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209篇
环保管理   459篇
综合类   770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4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简要介绍了北京地热资源特点,分析了北京地热资源开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北京城区地热井分布示意图,并针对其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2.
论述了生物有机肥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产中存在着的大量使用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对土壤、水体等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的问题,提出以茶粕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具有生产过程相对安全、克服有机肥二次污染的优点.此外,茶叶次生代谢物茶多酚、茶色素、茶皂素和茶皂甙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络合金属离子、调节植物生长和生物防虫、灭虫等独特生理功效,将极大地提高茶粕有机肥的生物有效性,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和田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1999年TM和2002年中巴假彩色合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作主要信息源,经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获得了和田河流域的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生态系统学基本理论,提出了综合利用水资源进行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84.
采用气袋采样-GCMS分析法测定大气中丙醛等5种醛类恶臭物质,对Tedler等5种不同材质采样袋进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Tedler 2号采样袋对低浓度醛类回收率影响最小,低浓度醛类在其中能稳定存放12 h,在PVDFs采样袋中低浓度醛类须在6 h内测定,高浓度醛类在Tedler 2号采样袋和PVDFs采样袋中能较稳定地保存24 h,24 h内的回收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85.
以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重大需求为背景,系统阐述了废钢加工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详细介绍了废钢加工装备的种类与用途,分析并总结了废钢加工装备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废钢加工装备以及废钢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工业生产的废物当中包含多种重金属,例如钢铁厂的粉尘当中就含有锌。含锌粉尘不仅会在高炉内循环和富集,影响高炉的运行,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含锌废物综合利用,对该项目进行环境评价,探讨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含锌废物综合利用的科学性,提高环境保护等级。  相似文献   
87.
由于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我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的管理问题比技术问题更加突出,选择适宜的组织管理模式尤其重要。融合了效果分析、效率评价和适应性分析,尝试构建一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综合评价框架,并选择太湖流域4个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方法例证。研究表明,传统的养殖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应用于小型、分散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时面临着经济效率低、适应性差难题;农村废弃物处理中心、种植企业和有机肥企业的参与可以改善小型、分散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率;综合考虑效果、效率与适应性,种植企业、有机肥企业主导型模式的适宜推广范围更广。应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养殖产业关系、污染治理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投入能力等,灵活组合应用不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8.
主体功能区划通过主体功能划分的方式将开发和保护结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复杂化过程中资源利用与目标实现之间亟需实现基本的定量核算关系。本文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试图探讨建立初步的主体功能核算关系,通过核算框架进行生产、生活、生态主体功能概算与比较。以京津冀主体功能区与水资源为例,对所设立的核算关系进行了验证与应用,并构造绝对与相对量指标量化京津冀主体功能量、功能水资源投入量与效率,进行了异空间尺度与异质性功能的比较,为以主体功能实现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量化工具。结果显示:①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测算的当量因子法与水足迹测算的投入产出法,刻画了水资源对于地区主体功能的支撑作用。②利用功能总量与单位功能水资源投入量指标完成了异质性功能在异质性空间上规模、结构、相应水资源效率的比较。基于算例结果得到以下结论:①本文构建的自然资源-主体功能核算关系框架能够有效衔接主体功能规划,定量核算能有效反映与评价资源对区域功能目标、经济开发活动的支撑作用。②区域资源配置存在相对功能实现的效率差异,可根据资源投入与功能产出之间的关系引导实现功能最大化目标的资源配置。合理、有效的量化手段能够推进主体功能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当前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编制与落实的实际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89.
采用Na BH4还原法将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镀铜废液中的Cu~(2+)制备成纳米铜粉,并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对还原反应后的废液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n(Cu~(2+))∶n(Na BH4)、还原反应温度、还原反应时间及PAM添加量对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对回收的纳米铜粉进行了XRD和T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Cu~(2+))∶n(Na BH4)=4∶6、还原反应温度为50℃、还原反应时间为2 h时,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降低至1.1 mg/L,Cu~(2+)还原率达99.99%;可获得粒径为20~45 nm的近球型、高纯度、由多晶组成的纳米铜粉;当PAM添加量为10 mg/L时,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降至0.35 mg/L以下,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小于0.5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90.
河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秸秆能源化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河南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能源化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利用率非常低,只有健全秸秆收储体系,改进各种秸秆能源化利用方式的技术性能,加强应用和推广,提升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加大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相关主体的引导和扶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才能为河南秸秆能源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