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454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长期覆膜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地膜覆盖是农业生产中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为明确长期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采集4个不同覆膜年限的农田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探讨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微生物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覆膜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降低真菌多样性;长期覆膜使土壤细菌酸杆菌(Acidobacteriota)和真菌被孢霉菌(Mortierellomycetes)物种丰度降低,增加土壤放线菌(Actinobacteriota)物种丰度.长期覆膜可以使土壤富集细菌中的芽孢杆菌(Bacillus)和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aceae),及真菌中的肉座菌目(Hypocreales)和曲霉菌(Aspergillus)等有益微生物菌群.然而长期覆膜使土壤真菌共生网络变得简单而脆弱,其关键物种仅有子囊菌门中的粪壳菌目(Sordariales)中的未知菌属一种,因此对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本研究为深化了解长期覆膜对农田微生物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我国地膜覆盖和残留污染特点与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农艺技术之一,但同时地膜残留污染也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系统分析梳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地膜残留污染的特点及防控技术对于该技术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应用情况、地膜残留污染特点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膜用量及覆盖面积一直呈大幅度上升态势,年增长率在8%左右,1991—2011年20年间,地膜使用强度增加了3~10倍,但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总体上,北方省区的地膜使用强度大,增长幅度快。地膜覆盖应用作物也从经济作物扩大到粮食作物,应用面积最大作物依次为玉米、蔬菜、棉花、烟草和花生等。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危害。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都存在程度不同的残膜污染,残留量一般在71.9-259.1kg·hm-2。西北地区是残膜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土壤中残膜量远远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残留地膜大小和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片状、蜷缩圆筒状和球状等,在土壤中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分布。目前,我国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技术滞后,人工回收是普遍和主要的回收形式,其他防治技术如机械回收、节约型地膜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尚未较大规模应用。当前,为防止地膜残留污染进一步加剧,急需修订完善地膜标准和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可回收性;推广节约型地膜使用技术和残膜回收技术;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应性研究,促进技术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问题日趋严峻,除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对现有各类除藻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以"加压上浮法"应急除藻技术在苏州阳澄湖局部地区的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技术实现以及在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意义,为同行在水源地或特殊功能区除藻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垂直面绿化植物遮阳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分析了农业研究中提出的叶面积指数LAI与用于建筑节能领域的垂直面绿化植物叶片遮阳系数SCPVW两个概念的异同和各自的应用范围。指出城市绿化采用水平或垂直绿化方式时,由于下垫面差异,植物叶片的遮阳系数应当分别采用LAI和SCPVW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5.
采用静电收集氡子体法对南京市地铁车站环境中氡浓度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南京市地铁站重点区域的氡浓度放射性水平,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推荐的评价方法估算氡浓度对地铁内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照射剂量。对地铁站新建和扩建项目的机械通风设计,为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内照射剂量水平估算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对承德市热电厂CG35/3.82-MX型循环流化术锅炉的脱硫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原水膜除尘器效率低,烟法排放严重超标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The persistence of the methylcarbamate pesticide carbaryl was studied in four soils under flooded conditions.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the pesticide was recovered from all soils even after 15 days of its application, with the recovery ranging from 37% in an alluvial soil to 73% in an acid sulfate soil. The degradation of carbaryl was more rapid under flooded conditions than under nonflooded conditions. A bacterium, Pseudomonas cepacia, isolated from a flooded soil amended with a related methylcarbamate pesticide carbofuran, degraded carbaryl in a miner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yeast extract.  相似文献   
98.
在构建包含煤矿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安全博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之间的博弈及其利益的得失,进而分析危机和矿难形成的原因和机理。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联盟动力很强,二者的联盟是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打破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之间联盟的根本是降低二者选择联盟策略的收益,压缩其博弈空间。  相似文献   
99.
新疆油田公司稠油污水处理普遍采用成熟的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后达到回用锅炉水质标准SY/T 0097-2000《稠油油田采出水用于蒸汽发生器给水处理设计规范》,供给油田专用高压注汽锅炉用水。采用相同技术建成的采油一厂稠油处理站污水回用锅炉处理工艺投用后,处理后污水回用锅炉,减少了含油污水的外排,充分利用了稠油污水的热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0.
养殖废水新型处理技术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波  吴睿  卡林 《环境工程》2012,30(4):23-24,86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废水传统处理方法效率不高、噪声较大等缺点进行改进,采用"水解酸化池-塔式膜生物反应器-悬浮澄清池"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COD、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1%,出水水质可达GB 18596—2001《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