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19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778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211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Abstrac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he degradation of a synthetic solution of atrazine by a modified vermiculite catalyzed ozonation,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 (RPB) reactor. A 0.5?L RPB reactor was used to perform the experiments, using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 response surface to construct the quadratic model based on the factors: pH, catalyst concentration and reactor rotation frequency. The response variable was the removal of the organic load measured in term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fter the complete quadrat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response surface, the COD degradation process had an optimal removal of 41%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pH 8.0, rotation of 1150?rpm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0.66?g L?1.  相似文献   
162.
为研究抛光铝粉的爆炸危险和ABC粉体的抑爆特性,在对实验粉体粒径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 L粉尘爆炸特性实验装置,分别对不同铝粉尘浓度、不同抑爆剂浓度条件下的爆炸特性参数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铝粉的爆炸下限为45 g/m3<C<60 g/m3;随铝粉浓度增加,爆炸烈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在浓度为400 g/m3时爆炸烈度最大。ABC抑爆剂能够有效抑制铝粉爆炸超压和爆炸反应进程,随着惰性粉体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愈加明显,爆炸逐渐减弱。当ABC惰性粉体的质量占比增加到50%时,相较单一铝粉爆炸,反应过程时间由72 ms增加至785 ms,爆炸最大压力、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分别下降了61.7%,89.5%;当ABC粉体质量占比为53%时,铝粉被完全惰化,未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63.
Thermal runaway was studied in a continuous tubular pilot reactor under steady-state regime. Different accident scenarii were conducted by making some errors on reactant concentrations and/or temperature feed. To prevent thermal runaway, control by direct contact by solvent injection was used at different reactor locations. This injection allowed controlling the max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A simplified analytic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max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along the reactor was used.Benefit of this control method was the diminution of computational time. Furthermore, by injecting solvent to control max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re is no need to shut down the unit. The control method was validat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64.
硫铁矿烧渣催化类Fenton法深度处理维生素C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铁矿烧渣协同Fe2+催化H2O2的类Fenton法深度处理维生素C制药废水,通过正交实验考察FeSO4投加量、H2O2投加量、搅拌反应时间、曝气时间等因素对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1)正交实验中,各因素对催化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H2O2投加量搅拌反应时间曝气时间FeSO4投加量;(2)单因素实验中,最佳反应条件为烧渣投加量10g/L、H2O2投加量4.9mmol/L、FeSO4投加量3.9mmol/L、搅拌反应时间20min、曝气时间20min、絮凝沉淀部分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5mg/L。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最高达63.21%。  相似文献   
165.
煤矿综采工作面狭窄,工作环境昏暗,照明环境普遍不好,是近年来井下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煤矿综采工作面存在的照度问题,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操作难度,利用舒尔特表测算反应时间和操作可靠度,使用SPSS20. 0和Excel进行数据处理,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从反应时间来看,0~25 min,试验组平均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反,被试者的注意力先下降后上升; 25~55 min,被试者逐渐适应低照度环境,反应时间也在逐渐缩短;被试者在低照度条件下操作55 min后,反应时间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大幅度增加,超过劳动时间临界值后,视觉疲劳度迅速增加,反应急速减慢,从而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生产效率,此时应合理安排工人休息。2)从操作难度来看,在简单及正常操作难度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可靠度变化比较接近,表明低照度条件对一般操作的可靠度影响不明显;在极难操作难度时,低照度条件对可靠度影响明显,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低照度环境下应尽量避免安排复杂的机械化操作。3)反应时间与光照时间呈二次函数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量化了两者的关系,为以后合理安排煤矿工人劳动休息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6.
二氧化硫与环己烷的光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尧国  郭海忱 《环境化学》1994,13(6):530-535
本文研究了SO2与环己烷在无氧及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观察到了白色烟雾有生成并凝聚,利用GC和GC/MS法确定了部分反应产物-环烯烃、醇、酮、二元酸酯、呋喃衍生物以及硫酸二甲酯等有机化合物,探讨了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几种因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7.
铁聚合反应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青 《环境化学》1995,14(4):338-342
研究了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制备中亚铁的氧化反应速率,证明该速率对Fe^2+为零级,对NO2(g)为一级,因此提高气相中NO2的分压可大大缩短制备时间。  相似文献   
168.
二氧化硫与1—己烯的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忱  杜尧国 《环境化学》1995,14(6):500-507
利用GC/MS方法研究了SO2与1-己烯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确定了SO2与1-己烯光化学反应的级数,给出了293-333K温度范围内总的反应速度常数K,以及K与温度的关系、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另外,对反应物己醛和2-己酮的生成反应速度常数及其活化能也进行了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9.
生物膜法降解甲苯废气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滤池降解甲苯废气,并对清水试验和生物膜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物膜法降解甲苯这样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已不再是清水试验中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而是伴有生化反应的吸收过程,是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170.
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催化裂化与加氢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28L柱式反应器内,沼泽红假单胞菌经软性纤维固定后,连续处理炼油厂催化裂化与加氢废水(此前已经过汽提和厌氧消化预处理)。当反应器进水COD为470mg/L、废水停留时间为70h时,出水分离出菌体后,COD小于100mg/L。建立了该处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其参数Ks=29.8mg/L,μm=0.01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