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51.
熏烟污染包括逆温消散型熏烟和岸边型熏烟.研究了2种熏烟气象条件下210 m的高架源,80 m的中架源,20 m的低架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结果表明:高、中、低架源均会发生逆温消散型熏烟,其熏烟落地距离分别在48,16和5 km处,熏烟落地浓度比在同距离处一般气象条件下的落地浓度可高出3倍以上;一般来说,只有高架源才会发生岸边型熏烟,离岸边3 km内的高架源,熏烟落地浓度比在同距离处一般气象条件下的落地浓度最大可高出7倍以上.   相似文献   
52.
南京市重点工业源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南京大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2005年1月6─7日南京典型天气条件形成的污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重污染发生时的城市污染气象环境和影响因子,同时针对该城市重点工业源区对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贡献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状况发生在长时间逆温条件下,尤以6日23:00—7日04:00时逆温最强(强度可达1.25 ℃/hm,逆温层厚200 m),此时风速较小,同时在市区出现较强的气流辐合,在这种气象条件下, NO2,SO2和PM10的质量浓度最高.南京市相对封闭的宁镇丘陵地形以及受东郊紫金山的影响,也是造成主城区重污染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南京市城北工业区与主城区毗邻而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在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时对主城区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53.
北京与伦敦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比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中英2个大城市北京与伦敦 2004 年 8 月~2005 年12 月空气中气态污染物 O3、NOx、SO2 和 CO 浓度变化的分析与对比发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最准则、欧盟空气质量标准、美国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或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北京O3、NO2、SO2和 CO 浓度的超标天数或时数明显高于伦敦.观测期内,北京 O3、NOx、SO2 和 CO 浓度明显高于伦敦,平均值分别是 17.9±22.1×10-9、72.4±76.1×10-9、19.5±21.8×10-9、2 004.6±1 509.8×10-9与10.8±9.9×10-9、54,6±38.9×10-9、1.8±2.2×10-9、372.3±235.0×10-9.两城市 O3 统计日变化形式均表现为白天高、夜晚低,峰值出现在午后 14:00 左右,日较差分别为 31.5±30.9×10-9与 11.1±7.7×10-9;NO、NO2、SO2 和 CO 呈双峰态日变化,峰值出现在交通的早高峰与晚高峰附近.北京 O3 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伦敦出现在春季;但两城市NOx、SO2 和 CO 最高值均出现在冬季.北京与伦敦的NO2与 NO 呈显著线性相关,且斜率与截距十分相似,分别是 1.25 和 1.28 与 28.1 和 23.2;同时两城市 CO/NOx 比率明显高于 SO2/NO 分别为 14.0、4.5 与 0.13、0.03.由此可以判断:对于两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交通源的贡献要远大于点源;但点源也对两城市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此外,连续逆温的天气是造成重污染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
55.
黄滨松 《福建环境》1997,14(4):13-13,25
根据多年来龙岩市环境科研所完成的龙岩市城区附近的污染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总结了龙岩市城区逆温的时空分布、厚度和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沈阳地区连续出现 5天浓雾天气空气污染状况与气象参数分析得出 ,出现大雾天气时 ,大气层结稳定 ,污染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无法扩散等原因导致环境空气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57.
广州市酸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广州小珠江三角洲范围历年来酸雨分布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春季降水酸性最强,认为是局地源污染与外地源输送叠加的结果。酸性降水中起主要作用的阴离子是SO_4~(2-)和NO_3~-。尤以前者更为主要,NO_3~-的作用显著大于西南地区和上海地区;是美国的0.5倍。SO_4~(2-)/NO_3~-值低于西南地区2倍以上。广州市大气中H_2O_2及O_3浓度较高,光化学反应活跃。春季冷空气南下形成静止锋,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广州的酸雨已进入世界最强范围,与西欧、北美接近。  相似文献   
58.
早春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早春晚霜对茶叶的危害,首先要探明逆温条件下茶园近地气温和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平地、北坡和南坡等不同地形上茶树冠层温度水平分布、地温日变化以及近地7 m高度范围内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初春晴朗天气条件下,茶园昼夜温差很大,均在10℃以上,最高达20℃,且晴朗少风条件下夜晚容易出现逆温现象,从而形成霜冻.21:00-06:00时段内逆温程度较强,05:00-06:00达到最强.逆温效应随高度变化,且在4 m高处达到最大;北坡受逆温影响最大,极易遭受霜害.地温变化平缓,傍晚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且平地始终高于北坡.  相似文献   
59.
北京秋冬季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选取秋冬两季各14 d对北京地区近地层ρ(PM2.5)垂直分布进行监测,获得ρ(PM2.5)垂直廓线;结合同步测得的气象数据,就气象因素对垂直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终拟合了ρ(PM2.5)垂直廓线方程.研究表明:秋冬两季ρ(PM2.5)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呈对数递减的规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遵循对数规律;发生逆温时,大气层结稳定,垂直方向上的湍流受到抑制,风速与PM2.5逐时质量浓度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呈较好的线性关系,ρ(PM2.5)随高度改变呈显著的对数相关关系;而在非逆温的情况下,PM2.5逐时质量浓度垂直分布与风速线性相关的概率较小,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与高度的对数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
逆温破坏型熏烟(以下简称熏烟)模式的传统计算过程忽视其非定常性特征,计算结果与监测值通常有较大偏离,与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不符。通过分析各种参数及变量的相互关系,厘定Cf(熏烟浓度)和Xf(发生熏烟距离)的算法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计算,探求了熏烟计算过程中纳入非定常性特征的解决方法。实例对比计算表明新算法符合指数d为0.68,传统算法符合指数d为0.34和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