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3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测定维管束植物桂花树叶片的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分析其对大气氮沉降的截留吸收机制。为期一年(2009.03~2010.03)的监测数据显示,桂花树叶片氮含量为1.33%~3.09%,平均值为2.18%;叶片δ15 N为+0.54‰~+3.78‰,均值为+2.29‰。桂花树叶片N%、δ15 N的季节性变化趋势,总体呈现春、冬高,夏、秋低的规律,这与已有的贵阳市雨水监测数据一致。对比不同树冠厚度的叶片样品,发现叶片N%随树冠厚度增加而降低,顶部叶片N%表现为最高(2.39±0.4%),说明桂花树的树冠层对大气氮沉降有明显的截留吸收作用。桂花树顶部叶片δ15 N最偏负,而上覆树冠层最厚的下方叶片的δ15 N最偏正,反映了树冠层在吸收大气氮沉降过程中存在选择性吸收,引起同位素分馏,即树冠层越厚,穿冠水δ15 N越偏正,且分馏程度与树冠厚度成正比,导致下方叶片δ15 N最高。  相似文献   
22.
后寨河流域岩溶含水层脆弱性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强烈的溶蚀作用,岩溶地区溶蚀裂隙、管道等高度发育,并相互贯通,形成岩溶区特有的地下、地表“双层空间”结构体系,地下空间成为地下水存储和运移的重要场所。岩溶地区由于土层浅薄或缺失,并且溶蚀裂隙、管道、落水洞、竖井等高度发育,使含水层更易受地表状况的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岩溶水质的变化能集中反映人类活动胁迫下岩溶含水层脆弱性程度的增加。以典型岩溶单元--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水文地质背景下的岩溶含水层本质脆弱性,结合流域地下河水近20年的水化学资料,分析了含水层脆弱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农业活动、城镇建设及居民活动都对地下水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因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恢复岩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是保护和改善岩溶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条形荷载作用下三明治形混合填土方式对加筋土挡墙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 FLAC3D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的黏土弹性模量 E1、砂土弹性模量 E2、砂土厚度 d、筋材长度 L 以及荷载距面板距离 D 对挡墙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加筋黏土挡墙,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变形大幅减小,减少其墙顶沉降约 32%,减少面板位移约 44%;其土压力分布规律为墙后水平土压力大体上随填土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适当增大黏土弹性模量有利于减小挡墙顶面差异沉降;砂土存在一个最优弹性模量,使得面板水平位移最小;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存在一个最优砂土厚度,使得三明治加筋土挡墙工作性能最佳;当 L/H≥0.7 时,继续增加筋材长度或当 D/H≥0.3 时,继续增大荷载距面板距离对挡墙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4.
为分析多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数值模型中水文地质参数的影响特征,文章以辽宁阜新某项目区为例,采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具有4层含水层结构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并进行拟合校正,选取渗透系数、给水度进行局部灵敏度和全局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系数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比给水度大;参数变幅为10%时,渗透系数灵敏度是给水度灵敏度的10倍左右;就全局灵敏度而言,参数联合灵敏度大于单个灵敏度之和。  相似文献   
25.
2015年干季佛山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2月21-23日,广东珠三角佛山地区出现了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利用佛山地区顺德、禅城、三水3个站点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研究了这次重污染过程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形成这次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是近地层偏南风和偏北风对峙导致水平风速减小,大气水平输送能力变差;持续时间长且强度达到3℃·km-1的强逆温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800 m以下超过90%的高相对湿度造成气溶胶粒子吸湿增长显著.2持续时间长且比较深厚的小风层是造成这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小风层厚度是预报空气质量变化的较好工具.与地面风速相比,PM2.5浓度与小风层厚度的相关系数最多能提高0.36,且具有较长的预报时效.佛山地区小风层的风速阈值为3.8 m·s-1.3这次污染过程存在两种不同的污染形成机制,污染前期(21-23日中午)主要以本地污染物累积为主,污染后期(23日下午)下风向地区(三水)的污染主要是受上风向地区(顺德和禅城)的污染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26.
灰垢厚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火电厂输灰管灰垢的形成。根据X射线穿过物发生衰减的原理研制出厚度测量仪,讨论了用连续宽束X射线进行厚度测量时的各种特点和影响精度的诸因素,成功地进行了实验,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7.
在提出“积雪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将雪崩危险度评价分为区域雪崩危险度评价和点位雪崩危险度评价。从发生学角度,论证、筛选出发生危险度评价的4个主导因素,即气候、积雪厚度、坡度和植被类型与覆盖度,并提出了明确的指标体系。详细论证了两类评价各自的特征、操作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区域雪崩危险度评价是在划分积雪单元的基础上,评定各单元的等级高低并进行制图;点位雪崩危险度评价则涉及到雪崩发生点位和可能的承灾点位,分为发生危险度评价和到达危险度评价,可根据已有的统计资料来预测其概率。  相似文献   
28.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MATLAB提供的函数pdepe求解承压含水层完整井中的定流量非稳定流、阶梯状定流量非稳定流、定降深非稳定流问题,该种方法上机计算绝对误差小.研究结果表明,MATLAB函数为研究地下水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新的一年有新的希望,身边不少朋友都打算在新的一年里买辆新车,但是越来越多的车型和越来越复杂的配置让他们有点接不着北,不知道买车时到底该看什么。在此,本刊为读者提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0.
基于卫星遥感的浙北平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OD04 C051气溶胶产品,以浙江北部平原为主要研究区,开展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2000年3月—2013年12月)变化分析.长期逐月时间序列显示,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具有年内周期性变化规律,AOD(Aerosol Optical Depth)峰值多出现在5月或6月;Angstrom Exponent(α指数)峰值多出现在3月或4月.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中部地区气溶胶污染较重且粗粒子成分较高.研究区气溶胶光学特性长期变化特征主要体现在:1气溶胶污染总体减轻但细粒子成分增加,复合污染加重;2008年以来区域AOD年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07—2013年α指数年均值显著高于2000—2006年;区域α指数月均值增长趋势显著,近14年的总倾向率为0.125(p0.05);2AOD和α指数的季节差异呈减小趋势,AOD的季节变化规律由2000年的春夏≈冬秋转变为2013年的春冬秋≥夏;α指数虽仍以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但春秋两季α指数相对增大;3以污染较轻的湖州市和污染较重的嘉兴市为例的原因分析显示,AOD变化与SO2排放量具有一定相关性,α指数变化与民用汽车拥有量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