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713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介绍了国内外脱硫渣综合利用的情况,分析了国内脱硫渣利用的形式。对脱硫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2.
从硫化砷渣中回收砷,铜,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溪冶炼厂亚砷酸工程解决了冶炼系统砷污染问题,同时,变害为利在砷渣中回收砷,铜和硫。本文简要介绍了亚砷酸工程的湿法生产工艺,设备,生产特点及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93.
以治理铬渣中的Cr(Ⅵ)污染为目的,提出了硫酸浸出-硫酸亚铁还原的铬渣湿法解毒工艺,在对铬渣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的基础上,探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铬渣中Cr(Ⅵ)的处理效果及其修复机理。结果表明:铬渣湿法球磨时间为20 min时,铬渣颗粒98.68%过200目筛,水溶性Cr(Ⅵ)的浸出率可达40.96%;铬渣硫酸添加量为60%,液固比为4∶1,酸溶时间为2.5 h时,Cr(Ⅵ)浸出趋于饱和,此时浸出终点pH为5.8,水溶性和酸溶性Cr(Ⅵ)总浸出率为95.38%;硫酸亚铁添加量为40%时,铬渣中Cr(Ⅵ)含量下降为1.38 mg/kg。铬渣中Cr(Ⅵ)的去除主要与硫酸对含Cr(Ⅵ)矿物的溶解、SO42-和CrO42-的离子交换以及Fe(Ⅱ)对溶液中Cr(Ⅵ)的还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抗生素菌渣堆肥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变化情况,以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为研究对象,以污泥-糠醛渣堆肥为对照.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到了堆肥过程中lnuA-01、sul1、ermA、ermB、ermC等5种林可霉素抗性基因和整合子基因intI1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化处理可以降解99%的林可霉素残留,两者堆肥ARGs总量绝对丰度均有较大增加,而相对丰度降低5%~22%.同时发现林可霉素菌渣堆肥有助于intI1的富集,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存在生态风险.冗余分析显示,ARGs变化受环境因子影响严重,影响顺序为pH值 > 林可霉素残留 > 温度 > C/N.  相似文献   
995.
采用HSC Chemistry热力学计算软件对焦炭和一氧化碳与锌冶炼石膏渣还原反应进行了分析,探索分解温度、平衡常数、耗能与还原介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温和弱还原介质条件下,石膏渣中Ca SO_4还原分解成Ca S均比Ca O容易进行。还原剂中的碳优先与中间产物金属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得到蒸气Zn_((g))和Pb_((g)),随着CO浓度逐渐增大,反应体系将加快反应的进程。从能量消耗来看,CO对降低石膏渣还原分解的能耗有明显的优势;而从反应进程来看,还原剂C更有利于锌氧化物的高效挥发。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蘑菇渣、玉米芯以及两者的混合作为3种调理剂,将污泥与调理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考察相同质量配比不同调理剂条件下,各处理干化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的调理剂,探讨调理剂对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做调理剂时处理实验效果最佳,最高温度达到69.0℃,所经历的时间最短为108 h,玉米芯的添加更能增加反应的升温能力;3个处理实验的含水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混合料为调理剂时下降趋势最明显,最终含水率都低于40%,达到相关用泥质量标准,水分脱除效果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总体变化不明显,有利于污泥后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7.
杨文斌  高顺峰  万锐  孙祥  王赢 《环境科学》2018,39(5):2145-2153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根系发达的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和无固定根的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对上覆水、间隙水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及含量比例的影响,探讨不同根系特征的沉水植物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各形态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狐尾藻和金鱼藻生长期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各溶解态磷的浓度有较大的影响:(1)狐尾藻生长期对上覆水中DTP、SRP、DOP吸收率分别为7.0%、11.7%、3.5%,对间隙水中DTP、SRP、DOP吸收率分别为20.8%、12.5%、48.4%;(2)金鱼藻生长期对上覆水中DTP、SRP、DOP吸收率分别为30.3%、54.9%、13.2%,对间隙水中DTP、SRP、DOP吸收率分别为19.3%、3.8%、30.4%;(3)狐尾藻组、金鱼藻组、对照组上覆水中SRP含量比例较初始状态分别减少了13.0%、34.0%、-0.9%,PP分别增加了18.2%、33.1%、4.2%,DOP分别增加了7.2%、17.68%、-4.35%.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8.
溶剂抽提法回收白土渣中的润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一种回收白土渣中润滑油的新技术-溶剂抽提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的抽提溶剂为60-90℃石脑油馏分,溶剂与白土渣投量比为1:1,抽提级数为二级,温度为室温,搅拌时间为15min,回流液中润滑油的质量分数为5%时,润滑油回收率为92%左右,并且可形成稳定的循环操作模式,该项研究为白土渣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处理效果好的新方法、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9.
黄磷渣热态直接成型资源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热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熔融态工业废渣(黄磷渣)为原料,通过添加合适的调节料和一定的辅热制得各色透明玻璃材料,再将其进行一定的热处理,制成高性能的微晶玻璃材料,试验结果表明,黄磷渣的放射性符合国家建材标准,显微硬度平均约为7GPa,耐酸碱度均在98%以上,微晶玻璃内部组织中晶粒粒径约为1μm。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木薯渣制沼气过程中面临预处理成本高,且预处理的催化剂大都会影响后续的厌氧发酵等难题。采用高温水热、稀HNO3高温催化2种处理方法分别对木薯渣进行水解,将木薯渣固相中的有机质转移到液相中,实现生物质的可溶化。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木薯渣的水解,但同时造成水解液可生化性降低;稀HNO3的加入不仅对木薯渣水解起到催化促进作用,而且提高了水解液的可生化性,与水热水解相比,其BOD5/CODCr在150℃水解5min时从0.48升高到0.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