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硫化物分析水样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用碘量法或亚甲基蓝法测定硫化物时,必须对水样进行预处理。目前预处理方法有沉淀分离法,过滤-酸化-吹气法和酸化-吹气法等。后两种预处理过程比较繁琐,且吹气速度的快慢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现用氢化物发生装置,利用锌粒与酸作用产生的氢,将生成的硫化氢带出的方法作水样预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近50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粮食产量变化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往对粮食产量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单时间尺度上,对多时间尺度的研究很少。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近50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近50多年江苏省粮食产量生产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②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5年、13年和25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同时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即江苏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③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13年和25年的主要周期,并以25年周期最为显著; ④综合三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无论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江苏省都将进入新的一轮粮食减产时期。针对粮食产量变化的这一趋势,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混凝沉降,泡沫分离,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了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的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沉降、泡沫分离法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0%、80%以上,活性炭的LAS吸附容量可达59mg/g以上,处理后废水的LAS、COD浓度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4.
目的: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研究对模拟生活污水的降解效果,为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在低温条件下分离耐低温菌株,并进一步通过驯化提高菌株降解模拟生活污水COD效果.结果筛选出一株耐低温菌株C3;经进一步驯化后,在实验条件下耐低温菌株C3对模拟生活污水COD的降解率达90%.结论:采用耐低温菌株处理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可大大提高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业油烟污染日益成为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饮食业油烟处理已成为环保治理工程中一个紧迫的重要内容。饮食业油烟污染及其危害饮食业油烟是指烹饪过程中加热挥发的食用油和食用油受热反应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冷凝水气、室内含尘气体等的混合物,含有多种有害过氧化物和有刺激性味道的裂解后产物。油烟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油烟的组成物大部分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长期处于油烟环境,易诱发呼吸道、肺部疾病,甚至诱发鼻咽癌、肺癌等。油烟污染不仅对视觉和景观上造成影响,伴…  相似文献   
36.
利用南京市1951~2005年的气温资料,研究了南京市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2005年,南京市温度的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最高温度的上升幅度较年平均最低温度高,温度日较差(DTR)的年平均值为下降趋势,1992年可作为近55a南京地区冷暖期的转折点。温度的季节变化也多数呈现上升趋势,四季的平均气温增暖幅度最大是春季,最小的是夏季;四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多数都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只有夏季的平均最高温度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因此,近55a南京市在温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夏季有变凉的趋势。四季的DTR的变化中,只有春季为上升趋势,其余季节都是下降的趋势。极端年份的日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年份的DTR变化趋势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37.
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类别与阶次细分,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的具体步骤提供宏观导向。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潜力的属性,应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为面积潜力、经济潜力;在时间尺度上,按挖潜程度的难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分为一阶、二阶、三阶、四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应将潜力测算的结果进行分类分阶,这样才能使城市土地集约挖潜工作落到实处,可操作性更强。  相似文献   
38.
泡沫分离法处理含氟硼酸根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开发了去除电镀废液中BF4-的一种新型工艺过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泡沫塔装置,测定BF的去除率,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溶液pH值,气流量以及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当在溶液中加入添加剂,BF4-的去除率大幅度提高,残液中BF含量<3ppm,完全达到国标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9.
根据2012~2014年拉萨站点的日太阳辐射观测数据,对3种日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左大康、Prescoff和王炳忠等提出的估算模型)的估算结果和实际观测结果进行误差检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6.17 MJ/(m~2·d)、6.42 MJ/(m~2·d)和12.31 MJ/(m~2·d),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60 MJ/(m~2·d)、1.65 MJ/(m~2·d)和2.78 MJ/(m~2·d),表明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和日照时数的左大康估算模型对拉萨日太阳总辐射的估算效果优于Prescoff和王炳忠估算模型。利用左大康估算模型分别估算得到2015年拉萨、那曲和葛尔地区的日太阳总辐射值,并进行模型验证。通过分析拉萨1971~2015年的太阳总辐射变化和周期性特征,研究日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的时间尺度效应。按照11年和四季两种不同的时间尺度,利用线性回归法对日太阳总辐射估算结果和实际观测结果进行误差和相关性分析,得到经验参数a和b的值与时间尺度有一定关系。11年和四季两种时间尺度除夏季以外,其他时间拟合模型的精度均得到了提高。通过线性回归法得出45年的西藏日太阳总辐射优化估算模型,该模型估算日太阳总辐射的误差小于左大康模型,估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0.
利用厦门市长年代气温观测资料(1973-2021年),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马拉松赛期间厦门同期气温变化特征,发现1月多年平均气温呈现缓慢线性增温趋势,而逐日气温呈现明显的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高、低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低温均具高低频两个振荡周期,且从闭合中心的发展趋势来看,预计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