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56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320篇
综合类   1234篇
基础理论   23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8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28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对88种有机工业废水中常见污染物的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对学习集中68种化合物的正确分类率达到95%,对其余20种化合物的正确预报率达到90%。并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专家系统推理过程中所采用的部分构效关系规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992.
在水源水及自来水有机提取物诱导人胚肺(BKM)细胞恶性转化基础上,运用MPV-SP型显微分光光度计对Ⅲ型转化灶中细胞的DNA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样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可不同程度地诱导细胞转化灶的形成,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与源水相比,自来水有较强的潜在致癌性,从Ⅲ型转化灶克隆中挑取的细胞DNA含量增高,与阴性对照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转化细胞形态学改变与细胞DNA含量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土壤中钒的化学结合形态与转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利用和控制土壤条件,改善土壤供钒特征,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服务,综合参考国内外对土壤中其他微量元素形态划分的方法,初步区分出土壤中的钒以5种主要的化学结合形态存在。其含量多少依次为残留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易还原锰结合态>可溶态。通常,残留态钒占土壤全钒含量的90%以上,而可溶态钒的含量常低于1μg/g。一般而言,在较高的温度,较强的还原条件以及酸性土壤条件下,土壤中其它化学结合态钒更多地向可溶态钒转化;除有机质结合态钒外,其它形态钒的含量都与土壤全铁含量间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外源钒在酸性红壤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慢,在石灰性的栗钙土中的形态转化速率较快。酸性土壤对钒的缓冲能力强,缓冲容量大,不容易产生钒污染。  相似文献   
994.
席德立 《环境科学》1990,11(4):75-80,74
本文根据工业本身的功能从工业生产和环境关系的角度考察了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指出采用无废工艺乃是工业发展的最新模式,是谋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介绍了无废工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举例论述了其实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从大系统理论出发,利用系统仿真技术,首次建立全国乡镇工业环境政策模拟模型和实验方法,并利用本模型和方法预测了我国乡镇工业2000年的经济和环境发展趋势,开展了控制对策实验,提出了乡镇工业发展的污染控制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为5.5的醋酸-醋酸钠-氯化钾底液中,用Cu~(2+)离子沉淀硫化物,过量的Cu~(2+)离子用标准8-羟基喹啉溶液回滴,以8-羟基喹啉在单微铂电极示波极谱图上的敏锐切口指示滴定终点。废水的色度、浊度等对测定不产生干扰,无须进行预蒸馏处理,操作简便、快速。方法的相对偏差小于1.0%,变异系数小于0.6%,水样的加标回收 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997.
苯二甲酸酯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国内外有关苯二甲酸酯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微生物对该类物质的降解与转化,指出:①PAEs已在全球范围的大气、水体、土壤中达到了普遍检出的程度;②微生物能够降解利用PAEs;③PAEs的微生物降解反应速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法方程;④混合微生物的联合代谢作用较纯培养降解PAEs效果好;⑤PAEs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先水解生成单酯与苯二甲酸,然后在好气条件下进行代谢与转化,最终可生成CO2和水。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环境管理模式与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无废、少废及高效转换工艺)的关系,剖析市场经济国家环境管理模式的精髓,密切结合推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包括环境标志这种反向控制手段),提出加快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工业环境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99.
改性膨润土对J酸溶液和废母液处理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对J酸溶液和J酸废母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对J酸溶液的处理效果比J酸废母液要好,对J酸废母液的去除效果与pH和硫酸钠含量有关,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硫酸钠含量越低。对J酸废母液的去除率越高,最高可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Conservation biology is a mission-driven discipline that must navigate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ervation and science. Because conservation is a social and political as well as an ecological project,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must practice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collaboration. I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7 cases (Jaguars in the Chaco, Grevy's zebra in Kenya, Beekeeping in Tanzania, Andean cats in Argentina, Jaguars in Mexico, Lobster fishing, and Black bears in Mexico), we examined motivations for collaboration in conservation, who can collaborate in conservation, and how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s can work well together. In 5 case studies, successful conservation outcomes were prioritized over livelihood benefits. In the other 2 cases, livelihoods were prioritized. All case studies employed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here were multiple external actors, including local and Indigenous communitie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gencies, region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hich enhanced conservation and wider sustainability outcomes. Key collaboration aspects considered across the case studies were time (mismatch between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d project schedules), trust required for meaningful partnerships, tools employed, and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for people, nature, and the discipline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We developed guidelines for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including long-term commitment, knowledge integration, multiscalar and plural approaches, cultivation of trust, appropriate engagement, evaluation, supporting students, and efforts for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