinate o-chlorophenol. Dechlorination efficiency is affected by the mass fraction of Pd in the bimetal, nanoscale Pd/Fe mass concentration and mixing intensity.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苯及其衍生物对水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并对水体中该类污染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光化学及光催化技术、生物降解和超声波降解等技术在该领域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25.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朱斌  陈飞星  陈增奇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64-567,576
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和净化效果,并对目前常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研究频度进行了统计。此外,还着重强调了水生植物在净化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展望了这种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6.
中生代后期 ,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使胶南地体拉分 ,断陷形成胶莱盆地。这一突发地质事件在盆地底部地势低洼部位形成局限水体 ,接受周围古老地层风化剥蚀产物的沉积而形成富含有机质、富金的莱阳群一段含矿岩系。此突发地质事件晚期的进一步改造成矿作用导致在含矿岩系不同岩性中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27.
仅以IPF 颗粒物 水溶液的相互作用为例 ,对混凝研究中二界面过程化学领域的进展加以介绍 .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预制的聚合铝在混凝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形态稳定性 ,而传统混凝剂则强烈地受溶液化学过程 ,尤其是溶液pH值的影响 .混凝剂水解聚合形态倾向于在颗粒物表面吸附沉积 ,而直接引发混凝作用 .单体形态则通过转化为聚合、沉淀形态起混凝作用  相似文献   
28.
浅谈水体中硫化物保存、分离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的硫化物是环境监测和工厂验收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水中硫化物的不稳定性和水体中的干扰物质较多,保存常用技术为醋酸锌-氢氧化钠保存技术,但由于测定的手段不同,可根据不同的测定方法选用不同的保存和分离技术.比色法和碘量法时选用锌盐保存技术,分离技术有吹气分离、负压抽气分离或酸性溶液加锌产生氢气分离,选用不同的吸收液后测量;用间接测定技术时,可选用不同的金属盐进行沉淀后测定金属离子;选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时,可选用使用于电化学的保存技术.为了准确地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宜选择最好的保存技术、分离技术和测定方法,并且必须使保存技术和测定方法相匹配,获得完善的监测技术和准确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29.
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影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大气复氧速率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自1924年以来国内外对紊动水体复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和发展过程及其研究成果,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目前众多的复氧理论和公式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天然河流,要通过复氧实验确定复氧系数,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天然水体及生活饮用水中铝的含量及形态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PCV络合比色法和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选取3种典型环境中的水体为研究对象;江西德兴铜矿地区的乐安江,白洋淀地区以及从源水,自来水到铝锅煮沸水序列水样,着重分析其中铝的含量及其形态分布,并讨论了铝的含量及其形态的变化对3种典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