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与评述了化学和生物两种除磷方式及其除磷机理和工艺 ,并着重介绍了生物除磷的现状、发展和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2.
多铵复合盐分离方法是利用纯物理的方法对焦炉煤气进行处理并分离出相应的盐类,在冷却结晶的过程中,从提高物料终冷温度的角度,对该方法进行相应的节能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当前生产提供节能改造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该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核方式对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娅  阎中  张国臣  郑明霞  王凯军 《环境科学》2011,32(10):2961-2965
研究了诱导结晶过程中成核方式对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在2组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下诱导结晶工艺运行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手段考察了2种成核方式下回收的结晶产物的生长状态以及纯度.结果表明,当废水中铜的浓度为50 mg.L-1时,均相成核条件下,结...  相似文献   
14.
低磷浓度下鸟粪石结晶成粒及反应器流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露  平倩  李咏梅 《中国环境科学》2016,36(4):1017-1026
为扩大鸟粪石(MAP)结晶成粒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低磷浓度下MAP成粒最优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出该技术应用的磷浓度应大于50mg/L,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低磷浓度条件下MAP结晶成粒的最佳条件:pH 9.0,磷氮物质的量比1:8.此时生成的MAP平均粒径为0.56mm,总体积生长率为4.95cm3/h,纯度可达99.9%.为进一步优化流化床反应器中MAP成粒条件,利用CFD商用软件(Fluent 6.3)对反应器流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MAP流化床反应器的生长区能够形成明显的自下而上的水力分级,截面流速也较为均匀,有利于颗粒的生成,但沉淀区和进水区存在死区、涡流等不利条件.因此,有必要改进生长区和沉淀区的连接方式以及进水管的分布,以获得更为优质的MAP颗粒.  相似文献   
15.
吴铁  赵春丽  刘大钧  顾睿 《环境工程》2015,33(4):146-149
针对钢铁行业废水特点,分析了目前钢铁行业各工序及全厂主要废水污染控制措施,重点分析了二级反渗透工艺的主要流程及进出水水质,以及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大型钢铁集团的现场调研,以太钢采用的反渗透和蒸发结晶工艺为例分析了钢铁行业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该技术可以很好解决钢铁行业浓盐水的外排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流化床中,以含Cu2+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碳酸盐体系中pH的改变对Cu2+诱导结晶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进水ρ(Cu2+)为200 mg/L、沉淀剂pH为10.2时,经回流系统拦截,微晶产率可降低0.5%~1.0%,Cu2+的去除率可达99.0%以上. 经XRD(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结晶产物以碱式碳酸铜为主,晶型呈短杆状,尺寸较为均一;当沉淀剂pH升至12.2时,Cu2+的去除率降至95.0%,系统出水结晶产物晶型特征不明显,尺寸不均,XRD结果显示为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碳酸钙等混合结晶产物,晶体衍射峰多存在宽化现象,表明高pH下结晶产物晶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ingle crystals of PCB 35 suitable for single crystal X‐ra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was developed. This method has already been proven suitable for 2,4'‐dichlorobiphenyl and may prove useful for other PCBs or related compounds. The crystals of PCB 35 are orthorhombic, spacegroup P21221 (a= 10.665(8), 6 = 3.825(3), c= 14.086(9) Å) and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094 for 156 unique observed reflections and 43 parameters. Although the crystals were of poor quality,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unequivocally confirmed the substitution pattern of the biphenyl moiety by Cl atoms inferred previously from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dihedral angle between the planes of the two phenyl rings is 33(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方法既经济又环保,在乙酸乙酯吸附领域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遵循节能减排、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原则,探索了3种不同Si/Al比的粉煤灰、结晶温度、结晶时间和碱浓度4个因素对合成NaY沸石的影响.XRD、氮气吸脱附实验及ICP结果表明,Si/Al比和水热结晶温度对高比表面积NaY沸石的合成影响最大.Si/Al比在1左右的粉煤灰合成的沸石比表面积较低,且晶形中存在大量的NaA沸石,而Si/Al比在2左右的粉煤灰合成了高比表面积且纯度较高的NaY沸石;3种粉煤灰均在65 ℃下合成NaY沸石,但在105 ℃下完全转化为方钠石.实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合成条件为采用Si/Al为2左右的粉煤灰,在2 mol·L-1碱浓度、65 ℃水热温度下结晶12 h.该条件下合成的NaY沸石比表面积高达654.86 m2·g-1(比表面积最高的粉煤灰源沸石之一),是原粉煤灰比表面积的22倍左右,对乙酸乙酯的吸附量也由15.4 mg·g-1增至108.2 mg·g-1.  相似文献   
19.
CaCl2-Na2CO3溶液体系中c(Ca2+)和c(CO32-)处于介稳区中,是该体系诱导结晶反应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临界值点是介稳区的边界点,应用电导率法测定CaCl2-Na2CO3溶液体系的临界值点,对影响临界值的温度,pH,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绘制了不同条件下CaCl2-Na2CO3溶液体系的介稳区.结果表明,降低温度,增加溶液的pH,搅拌强度适中能够降低出现临界值时的电导率,增加介稳区的面积.考虑到试验的可操作性和成本等因素,确定CaCl2-Na2CO3溶液体系诱导结晶反应的最佳条件:温度为25 ℃,pH为9.0,反应时间为10 min,搅拌强度为200 r/min.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Ca2+)和c(CO32-)满足3.496×10-10[Ca2+]-1.182 6<[ CO32-]<4.96×10-9[Ca2+]>/sup>-1时,诱导结晶反应能够在介稳区中进行.   相似文献   
20.
Nest site selection and induced response in a dominant arboreal ant speci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t is well known that arboreal ants, both territorially dominant species and plant ants (e.g.,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myrmecophytes or plants housing them in hollow structures), protect their host trees from defoliators. Nevertheless, the presence of an induced defense, suggested by the fact that the workers discovering a leaf wound recruit nestmates, is only known for plant ants.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a field study, we show here (1) that colonies of Azteca chartifex, a territorially dominant, neotropical arboreal ant species, mostly selected Goupia glabra (Goupiaceae) trees in which to build their principal carton nests and (2) that plant signals induced workers to recruit nestmates, which patrol the leaves, likely providing the plant with a biotic defense. Furthermore, the number of recruited workers was clearly higher on G. glabra, their most frequently selected host tree species, than on other tree specie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ontrary to what was previously believed, induced responses are also found in territorially dominant arboreal ants and so are not limited to the 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myrmecophytes and plant 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