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77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577篇
基础理论   115篇
污染及防治   25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种新型脱色剂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壳聚糖、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脱色剂处理染料废水,该脱色剂对四种典型的染料的脱色率都接近90%。实验表明:当合成温度控制在50℃左右,壳聚糖结构单元:双氰胺物质量比为1∶2,反应pH为2,反应时间为3 h时,合成的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为最佳。实验同时比较了壳聚糖的盐酸溶液与脱色剂加入到染料废水后的紫外光谱变化,发现脱色剂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要远远高于壳聚糖的盐酸溶液。实验研究了合成的脱色剂对上虞污水厂废水的处理效果,发现其COD去除率比该厂使用的PAC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42.
凌芳  李光明 《环境科技》2006,19(Z2):98-101
介绍了染料废水的处理现状,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处理方法有物化法(常用的有吸附法、混凝法、膜技术等)、化学法(如氧化法、电解法等)和生化法(投菌法微生物降解,好氧/厌氧工艺),介绍了各种工艺方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实例并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技术的关键,最后对今后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高效菌活性污泥法处理分散染料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丽  贺启环 《环境工程》2002,20(1):77-79
针对复合微生物的筛选和分离进行了研究 ,分离出处理分散染料废水起高效降解作用的 2株菌种。结果表明 ,2株高效菌对分散染料废水降解能力很强 ,与普通菌结果对比CODCr去除率提高 17% ,并且高效菌对废水浓度的耐受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4.
染料生物吸附影响因素与解吸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筛选出的一株丝状真菌(GX2)对活性、酸性、碱性和直接染料进行吸附及解吸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活性、酸性和直接染料有较高的吸附率,但碱性染料难被吸附;在多种有机溶剂中,丙酮是较好的解吸剂,碱性介质有利于染料的解吸;对菌体进行破碎及在解吸过程中加以搅拌有利于解吸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45.
太阳能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下,应用载有TiO2薄层的平板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法去除水中罗丹明染料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紫外线辐射强度平均为33W/m^2,反应时间为18min时,水中罗丹明染料浓度由10mg/L降至0.01mg/L,在室国家排放标准,探讨了太阳能光催化反应系统的改进方向及工业化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6.
吴冰艳 《化工环保》1997,17(5):268-272
以从造纸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为原料,合成木素季胺盐絮凝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物料比、活化时间、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优化出絮凝剂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7.
染料废水生化处理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化法处理染料废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染料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进展,特别对厌氧一好氧联合处理法在脱色和COD去除中的作用、高效菌种的筛选,及其应用方面的各种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48.
膨胀石墨对水相中酸性媒介黄GG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冀辉  杨丽娜  武戈 《化工环保》2004,24(Z1):374-375
以自制的膨胀体积为250 mL/g的膨胀石墨为吸附剂,研究了对水相中酸性媒介黄GG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溶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振荡时间、膨胀石墨的用量、染料溶液的浓度、pH及温度对脱色效果都有影响.一定条件下,pH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电化学法处理高盐染料废水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辊压法制备Ti/SnO_2-Sb阳极和空气阴极,构建了Ti/SnO_2-Sb阳极-空气阴极双极体系(TSSA-ADC)。甲基橙(MO)作为高盐染料废水的典型污染物,考察了电流强度、MO浓度、电解液浓度和初始p H对TSSA-ADC体系和TSSA单阳极体系降解MO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SSA单阳极体系相比,TSSA-ADC体系具有更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抗盐分冲击、抗酸碱波动能力,能够维护酸碱平衡防止硬度离子结垢。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强度为0.030 A,电解液浓度为3%,MO浓度为100 mg/L,初始pH=6。以MO去除率达到98%为基准,TSSA-ADC体系比TSSA体系可节能74.26%。  相似文献   
50.
制备了不同β-环糊精(β-CD)含量的醋酸纤维素(CA)纳米纤维膜,并对纤维膜的结构形貌、尺寸分布、孔隙率、比表面积以及纤维膜的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随后研究了不同β-CD含量、初始浓度、吸附时间下,纳米纤维膜对甲基红染料的截留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过量(≥30%)的β-环糊精会使纳米纤维产生珠节,纤维的形貌和力学性能变差;吸附试验表明,β-CD的加入提高了CA纳米纤维膜对染料的吸附,MR吸附率可达93.48%,最大平衡吸附量可达181.74 mg/g,比纯CA纳米纤维膜提高了将近40%;此外,染料的截留实验表明,纳米纤维膜对染料的截留效果较差,最大截留率为5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