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38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457篇
综合类   740篇
基础理论   22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193篇
灾害及防治   2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自然资源及由其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维护生态平衡。我县工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为改善其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以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Juheon Lee 《Disasters》2021,45(1):158-179
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multi‐level effects of natural hazards on trust in Chinese society. Drawing on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onducted in 2012 and provincial disaster damage records, it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past experiences of disasters and province‐level damage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affected people, deaths, and economic loss) and various forms of trust: in‐group; out‐group; generalised; and politica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nese individuals with experience of disasters have higher levels of out‐group trust but lower levels of political trust. Similarly, at the province level, damage owing to disasters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2009–11) positively impacted on residents’ out‐group trust while negatively affecting their political trust. However, when provincial damage was aggregated for disaster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2007–11), which included the devastating Sichuan earthquake on 12 May 2008, only total death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generalised trust.  相似文献   
103.
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系统,对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进行1 a的定位观测,分析了土壤水热因子及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槠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上旬[7.03μmol·(m2·s)-1]和7月下旬[5.12μmol·(m2·s)-1];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均值分别为3.74μmol·(m2·s)-1和3.05μmol·(m2·s)-1,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分别可以解释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动态变化的80.1%和81.0%;天然林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但人工林两者不具有相关关系;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当月凋落物量和前一个月凋落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指数方程计算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分别为1.86和2.01,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值分别为14.34 t·(hm2·a)-1和11.18 t·(hm2·a)-1,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呼吸年通量下降了22.03%.  相似文献   
104.
郭念  江韬  魏世强  闫金龙  梁俭  卢松  高洁 《环境科学》2014,35(12):4544-4552
为研究淹水条件下光照对土-水界面磷释放的影响,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自然光照试验,讨论了铁还原及有机质降解对磷释放的影响,分析光照对淹水土壤磷释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光照对淹水土壤磷释放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光照作用下淹水紫色潮土上覆水体中TP浓度范围为0.018~0.033 mg·L-1,避光处理为0.02~0.057mg·L-1,灰棕紫泥光照下TP浓度范围为0.028~0.045 mg·L-1,避光处理为0.04~0.084 mg·L-1.光照引起淹水土壤中铁氧化物的变化可能是光照抑制磷释放的重要原因.光照导致土壤中铁氧化物饱和程度降低,铁还原和无定形铁生成受阻进一步加深了光照对磷释放的抑制影响.CO2和CH4反映淹水土壤有机质分解情况,光照降低有机碳的转化效率,加速土壤中无机电子受体的消耗,解释了光照作用下铁氧化物的变化.由此可见,光照对淹水土壤磷释放的抑制与淹水土壤中铁还原和有机质分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我国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中14种酚类化合物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14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五大流域(黄河、海河、辽河、长江、淮河)24个典型饮用水源地水源水中的浓度水平.结果显示:14种酚类化合物在我国饮用水源地中的浓度在nd~213 ng·L-1范围内,浓度均值在2.44~31.2 ng·L-1范围内,浓度中位数在nd~40.0 ng·L-1范围内.14种酚类化合物中,硝基苯酚类化合物浓度最高,浓度中位数为37.9 ng·L-1,浓度平均值为27.4 ng·L-1.其次为苯酚、五氯酚、二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6-二氯苯酚)和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和2,4,5-三氯苯酚);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和烷基苯酚(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浓度较低.通过商值法对14种酚类化合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后发现,14种酚类化合物的风险商均远小于1,表明其对我国饮用水源地的生态风险较低.对8种已报道健康参考剂量或致癌斜率因子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7种酚类化合物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在10-6到10-4范围内,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致癌风险在10-6量级以下,表明其健康危害较弱.  相似文献   
106.
自然贮存环境下某型控制舱贮存寿命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估自然贮存环境下某型控制舱贮存寿命。方法针对历年统计的控制舱成败型、不完全故障数据,假设其服从指数分布族、Weibull分布族、极值分布族、对数正态分布族,结合工程实际处理异常数据、"倒挂"数据,采用极小x2估计对分布函数的参数进行估计,采用极小x2检验对各分布函数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计算"服从不同自由度下的x2分布随机变量"检验的拟合优度。结果得到了控制舱贮存可靠性分布函数。结论通过统计的故障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数学模型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得到了在置信度为0.90、可靠度为0.95条件下控制舱的自然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107.
氟磺隆水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pH的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pH缓冲溶液和不同自然水体对氟磺隆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氟磺隆的水解速率最快,半衰期为0.2 d,酸性条件下次之,半衰期为6.0 d,在中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半衰期为15.7 d,而在不同自然水体中氟磺隆的降解速率为:伊通河水稻田水青湖水蒸馏水。  相似文献   
108.
白银天然沸石对磷的吸附机理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天然沸石对磷的吸附机理,首先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荧光分析等对甘肃白银产天然沸石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吸附时间、磷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对沸石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Pseudo second-order模型;Freudlich和Langmuir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沸石对磷的吸附特征;沸石对磷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9.
方婧  沈冰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6):2143-2151
研究了淡水湖泊水体中氧化多壁纳米碳管(Oxidized-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o-MWCNTs)对纳米氧化锌(ZnO nanoparticles,nZnO)颗粒团聚与沉降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天然胶体及o-MWCNTs的浓度对nZnO颗粒团聚粒径、团聚速率及沉降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nZnO在天然水体中会发生明显沉降,相比去除天然胶体的天然水而言,天然胶体的存在显著减少了nZnO的沉降.这主要归因于nZnO-天然胶体颗粒间的作用能垒高于nZnO-nZnO颗粒间的作用能垒,使得天然胶体的存在降低了nZnO-nZnO之间的颗粒碰撞效率,从而促进nZnO悬浮.o-MWCNTs对nZnO在天然水体中沉降行为的影响与天然胶体密切相关.相比于nZnO的单独沉降,在不过膜天然水中(含天然胶体),低浓度o-MWCNTs的存在增加了颗粒间的团聚速率,从而促进nZnO的沉降,而高浓度o-MWCNTs降低了颗粒间的团聚速率和团聚体粒径,从而降低了nZnO的沉降.而在过膜天然水中(不含天然胶体),o-MWCNTs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颗粒间的团聚粒径和团聚速率,从而降低了nZnO的沉降,且o-MWCNTs的浓度越高,对nZnO悬浮稳定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0.
城市家用天然气安全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00家广州市天然气家庭用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针对天然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和安全意识等诸多问题,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其成因规律,提出从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运用"预防为主、善后为辅"的积极、主动的方法,把事故消除在起始或孕育阶段。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城市燃气应用系统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户燃具不正确的选择、燃气设备安装不当、燃气安全知识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燃具产品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并以事故预防控制理论为指导,提出广州市天然气应用预防与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技术、教育、强化等3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