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微波辐射在烟秆废料制造活性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介绍了微波辐射烟秆废料制造活性炭技术,其中包括氯化锌法和水蒸气法,并采用该技术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967-967
大戟科植物化学成分很复杂,但大多含有萜类(二萜及三萜等)成分,种子均含有大量油脂及蛋白质。在大戟属、巴豆属(Croton)、麻疯树属和乌柏属的乳汁、树脂或种子油中均含有二萜类化合物,它们有的游离存在,多数与有机酸结合成酯。  相似文献   
23.
A-O工艺处理沤麻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中试研究了沤麻废水的处理,结果证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果良好。CODCr去除率可达95%-97%,BOD5去除率达96%-99%,木质素去除率为75%-86%,每去除1kgCODCr可 产沼气0.349m^3,处理后的水回用沤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4.
根据几个已知的植物ω3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序列,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麻疯树中克隆了一条编码叶绿体ω3脂肪酸脱饱和酶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的分析表明,该cDNA的编码区长1368bp,编码一个长度为45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为52.1×10^3.同源分析显示,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叶绿体脂肪酸脱饱和酶具有很高的相似性.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麻疯树叶片中有着稳定的表达.此外,还通过酵母表达系统鉴定了该基因编码的酶的功能.对转基因酵母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α亚麻酸在转基因酵母中积累.上述结果表明,该麻疯树cDNA编码了一个叶绿体ω3脂肪酸脱饱和酶.图4表2参21  相似文献   
25.
牛下水     
李乐明 《绿叶》2015,(Z1):125-130
又是春节,有朋自重庆来。聊起久负盛名的重庆火锅,朋友口若悬河,大加渲染。重庆火锅,原是码头文化的产物。朝天门码头忙碌的船工体力消耗大,收入却不高,有心人就从市场上买来很便宜的动物内脏,诸如牛肚、牛肠之类,在锅里用水煮出来,加辣加麻。试想,在寒冷的冬季,一群衣衫褴褛、冻得抖抖嗦嗦的伙计们,在瑟瑟江风中,围着吃一锅三味俱全的麻辣烫下水,那份惬意和兴奋是何等难得。这大概就是重庆火锅的雏形吧。后  相似文献   
26.
研究苎麻麻骨掺杂后餐厨垃圾堆肥的腐化规律和对养分保留能力,并以厨余垃圾单独堆肥作为CK,对堆肥过程堆体的温度、p H值、电导率(EC)、阳离子交换量、C/N,TN和TP进行动态监测,为探讨堆肥过程的物料转化机理提供前期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苎麻麻骨掺杂对堆体p H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温度变化更加频繁,提高了堆体的最高温度,降低了EC和CEC;苎麻麻骨的掺杂提高了堆体的C/N,较CK组堆体中的TN和TP含量分别提高了12.60%和85.37%。可见,向餐厨垃圾中掺杂苎麻麻骨有助于改善堆体的理化环境,且能保留养分,提高肥效。  相似文献   
27.
28.
UASB—接触氧化法处理沤麻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科技》1996,9(2):29-31
  相似文献   
29.
将由粉煤灰-土壤过滤后的沤麻废水收集,定期测定收集到的废水的COD值,研究粉煤灰-土壤对沤麻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3种规模的粉煤灰-土壤对沤麻废水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77.6%和72.3%,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有所增加,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应用BIOLOG实验技术,结合土壤和植物的相关指标,对广东省大宝山矿山周边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代谢方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粉煤灰>石灰>白云石>对照,其中粉煤灰对提高多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有显著效果;种植麻疯树后土壤微生物活性也发生变化,结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