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22篇
综合类   555篇
基础理论   14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31.
土壤动物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土壤质地优良,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则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显著增多.目前,国内学者多侧重研究农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而流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研究较少涉及.对此,从土壤动物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群落多样性三个方面来综述流域生态系统相关因素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相关研究并且结合流域生态系统自身特点拓展土壤动物研究方向,为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流域中不同环境因素对土壤动物区系的影响,了解国内外土壤动物的研究和流域生态系统对土壤动物影响的进展.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2.
微型动物捕食作用减量污泥的技术主要有淹没式生物膜法、两段生物反应器、微型动物直接接种法和蚯蚓生态滤池.其中,淹没式生物膜技术和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这2种技术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提高磷或氮磷去除率是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技术共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设计,消除两段生物反应器的污泥膨胀和泡沫,解决蚯蚓生态滤池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布水不均匀,局部积水和污泥堵塞等问题.深入研究微型动物捕食污泥减量系统中食物链动态平衡代谢机理,以及填料性质、水力负荷、污染物负荷和温度等工艺条件和环境因素对食物链的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食物链生长动力学,强化微型动物捕食污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描述了一种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测定动物脏器中微量铅的方法。动物脏器被预先捣碎至一定微粒,然后配置成悬浊液直接被注入石墨原子化器进行分析。由于不经过样品消解、分离与富集等操作,铅损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整个过程几乎不用其他化学试剂,因而可避免因使用化学试剂而带进的污染。实验中研究了颗粒度、石墨炉工作温度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用该法对几种动物脏器的分析证明,方法的分析精度可达3.5—8.6%,加入回收率在90—108%之间。本法可作为一种测定动物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的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4.
南海海港疏浚淤泥悬浮物对海洋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海港疏浚淤泥对倾倒海区海洋动物的影响,对疏浚淤泥悬浮相进行了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疏浚淤泥悬浮相对浮游甲壳类的致毒效应明显。22.0~24.0℃试验水温时,悬浮相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浮游挠足类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分别为:96hLC50为71.6mg/L(卤虫无节幼体),48hLC50为61.3mg/L(浮游挠足类)。低浓度和低温时,悬浮相对前鳞鲻(Mugilophuyseni)幼鱼的致毒效应不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毒性效应亦增强。试验水温为18.8~20.0℃时,悬浮相对前鳞鲻幼鱼24h和96hLC50分别为5801.3mg/L和5045.5mg/L;而当试验水温升至22.0~24.0℃时,悬浮相对前鳞鲻幼鱼24、48、72、96hLC50分别为1996.4、769.9、592.8及556.3mg/L。  相似文献   
135.
经过两年的试验,研究了福田红树林中底栖大型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生活污水的排灌对其造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红树区底栖大型动物群落总平均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是不显著的(P>0.05)。总平均栖息密度明显地在1月和7月出现两个高峰,总体和软体动物的栖息密度出现显著的季节变化(P<0.01)。红树林断面经60m3/周的生活污水处理16个月,与对照断面相比,排污对底栖动物群落总的及其组成成份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季节变化未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在排放污水断面的前端出现了一些污水性生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6.
刺猬肉的营养成分及其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野生动物刺猬的肉质营养成分及其品质进行了理化与感官检验。结果表明,刺猬肉的感官指标良好,其品质与营养成分可与常用动物媲美;油脂与常用动植物油脂相比,脂肪酸不饱和程度明显高于动物油脂,与多种植物油相当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湖泊生态修复后小型城市湖泊不同区域水生态状况的长期响应特征,并探讨利用不同水生生物类群评价水体水生态状况的适用性,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对湖南小型城市湖泊松雅湖水质及不同水生生物类群分别进行了逐月和季度监测,并对其水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与生态修复之前相比,修复后松雅湖全湖相关水质指标均优于修...  相似文献   
138.
于2020年9月在太滆运河、漕桥河、徐家大塘和竺山湾布设14个监测点位,调查入太湖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采用Goodnight修正指数(GBI)、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和多样性指数(H)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检出底栖动物6纲18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中国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为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由高到低为竺山湾(H=1.20)>徐家大塘(H=1.09)>太滆运河(H=0.67)>漕桥河(H=0.3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氮、正磷酸盐等因子与寡毛类生物量呈正相关,叶绿素a、IMn与摇蚊幼虫生物量呈正相关。生物学评价表明,太滆运河处于中重度污染状态,漕桥河、徐家大塘和竺山湾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39.
概述了环境DNA技术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分析原理,介绍了该技术在水生、土壤和植物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在监测畜舍环境、促进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检测动物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动物群体遗传多样性、监测和预防畜禽疾病等动物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环境DNA技术的优势与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检测精确度、积极推广应用环境DNA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0.
神秘的秦岭     
林云帆 《环境》2004,(9):26-27
秦岭系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著名山脉。它方圆数千平方公里,地跨陕、川、甘三省,是亚热带复杂气候植被的典型代表。在大片原始森林中,既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大熊猫,还有人称“东方宝石”的朱鹩和鲜为人知的奇兽——秦岭羚牛等。笔者曾随一支科考队走进了这个神奇的生物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