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水热一锅法制备了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优化了Mn与Ce的摩尔比,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碱用量或水热温度得到不同形貌的催化剂,考察了其NH3-SCR性能。催化剂中Mn与Ce的摩尔比以25∶75为最佳。催化剂的形貌显著影响其NH3-SCR性能,纳米棒形貌的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优先暴露{110}晶面有利于提高催化性能。纳米棒和纳米多面体形貌的催化剂的抗水性能优于纳米立方体。Mn与Ce的摩尔比为25∶75的纳米棒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平均孔径和总孔体积,较多的弱酸和中强酸位,丰富的表面化学吸附氧和Mn4+物种,以及强氧化还原性能,这些特点使其具有最佳的NH3-SCR性能。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制备Cu-Ce-La-ZSM-5催化剂,然后采用共混法制得Cu-Ce-La-ZSM-5/CaH2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以及NO吸脱附(NO-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aH2的加入使得催化剂中铜离子存在形式发生变化,催化剂表面变光滑洁净,并且吸附NO能力增强。NO催化分解实验的结果表明CaH2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和抗氧性。CaH2助催性是由于其受热分解过程中产生的H2能将Cu^2+还原为具有催化活性的Cu^+,同时使催化剂表面洁净光滑更容易吸附NO。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制备Cu-Ce-La-ZSM-5催化剂,然后采用共混法制得Cu-Ce-La-ZSM-5/CaH2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以及NO吸脱附(NO-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aH2的加入使得催化剂中铜离子存在形式发生变化,催化剂表面变光滑洁净,并且吸附NO能力增强。NO催化分解实验的结果表明CaH2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和抗氧性。CaH2助催性是由于其受热分解过程中产生的H2能将Cu2+还原为具有催化活性的Cu+,同时使催化剂表面洁净光滑更容易吸附NO。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涂刷热分解氧化法,把无机盐SnCl4·5H2O、SbCl3和Ce(NO3)3·6H2O以一定的配比溶解在有机溶剂异丙醇中制备涂层液,以钛板为基体,制备多组分的涂层电极.考察了不同掺杂量下制备的电极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对稀土Ce掺杂SnSb涂层进行了SEM表征,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500℃、稀土掺杂量(原子质量比)为Sn∶Sb∶Ce=100∶10∶1的电极降解效果最好;稀土Ce的掺杂有利于锡锑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新型纳米结构铈锰复合氧化物的磷吸附行为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锰复合氧化物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磷吸附行为与机制进行了研究.表征结果分析表明,此氧化物由纳米级颗粒组成;锰复合氧化物中的氧化物有类似水合氧化的无定形结构;BET比表面积为157 m2·g-1,等电点为6.5.吸附实验结果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锰复合氧化物对磷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28.6 mg·g-1(p H=7.0);锰复合氧化物对磷具有较高的吸附速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p H对锰复合氧化物吸附磷的影响较为明显,随p H升高,吸附量降低;离子强度则影响不大;共存阴离子对吸附影响的大小顺序为Si O2-3CO2-3Cl-≥SO2-4.通过对锰复合氧化物吸附磷前后Zeta电位和红外谱图(FTIR)分析,可以推断磷在锰复合氧化物表面发生了特性吸附,磷酸根主要通过取代复合氧化物表面的金属羟基而被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16.
17.
叶面施硅和铈对缓解生菜镉、铅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轻度Cd、Pb复合污染菜地中,向生菜叶面喷施不同质量分数的Si溶胶和Ce溶胶,研究其对生菜的产量、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及Cd、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Si、Ce均能促进生菜生长,降低生菜中亚硝酸盐质量比.质量分数高的Si溶胶(0.1%、0.2%)可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质量比,质量分数较高的Ce溶胶(0.01%~0.03%)可显著提高维生素C质量比,质量分数较低的Ce溶胶(0.005%、0.01%)可显著提高可溶性糖质量比.叶面施Si、Ce能够提高保护酶POD、SOD的活性,抑制生菜对Cd、Pb的吸收,降低其地上部Cd、Pb质量比.叶面施Si和Ce溶胶可显著改善生菜品质及降低Cd和Pd毒害效应,喷施0.05% SiO2和0.01% CeO2缓解Cd和Pb毒害作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燃烧法制备了一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0.8)Ce_(0.2)Fe_(1-x)Co_xO_3(x=0.9,0.7,0.5,0.3,0.1),并考察了其对CO、C_3H_6和NO的三效催化活性。XRD和SEM表征结果显示,La_(0.8)Ce_(0.2)Fe_(1-x)Co_xO_3具有良好的钙钛矿型晶体结构,晶粒大小为纳米级并自组装成片状结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4.73~22.43 m~2/g,含有微孔和介孔结构。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La_(0.8)Ce_(0.2)Fe_(0.1)Co_(0.9)O_3具有很好的三效催化活性,在理论空燃比的条件下,CO、C_3H_6和NO的起燃温度分别为195℃、264℃和290℃,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239℃、418℃和415℃,低温三效催化活性良好;Fe和Co的掺杂量同时影响着La_(0.8)Ce_(0.2)Fe_(1-x)Co_xO_3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1Ce在水体中的行为和3种水生植物对它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水体中141Ce的比活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消失动态服从二项指数衰减规律CW =334.35e-1.1835t+23.75e-0.0961t, r2=0.99988;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141Ce均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金鱼藻的浓集系数最高(最大值为3473.7),水葫芦和卡州萍的最大值分别为1426.0和380.6;因此金鱼藻可作为净化水体中放射性的首选植物.此外,底泥对水体中的141Ce也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光助非均相Fenton体系用于活性艳红X-3B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光助非均相Fenton体系中,采用一种稀土-铁复合(Ce-Fe)材料作为催化剂,并探讨了该反应体系在不同条件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该光助非均相Fenton反应在前10min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采用掺杂0.08mol/L制备的Ce-Fe材料对活性艳红X-3B具有最佳的脱色效果,在pH3.0、H2O234mg/L、UV253.7nm条件下,10min内该反应体系速率常数%达到0.2456min^-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的UV/H2O2(0.0446min^-1)、UV/Ce-Fe(0.0306min^-1)体系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