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安全科学   158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258篇
综合类   813篇
基础理论   9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23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相同水温条件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537—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一中和滴定法》测量水中氨浓度时,不同的pH值会对废水中氨氮浓度的监测结果造成影响。pH值对测定水样氨氮含量监测结果的影响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在pH值为6。0~7.4之间测定水样氨氮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992.
在工业废油污染程度综合评价研究中,各类复杂油质和众多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各个理化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干扰,因而在评价中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表象。采用熵权法客观赋权,灰色关联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工业废油污染程度的评价排序模型。根据算例评价结果可知,该方法提供一种新的简便而快捷、适用的评价手段,为选择合适工业废油处理方式,以及工业废油的资源化和环境保护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以1998─2005年辽宁省14个城市工业污染源数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工业污染源在省、市、区域3个层面上数量变化的特征;指出造成差异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讨论了工业污染源数量变化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区域差异变小,但仍然集中在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营口工业污染源数量增加较快;污染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区域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哈尔滨-大连产业带也成了“污染密集带”;经济发展是污染源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影响经济从而间接影响污染源数量和质量,而环保政策则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环境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994.
上海市不同工业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揭示不同工业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选取机械制造、化工、印染三种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类型,进行实地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工业土壤重金属元素As、Cr、Cu、Pb、Zn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Ni的平均值达到75.23 mg·kg~(-1),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5倍;以上海市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除As外,各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由高到低依次为:Ni,Zn、Pb,Cu,Cr,As;印染企业、机械制造、化工企业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2,属于中度污染,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印染企业,化工企业,机械制造,表现出明显的累积趋势.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元素Pb、Cu和Zn有相似来源,Cr和Ni有相似来源,As为另一来源;前两类元素含量远高于对应元素背景值,超标率均在90%以上,来源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As元素含量与背景值相当,来源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通过对比分析发现,Cr、Ni来源主要与机械制造和化工等企业污染排放有关;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可能是Pb、Cu、Zn的主要来源;各类型企业土壤均存在多个元素累积,呈现出复合污染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5.
以重庆市某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利用污染指数法、健康风险模型和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和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样品间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35.5%的样品中汞含量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元素未超标。与土壤背景值相比,各元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汞超标约110~1300倍。内梅罗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元素处于轻度污染及以下,其他元素为安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土壤整体和汞属于极强污染,镉属于轻微~强污染,其他元素为轻微污染。土壤重金属总致癌风险为2.6×10-7~1.0×10-5,总非致癌风险熵均小于1,砷存在致癌风险,主要通过经口摄入暴露。秋季中,汞、六价铬、铅、镍、砷和铜来自工业源,镉主要来源于自然成因。春季中,镉和铅来自交通、冶金和燃煤等排放,镍、砷和铜源于冶炼和金属表面处理等排放,汞主要来自化工生产和燃料燃烧。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燃料燃烧等污染的排放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今后应加强园区内汞、砷和镉的源头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996.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affecting energy-induced CO2emission changes from 34 industries in Taiwan, in order to have an integra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economic-energy performance and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relevant policy making in Taiwan. Grey 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se how energy-induced CO2emissions from 34 industries in Taiwan are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production,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coal, oil, gas and electricity uses. The methodology was modified by taking account of the evolutionary direction among relevant factors. Furthermore, tests of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which are seldom discussed in most grey relatio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outcomes. We found that values ranging from 0·3 to 0·5 are appropriate,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with value of 0·5 offer moderate distinguishing effects and good stability.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dustrial production has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with aggregate CO2emission changes;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he second in importance. It reveals that the economy in Taiwan relied heavily on CO2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ha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had become more important for economic growth. The relational order of fuels is electricity, coal, oil then gas, accordant with their CO2emission coefficients in Taiwan. The positive relational grade of aggregate production implies that the aggregate industrial CO2intensity tended to decline.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had a smaller and negative relational grade with CO2emissions, and implies an improvement on aggregate energy intensity, while the CO2emis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For industries with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O2emissions,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had the largest relational grades. It is important to reduce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these industries. Nevertheless, it is also critical to decoup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CO2mitig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997.
旅游业是带动西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深居我国内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经济发育程度低、资金匮乏,在发展初期选好先导产业,是实现西南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好,并已初具规模,具备大规模系统开发的基础。旅游业作为一种投资小、见效快的产业,是目前该地区对外部资金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本文在分析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西南旅游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从我国工业开发区的现状出发,论述了工业开发区环境-经济双向控制规划的思路,规划目标体系和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规模的实施程序,为工业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张蓓  周琪  宋乐平  赵建夫 《四川环境》2000,19(3):9-13,16
本文介绍了利用混凝沉淀一生物接触氧化法治理混合化工污水的试验工艺选择,对生化进水的预处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生化试验中,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初步探讨了其动力学模型,试验证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混合化工污水,在适宜的条件下,CODcr、BOD5的去除率可达55%和90%以上,色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冀云  赵远  董向阳  王霞  操林海  刘钰 《化工环保》2019,39(2):153-157
在中试吹脱装置上,通过投加低浓度促脱剂协同传统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氨氮质量浓度2 369~3 600 mg/L)。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阴离子促脱剂的氨氮去除效果优于阳离子促脱剂,且促脱剂的碳数越高越有利于氨氮的去除;废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pH 12.0、废水温度50℃、吹脱时间5 h、促脱剂投加量25 mg/L、气液比600∶1;该条件下,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促脱剂协同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氨氮去除率可达99%以上,高于传统吹脱法2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