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345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环境损害赔偿之关键前提:因果关系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随之引发的环境损害问题越发严重。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大多数损害得不到赔偿。因果关系判定,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前提,正是我国面对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环境损害的因果链条,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损害因果关系判定程序;而后,为了避免由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而导致该程序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本文对国外先进的因果关系判定原则进行了分析,并以此建立了判定程序和判定原则相结合的因果关系判定体系,该体系旨在帮助遇到"瓶颈"的判定程序能够按照体系中的判定原则以一种"迂回"的方式继续进行。本文所构建因果关系判定体系,在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兼顾了实用性和时效性,避免了因果关系判定这一关键环节陷入无休止的考证和证明之中,对环境损害赔偿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技术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2.
A field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outh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in an industrial area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Huelva city, SW Spain, and in a natural area (Do?ana National Park) for comparison,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risk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wild mice. Genotoxic effects in a sentinel organism, the Algerian mice (Mus spretus) free living in the industrial area were compared with animals of the same species living in the natural protected area. The 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or Comet assay, was performed as a genotoxicity test in peripheral blood of mice. Our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mice free living in the contaminated area bear a high burden of genetic damage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individua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ssessing of genotoxicity levels by the Comet assay in wild mice can be used as a valuable test in pollution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73.
以型钢高强混凝土(SRHSC)梁为研究对象,结合SRHSC梁受力机理及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是评价梁力学性能的关键指标,将损伤前后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之比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之比的均值作为自变量,给出了SRHSC梁损伤表征函数,并借助"预定损伤法",揭示了主要设计参数对SRHSC梁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将为建立地震激励下SRHSC框架结构楼层损伤模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4.
分析芹菜素(apigenin,AP)对丙烯腈(acrylonitrile,ACN)引起的大鼠精子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将50只SPF级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玉米油)、ACN组(50 mg·kg~(-1)ACN)、低AP组(50 mg·kg~(-1)ACN+234 mg·kg~(-1)AP)、高AP组(50 mg·kg~(-1)ACN+468 mg·kg~(-1)AP)、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50 mg·kg~(-1)ACN+300mg·kg~(-1)NAC),以5 m L·(kg bw)~(-1)灌胃染毒,1次·d~(-1),6 d·周~(-1),连续13周。检测大鼠精子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精子DNA损伤情况。结果发现,ACN组、低AP组、高AP组、NAC组精子ROS、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力显著降低,精子尾部DNA含量百分比、尾长、尾距、Olive尾距均显著增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低AP组、高AP组、NAC组精子ROS、MDA含量、SOD活性和精子DNA损伤情况与ACN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N可引起大鼠精子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而AP、NAC对其无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毒死蜱是目前全世界使用和销售量最大的有机磷杀虫剂之一。为探讨围生期毒死蜱暴露致8周雄性子鼠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选择健康Wistar妊娠母鼠于妊娠期(gestation days,GD)第6天至子鼠出生后(postnatal days,PND)21天通过灌胃染毒0、0.75、1.35和2.70 mg·kg~(-1)剂量的毒死蜱,待雄性子鼠8周龄取左侧睾丸实施组织病理学检查,右侧睾丸用以检测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的活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子鼠体重和睾丸、附睾脏器系数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MDA呈升高趋势(P0.05)。各组T-SOD和1.35、2.70 mg·kg~(-1)剂量组GSH-Px活力的下降及2.70 mg·kg~(-1)剂量组GST活力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2.70mg·kg~(-1)剂量组睾丸组织有明显的损伤,管腔中精液量减少,生精细胞脱落增多。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母鼠于围生期暴露于毒死蜱,可通过氧化损伤诱导子代雄性大鼠睾丸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6.
检测细胞DNA断裂损伤效应的彗星实验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彗星实验过程中常出现的脱胶、细胞核分离操作繁琐、重复性低等问题,对彗星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良,初步建立了彗星实验的快速操作流程。结果显示,通过对载玻片进行预处理,可确保凝胶悬挂均匀;采用改良机械法分离的细胞核浓度适中;以0.5%(w/v)涂层琼脂糖作为基层、以1.5%(w/v)低熔点包埋琼脂糖作为叠加层的"双层凝胶法",辅以"推片法"铺胶,操作便捷且不发生脱胶现象;细胞核膜经裂解处理后再进行电泳和荧光观察,彗星图像清晰,杂质少。应用改良后的彗星实验方法,操作简便,耗时更短,实验效果良好,可快速检测出细胞DNA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植物活性物质对PM2.5致细胞损伤的抗性作用,研究了北京城区PM2.5对CHO(Chinese hamster ovary,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损伤作用,并选择植物活性物质绿原酸、阿魏酸和荭草素探讨其对CHO细胞的保护作用.以CCK-8法确定PM2.5的试验剂量和3种活性物质的最佳保护剂量,然后通过彗星试验、微核试验、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PM2.5的损伤作用及植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由CHO细胞存活率可知,PM2.5的有效试验剂量为15μg/m L,绿原酸、阿魏酸和荭草素的最佳保护剂量分别为50、20、10μmol/L.2PM2.5可引起CHO细胞明显的DNA损伤、微核形成增加、细胞周期阻滞所致的细胞增殖指数降低,而经阿魏酸、绿原酸和荭草素预处理后,均可减轻PM2.5对细胞的损伤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3PM2.5能引起CHO细胞中p53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而阿魏酸、绿原酸和荭草素均可使其表达量有所降低.由PM2.5引起的细胞损伤经绿原酸、阿魏酸、荭草素作用后表达量降低.在3种植物活性物质中,以阿魏酸拮抗PM2.5损伤的效果最佳,绿原酸次之,荭草素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8.
中国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环境损害评估方法的研究,对于完善损害量化的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中国环境损害评估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意义.本研究对直接市场法、揭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效益转移法、等值分析法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上述方法在应用中的各种案例,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适用条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环境损害评估范围,加强效益转移法、等值分析法等研究与实践,建立基于多种损害类型的评估技术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9.
The cytogenotoxicity and histo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duced by xenobiotics in Lekki Lagoon and Ogun River on Synodontis clarias were investigated. Fish from these water bodies and a fish farm (control) were examined for micronucleated, binucleated, and immature erythrocytes in both gill and peripheral blood. Also gill, liver, kidney, and ovary were processed for histopathology using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Concentrations of cadmium, zinc, lead and copper in the water were determined. Ther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increase in micronucleated, binucleated, and immature erythrocytes in both gill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S. clarias from the lagoon and river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site. Loss and disorganization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mellae, multifocal degeneration, hemorrhages, cellular infiltration, congestions, vacuolations, atresia, and necrosis were common lesions in the examined tissues of fish from the lagoon and river. Cd, Zn, Pb, and Cu in water samples from the lagoon and river were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site. Xenobiotics in Lekki Lagoon and Ogun River, mostly metals, induced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and pathological damage in S. clarias.  相似文献   
80.
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3-甲基-4-硝基酚(3-methyl-4-nitrophenol,PNMC)对公鸡睾丸早期发育的影响。48只1 d龄白羽公鸡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10和100 mg·L-1PNMC处理组,连续饮水42 d。检测公鸡的生长性能、睾丸重量和指数、睾丸的结构变化、血清激素水平和睾丸中CYP17A1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mg·L-1PNMC处理组显著降低公鸡的生长性能;睾丸重量和睾丸指数均无显著性变化;睾丸细精管生精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兼或脱落;血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睾酮水平随饮水中PNMC浓度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公鸡睾丸中CYP17A1、HSD3B2和CYP19A1有升高的趋势,HSD17B4在10 mg·L-1PNMC组呈降低的趋势,在100 mg·L-1PNMC组呈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10 mg·L-1PNMC显著影响了公鸡的生长性能;饮水中添加100 mg·L-1PNMC引起公鸡睾丸细精管生精细胞变性、坏死,造成结构病理损伤,从而对生殖系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