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470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富勒烯和甘氨酸为原料合成富勒烯甘氨酸,再与硝酸铜反应得到富勒烯甘氨酸铜盐。通过单因素方法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物料比对目标物富勒烯甘氨酸铜盐中铜质量分数的影响。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富勒烯甘氨酸和硝酸铜的摩尔比1∶5,反应时间2.0 h,反应温度35℃。此时富勒烯甘氨酸铜盐中铜质量分数为17.8%。同时用FT-IR、MS、元素分析及原子吸收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差热仪测试了富勒烯甘氨酸铜盐的热稳定性,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2.
絮凝剂用壳聚糖的中试生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实验室制备絮凝剂用壳聚糖的基础上,按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对壳聚糖进行了中试生产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过程中脱钙、脱蛋白、脱乙酰等3步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 由此中试工艺生产的壳聚糖的生产成本比国内同类产品下降了22%,生产周期缩短了66%,且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93.
实验将溶胶凝胶法和高分子辅助倒相法结合,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壳聚糖/聚乙二醇/亚铁氰化钾钛(CS/PEG/PFT)复合膜,通过FT-IR和SEM对膜进行表征后,将其用于模拟铜废水的吸附和脱附实验,并探究出膜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 5.50、实验温度55℃、实验时间2 h,该条件下,膜对铜离子最大吸附量为9.85 mg/g,去除率达到95%以上。CS/PEG/PFT膜的除铜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y=0.0597x+0.0168),线性相关度达到0.9917。  相似文献   
94.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化学修饰活化后的硅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接上羧甲基壳聚糖,继而接枝上β-环糊精作为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种用于分离富集水样中Cu(Ⅱ)的固相萃取新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分析(BET)、X射线衍射光谱(XRD)以及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FAAS)作为检测手段,考察了溶液p H、振荡时间、吸附剂用量、样品流速、洗脱液浓度和体积等对吸附剂吸附Cu(Ⅱ)的影响。吸附剂饱和吸附容量为9.37 mg/g,最大富集倍数高达350。吸附过程能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u(Ⅱ)的分离富集与测定,回收率在96.8%~105.2%之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5.
张以飞 《环境与发展》2020,(4):48-49,51
针对工业废盐成分复杂、精制难度高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工程方案,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工程化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能够实现满足投资、运营要求,具备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6.
用聚硅酸铝铁/羧基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影响絮凝剂处理硫化黑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为转速50 r/min、聚硅酸铝铁和羧基壳聚糖的质量配比为3、废水pH值为9.0、絮凝剂用量为60 mg/L。在该条件下,复合絮凝剂对硫化黑染料废水的COD、色度、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2.1%,88.6%,96.3%。  相似文献   
97.
丛枝菌根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与宿主植物的互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樑  陈国良  赵银  王晓娟 《生态环境》2007,16(1):228-233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AMF)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宿主植物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生物量生产、调节种群和群落的结构、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盐渍化是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胁迫生境条件,全球盐渍化土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因而探讨AM菌根在此胁迫生境下对宿主植物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盐胁迫条件、AM菌根和宿主植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当前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AM真菌对盐胁迫的响应,包括菌根共生体形成、菌根侵染率、AM真菌的分布、菌丝体生长发育、孢子的形成和分布等;2)盐胁迫条件下AM菌根对宿主植物的效应,包括AM菌根促进宿主植物对P、N等元素的吸收、降低植物体内Na 的含量、提高光合作用能力,进而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对植物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等;3)AM菌根提高宿主植物耐盐性的机理,分别从植物根系形态的改变、水分吸收能力的加强、细胞内营养物质的平衡,以及细胞生理代谢的调节等方面对AM菌根促进植物抗盐性的机理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8.
带希夫碱和酰肼基团的壳聚糖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刘芳  董世华 《环境化学》1996,15(3):207-213
本文利用壳聚糖C2位上活泼氨基与水杨醛进行大分子反应,再以环硫氯丙烷作交联剂,合成了带有邻羟基希夫碱基团的交联型壳聚糖螯合树脂;利用带有游离氨基的交联壳聚糖与丙烯腈进行大分子反应,合成了带有氰基的功能聚合物,再由CT-CN与水合肼进一步反应,制得了带有酰肼基轩物壳聚糖螯合树脂。  相似文献   
99.
超高浓度萘系磺酸染料中间体废液资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胺盐萃取回收率液中萘磺酸染料中间体的方法,回收率达95%以上,回收浓缩液工艺套用,10t/d废液量的资源化年净效益达580万元,投资费用两个月即可全部收回,采用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体系中萃取剂用量,待萃物含量和萃取率的关系,使工艺参数的确立和工程设计完全处理指导之下。  相似文献   
100.
铝盐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范围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冯利  汤鸿霄 《环境化学》1998,17(2):163-169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铝盐的水解聚合过程,预测了铝盐混凝过程进行时的最佳混凝形态及最佳pH范围,并且通过实验手段分析说明了铝盐的最佳混凝形态,混凝特征及最佳pH范围,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