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1077篇
基础理论   260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143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灰色聚类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灾害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正在向定量化、综合化、科学化发展,但是由于它所涉及的因子较多,且许多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迄今为止仍有不少需要探索的问题.可以认为,地质环境系统是灰色系统,这就是分类决策聚类问题.以吉林省磐石市为例,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确定了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建立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危险程度数值,反映了磐石市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根据评价结果,按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将磐石市划分为4个区,经与磐石市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的分析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2.
《环境保护》2014,(19):76
泸州老窖源远流长,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以众多独特优势在中国酒业独树一帜。1991年,"泸州"牌注册商标入选"中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国窖"牌商标在2006年获评白酒类唯一的国家"驰名商标";2008年,"泸州老酒坊"牌商标又获评国家"驰名商标"。2012年公司被泸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以"美化国窖,爱我家园"为环保理念,公司获得行业第一家"工业旅游示范景点"、国家AAAA旅游景区"、"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泸州老窖系列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认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04)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2005)认证、能源体系(GB/T-23331-2009)认证、计量体系(GB/T-19022-2003)认证、诚信体系认证等。2011年12月通过了省级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家白酒行业清洁生产一级水平。2013年公司  相似文献   
143.
冬天是吃胡萝卜最多的季节,胡萝卜能够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激活内脏功能和血液运行,从而达到调理内脏、暖身、滋养的功效。那么胡萝卜是不是萝卜?胡萝卜不是萝卜,它起源于西亚,在隋唐前后引进中国。胡萝卜有“大众人参”和“小人参”的盛誉,其胡萝卜素含量居果蔬类食物之首。人们通过实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降气止咳等功效。它还富含维生素,并有轻微而持续发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采用电Fenton法对北京市某垃圾转运站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电Fenton法氧化前后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Fenton法可使COD去除率达到88%以上,NH3-N及色度的去除率接近或等于100%。通过三维荧光特性的测定表明,电Fenton法对大分子的类富里酸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5.
采用莱特生物强化技术(LTBR—Littoral BioReactor),对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园区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中试试验,进行了正常运行的常规标定、水量冲击标定、浓度冲击标定。结果表明:采用LTBR生物处理工艺,使用特效微生物和营养基质,可以在高COD、高含盐等不利条件下正常进行有机物降解,达到了必须将废水中的COD降至2000mg/L以下的试验要求,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的工程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6.
针对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强耦合和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用于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多模型动态矩阵(DMC)解耦控制方法;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外界入水中氨氮浓度进行聚类,获得以聚类中心为入水氨氮浓度的静态模型集合,分别设计线性DMC解耦控制器;再以当前时刻外界进水氨氮浓度和聚类中心为基本元素,构造切换函数,实现多模型切换。将该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中,获得了较好的动态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47.
战时火力发电厂重要目标分类防护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重要目标防护准则和模糊聚类算法,构建火力发电厂目标评价准则指标体系和模糊聚类模型,实现了火力发电厂重要目标的分类防护,进而选用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解决了重要目标在战时防护措施选择不完善、不合理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战时火力发电厂的生存能力;通过模糊聚类模型实现分类防护,不仅有利于提高重要目标防护效率,而且使得防护资源少、力量弱,供需突出的问题得以改善,同时,在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有助于保护发电厂的生产能力。通过案例给出战时某火力发电厂的具体防护措施,合理地解决了发电厂重要目标和关键部位的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8.
探讨了一种再生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了相关再生水标准中涉及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类物质。在质量浓度为20~1 000μg/L时,两类物质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是0.060、0.002μg/L,DBP、DEHP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7.4%、5.1%~6.1%。利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预处理,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6%、89.6%。检测了北京市4座再生水厂出水中DBP和DEHP含量,其中,DBP在1.74~5.59μg/L,低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规定的限值(不超过0.1mg/L),但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GB/T 19772—2005)规定的限值(不超过3μg/L);DEHP在0.42~4.93μg/L,满足GB/T 19772—2005要求(不超过8μg/L)。  相似文献   
149.
简述了我国建设项目环保验收技术规范颁布实施,以及国外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方式现状,指出现行环保验收技术规范在行业性内容、验收监测频次、质量控制措施、总量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出台总工业类环保验收技术规范,对出台行业类验收技术规范严格把关,并加大验收技术科研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0.
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 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年际和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但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密度在东湖区和中华绒螯蟹围网养殖区较大、西湖区最小,生物量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铜锈环棱螺密度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长角涵螺密度东湖区最高、围网养殖区次之、入湖河流及其它湖区极低。中华绒螯蟹养殖未导致围网养殖区螺类数量下降,螺类(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投放可能是该区螺类密度、生物量及铜锈环棱螺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影响螺类群落整体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铜锈环棱螺主要分布在叶绿素a较高的水域,而长角涵螺和纹沼螺则主要分布在透明度较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