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交联壳聚糖乙酯酯冠醚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淑英  汪玉庭 《环境化学》1998,17(6):569-575
本文合成了二苯并-16-冠-5-氯代乙酸酯冠醚和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氯代乙酸酯冠醚 ,然后分别将之与交联壳聚糖反应,制备了交联壳聚糖二苯并-16-冠-5-乙酸酯冠醚 和交联壳聚糖3,5-二叔丁基-二苯并-14-冠-4-双乙酸酯冠醚,并研究了它们对Pb^2+,Cu^2+,Cr^3+,Ni^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吸附剂对Pb^23+,Cu^2+有较高的吸附选择  相似文献   
142.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技术,结合加速溶剂萃取和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方法,分析土壤中的6种酞酸酯类(PAFs)化合物。结果表明,土壤中6种PAEs检出限在14—42μg/kg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65.5%~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5.19%~9.61%。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纯化效果好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3.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水中26种有机氯农药和8种氯苯类化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SPE小柱、优化固相萃取和仪器检测的条件,使该方法在0.050 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各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21μg/L~0.069μg/L,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36.6%~133%,RSD为0.5%~12.4%。  相似文献   
144.
建立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法(GC-ECD)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选用65μm PDMS-DVB萃取纤维,磁力搅拌速度为200 r/min,萃取温度为60℃时,对水中硝基氯苯类物质萃取富集50 min,直接注入GC进样口,在250℃温度下解吸2.0 min后分析测定。优化条件下,方法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0.4 ng/L,加标水平为0.000 5、0.005、0.05μg/L时,回收率为56.02%~136.38%,RSD(n=7)为9.34%~28.33%。用该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实验,结果良好,能够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5.
利用水滑石或水滑石类物质作为过渡金属的载体合成得到的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高于一般负载催化剂,有效地利用了碱性和骨架活性元素(或负载元素),显示了其在治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大气污染中的美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6.
根据异氰酸酯的结构特性,采用涂覆有1-(2-吡啶)哌嗪衍生物的浸渍滤膜,采集环境空气样品。优化了采集方法和色谱条件,建立了基于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4种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1~5.00 mg/L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到0.999 9。按采集空气样品15.0 L计算,最低检出限为0.8~1.0μg/m~3,测定下限为3.2~4.0μ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7%~6.8%,加标回收率为85.3%~101%。该方法可同时测定空气中的多种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线性范围广,检出限较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47.
吕瑶姣  张季爽 《化工环保》1992,12(2):111-112
乙底酸(EDTA)广泛用作分析试剂、萃取剂、电镀添加剂、洗涤剂和解毒剂等。EDTA是由一氯乙酸和乙二胺在碱的作用下进行缩合反应并经酸化而成。为了使乙二胺充分反应,过量加入一氯乙酸,反应结束时大约有50%的一氯乙酸未参与缩合反应,而水解为羟基乙酸。因此,生产EDTA的母液中含有31.0—80.0克/升的羟基乙酸和7.5克/升的盐酸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我们对该母液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8.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双柱-双检测器法测定水中九种卤代乙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40 ml水样经4 ml甲基叔丁基醚两次萃取,萃取液经10%硫酸-甲醇50℃衍生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6~1.0μg/L,加标回收率75.9%~111%,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6%.两次萃取显著提高了一氯乙酸和一溴乙酸的回收率,双柱-双检测器有效排除实际样品中假阳性结果,检测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9.
介绍了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来源,致癌作用以及预防其危害的方法。食品中的亚硝胺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食品添加剂,另外,鱼、肉、乳制品和蔬菜、水果也含有一定量的亚硝胺类化合物。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他们进入人体后也能被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亚硝胺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主要是通过其生成氨氮化合物而间接体现的,预防其危害的主要手段是减少亚硝胺类化合物及其前体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摄入和阻断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体内合成。  相似文献   
150.
测定苯胺类化合物pH控制范围及调节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NEDA法反应机理及其酸度、pH调节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叙述了合理调整pH控制范围及改进pH调节方法,可以得到最大灵敏度、最佳分析效果及理想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可在化工、纺织、染料、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