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5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63篇
综合类   379篇
基础理论   152篇
环境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128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这篇报告是在对我院一年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从十个方面对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调查和总结中的问题给予了简要分析.希望以期能对我院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学和领导的管理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32.
电子商务安全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分析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技术加密算法。根据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特点进行组合,从而提出电子商务交易的一般安全控制结构图,针对各个环节的优缺点,提出有效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案,同时重点突出了各种相关新技术的特点;电子商务交易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交易及其信息的安全性已经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及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此,提出的电子商务安全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们的风险;进一步探讨和展望电子商务的前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交易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安全问题也会变得重要和突出;同时,电子商务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安全还要依赖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3.
原油油气职业卫生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目前尚未制订原油油气卫生标准,多数引用溶剂汽油卫生标准,研究表明原油油气毒性较溶剂汽油大,为保障油运装卸作业人员的健康,科学地监测与控制油气污染,确定合理的作业环境,制订原油油气卫生标准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通过色-质联用分析,表明原油蒸气成份大多为C9以下烷烃、环烷烃及少量的芳香烃。采用大、小鼠为对象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获得大庆、胜利、渤海3种原油油气的LC50分别为49.54g/m3、77.54g/m3、417.50g/m3;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表明,原油油气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较为突出。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统计表明油轮、油码头作业人员,除了在装船、装罐作业状态下受到较大油气浓度危害外,大部分时间处于100mg/m3以下油气浓度环境,但长期从事油运装卸作业,表现出一定的健康异常,其主要症状是神衰症候群发生率明显增高,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血象异常,其次为心率、心电图的改变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该研究认为原油装卸贮运作业场所原油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确定为100mg/m3(以总烃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4.
高密度电法在地质灾害调查和安全评价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设备和使用方法,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某矿区地下不明采空区进行了成功的探测,探测结果为采空区危害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该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估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英  吴涛  马骁  文雯 《四川环境》2004,23(3):90-92
分析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现状,探讨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的对策。方法:对四川、贵州、浙江、广西等地区的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以及健康教育所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性访谈,并结合文献综述。结果:尽管我国公共场所的禁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结论:公共场所彻底禁烟不仅需要烟民的自觉禁烟,也需要政府有关法令的力行实施,更需要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36.
Many nonanthropocentric environmental ethicists subscribe to a ``principle-ist' approach to moral argument, whereby specific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judgments are deduced from the prior articulation of a general moral principle. More often than not, this principle is one requiring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rinsic value of nonhuman nature. Yet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with this method of moral reasoning, including the short-circuiting of reflective inquiry and the disregard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specific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olicy arguments.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advance an alternative, pragmatic contextualist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ethics, one grounded in the moral theory of John Dewey.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ttitudes to support our position, and we conclude with a few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inquiry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相似文献   
37.
大型公共场所由于人群高度密集和财富高度集中的特点,其防灾减灾问题一直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点和难点,其风险性研究直接影响到城市防灾减灾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策略的制定实施.全面调研了国内外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大型公共场所风险评价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8.
大型公共场所人员疏散模型研究--考虑个体特性和从众行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引入元胞自动机概念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紧急情况下人员的疏散行为,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疏散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人员的个体差异和从众行为,并重点分析了各种情况下从众行为对疏散行为和疏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众行为与疏散场所中的人员密度、视野范围大小等都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从众行为将延缓人员疏散的时间.  相似文献   
39.
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我院英语分级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我院英语教学状况,英语公共课有必要改革"单一目标"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目标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素质.文中具体探讨了多目标个性化分级教学模式的内涵、实施的前提条件、依据及策略.  相似文献   
40.
Ethological farm programs as they exist in Switzerland are compared with environmental farm programs in respect of demand and supply. Because animal welfare is not a public good but rather a relation that causes psychological externalities, the demand for animal welfare has a different standing in economic theory than the demand for a clean environment. The supply of animal welfare by farmers, however, largely follows the patterns known from the delivery of environmental goods. Farm size, age and education, and also family size and capital intensity are influencing variable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design of ethological farm programs should be based on broad public discussions as described by deliberation theorists rather than willingness-to-pay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