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9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洗发香波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新慧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4):185-187,192
研究了12种洗发香波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诱变效应。蝌蚪对各试验液中染毒7d,采心脏血制片。结果表明,8种洗发香波能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升高,其致变效应与洗发香波浓度及染毒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二氧化硫(SO2)对哺乳类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护.以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分子比为3∶1)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Vc)单独或同时处理人血红细胞,并测定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结果表明,SO2体内衍生物单独处理后,CAT和SOD活性均显著甚至极显著降低,而LPO水平均极显著升高.Vc单独处理后,CAT及SOD活性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而LPO水平除Vc为0.05 mmol·L-1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极显著降低.0.1 mmol·L-1Vc和不同剂量SO2衍生物共同处理后,Vc使各组CAT、SOD活性均有升高,且Vc也降低了SO2衍生物引起的人血红细胞LPO水平.由此认为,SO2体内衍生物可以使人血红细胞中CAT和SOD的活性降低、LPO水平增高,Vc可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民  顾宇飞  顾颖  王斌  尹大强 《环境化学》2005,24(3):302-306
通过细胞体外毒性试验,研究了低浓度五氯酚对鲫鱼血液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2.50—1000.00μg·l-1范围内,五氯酚对鲫鱼淋巴细胞的活性没有显著效应,但在500.00和1000.00μg·l-1(高浓度组)时,对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产生显著影响,造成乳酸脱氢酶(LDH)相对释放量增加,并随五氯酚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低浓度五氯酚组(5.00—1000.00μg·l-1)对红细胞溶血没有显著影响,但与二苯并[a,h]蒽联合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红细胞溶血效应明显高于两种化合物单独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加,血色素相对释放量显著增加.另外,鲫鱼淋巴细胞膜的完整性(LDH的释放)比淋巴细胞活性和红细胞溶血对低浓度五氯酚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水体中铊对泥鳅外周血红细胞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铊(T1)是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含铊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会释放铊,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我国尚缺乏水环境中铊的安全标准.利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红细胞微核技术研究水体中铊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水体中铊含量在0~1 μg·L-1范围内,随铊质量浓度的增加,泥鳅红细胞产生微核以及核突起、凹陷等各种核异常现象;微核率、核异常率及核空泡率等3项指标随铊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3项指标作为铊胁迫下泥鳅红细胞毒害程度的依据具有可行性.当水体铊质量浓度为0.3 μg·L-1时,微核率、核异常率及核空泡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将铊质量浓度0.3 μg·L-1作为泥鳅红细胞发生突变的阈值.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废水中回收的硫酸铵对动物红细胞膜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动物红细胞电泳和变形能力的研究,从膜毒理学角度探讨丙烯腈废水中回收的硫酸铵毒辣性。结果显示,急性染毒时对红细胞电泳无明显影响,随着染毒剂的量的增大,变形减弱趋势,当剂量达1/5LD50或更高时,减弱更明显。短期染毒时,加嘏硫铵对红细胞电泳和变形能力均有明显影响,随着剂量的增大,电泳时间和滤过指数呈增大趋势,有较好的剂量--反应关系,当染毒一达1/10LD50时增大更显著。离体研究表明,回收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泥鳅红细胞核的遗传损伤监测福州市内河水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泥鳅红细胞核的遗传损伤监测福州市内河水质,探讨红细胞核的遗传损伤与水质常规衡量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泥鳅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变率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河水的综合污染程度,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河水受污染程度越严重,微核及核异常率越高.但当染毒时间太长时,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反而有所下降.微核率与水质的几项常规衡量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依次为:高锰酸盐指数 >溶解氧 >氨氮比 >pH值;总核异常率与河水的几项常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依次为: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比>溶解氧>pH值.核异常率与微核率达到最高值的处理时间不完全同步.核异常率显著高于微核率,微核率与核异常率相关系数为 0. 44,这反映出生物体本身具有自动修复能力,能通过各种途径修复受损的DNA.此外,还探讨了泥鳅红细胞的微核来源和利用泥鳅红细胞核的遗传损伤监测河水水质的可行性及注意问题. 图 3表 6参 16  相似文献   
17.
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PAEs)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可沿食物链富集,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在离体人红细胞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红细胞在310 nm、490 nm和609nm处各具有一个荧光特征峰,其来源分别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膜脂;锌卟啉和原卟啉。DMP染毒后,310 nm处的荧光峰出现明显下降,其原因为进入红细胞内的DMP与蛋白发生了结合;490 nm和609 nm处的荧光峰变化很小。高效液相色谱(HPLC)实验结果表明,DMP能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其进入量随暴露量增加而增加,进入量和暴露量的比值随暴露量增加而减少。上述研究成果能加深对PAEs在血液运输过程中与红细胞毒性作用的理解,可为PAEs的危险性评估和相关疾病预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硫(SO2)吸入后大鼠血红细胞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血红细胞膜流动性与定位于膜上及与膜特性有关的各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O2吸入后大鼠的膜脂流动性降低,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加重,膜结合酶SOD、Na -K -ATPase和Ca2 -Mg2 -ATPase活性降低,胞内酶LDH在血浆中的含量升高.以上结果表明,SO2吸入引起了红细胞膜组分分布和功能的改变,使膜的通透性升高.SO2对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是其毒性作用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技术对长江江苏段水质进行监测,测定江苏7个点位水中的鱼类外周血微核千分率(MCN‰),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中有2个采样点的微核千分率达到0.20‰左右,与实验室阴性对照的检测结果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这2个点位的水质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核和彗星电泳试验对黄河兰州段鲤鱼(Cyprinuscarpio)红细胞大小及其DNA损伤(微核、核异常、单链断裂和遇碱不稳定点、双链断裂)进行了研究,并以刘家峡水库为对照.结果显示,黄河兰州段采得的鲤鱼其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P<0.05),DNA单链断裂和遇碱不稳定点损伤比例和程度加重,但两样点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兰州段黄河水质有明显的致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两种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遗传毒性检测手段具有不同的检测终点和机制,建议在监测环境污染致遗传毒性作用时考虑检测方法的统一和标准化,从而得到更可靠、全面的结果.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