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基于广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总结,凝练了“十二五”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现状、特点及成效,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形势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推动作用呈现递减态势,之前“以外促内”的国内气候治理特点逐步转化为“内生动力为主”和“内外协调”;从政策制定和执行模式看,“集思广益”“上书模式”持续,“上下互动”“智库支持”的政策学习特点更加明显;从政策体系上看,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体系,推动气候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从政策总体特点看,呈现规划主导并引领、行政手段先行市场机制跟进、由点到面有序扩展、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中央和地方互动博弈形成动态平衡、短期内政策成本较高等特点。“十二五”至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效果明显,提前实现了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并在污染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广泛协同效应。“十三五”中期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管理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中央到地方气候政策和行动进入调整阶段。同时,更加强调气候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同。展望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应该尽快走出调整期,充分利用新体制的优势,以碳总量控制目标为抓手,坚定推动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为中心、多措互补的政策体系,注重适应行动以应对不断放大的气候风险,继续提高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并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储备。  相似文献   
122.
应用2004 - 10月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番禺)、珠江口沿岸(新垦)和乡村(清远)大气边界层观测的资料,对珠江三角洲大气边界层风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下垫面影响,城市群、乡村和珠江口沿岸的风垂直结构以及其日变化各有特点.城市热岛比较明显,系统风小时可以观测到热岛环流;珠江口沿岸夜间有明显的海...  相似文献   
123.
根据全国雷电灾害汇编和中国气象灾害年鉴中的雷电资料,对全国2005 ~2012年较重雷电灾害的总体特征、时空分布及灾损情况,并对如何做好防雷减灾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较重雷电灾害数目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在2005年之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高发区主要位于江西、湖南和云南等地,与一般的雷电灾害分布存在差异;雷电近年来造成的人员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逐年下降,在历年闪电次数并无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说明我国防雷减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4.
安徽栏杆地区碱性基性岩岩性为橄榄辉长岩,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K、Rb、Sr、Th和Ba)富集,但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无明显亏损,表明岩石形成于大陆板内环境,为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LREE强烈富集,而HREE相对亏损,暗示了源区富集特征,Eu负异常显示岩浆经历了明显的斜长石结晶分异。结合中国东部碱性基性岩的金刚石成因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本区碱性基性岩具有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5.
基于2012年春季在太湖梅梁湾进行为期27 d的不同CO2水平(大气CO2体积分数([CO2,g])梯度为270×10-6、380×10-6、750×10-6)的野外培养实验,揭示了大气CO2水平升高对太湖浮游植物的碳源选择、生长速率、光合作用、净初级生产力和细胞化学元素组成等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的升高首先会显著改变太湖水体的pH值和碳化学环境,减弱浮游植物碳浓缩机制(CCM)的必要性.大气CO2浓度加倍后,浮游植物的最大生长速率(Umax)、净初级生产力(NPP)、单位叶绿素a(Chl-a)含量的NPP会分别增加63.1%、69.6%、33.8%.大气CO2浓度的升高会促进太湖绿藻和硅藻的最大光合作用效率并且其对硅藻的促进作用比绿藻更显著,但并没有改变春季蓝藻光合作用活性极低的现状.大气CO2浓度的升高在提高浮游植物细胞中C、N含量的同时,却减少了P的吸收.本研究结果将为预测和揭示太湖浮游植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6.
在西方,环保民间组织作为环境保护的一支新兴力量发展已日趋成熟。文章简要阐述了西方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演化过程及概况,重点分析了与政府合作、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与其他组织合作、与媒体合作等四种运行模式,总结了网络化、多样化、专业化、经济独立及名人效应等众多特点。最后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中国应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环保NGO这一组织的作用,开辟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7.
以地统分析为基础,在GIS技术平台下分析"十一五"期间咸阳市各区县单位GDP能耗空间分异特征.单位GDP能耗重心与几何中心偏移较大,在西北-东南向最为分散,不均衡性大;全局相关性属随机分布模式,自相关性一般,局部相关性呈区域性分布,具有较强相关性的区域为东南方向的泾阳和三原县、西北方向的彬县和长武县;微弱相关性区域主要分布在旬邑县、咸阳中南部地区;5年间单位GDP能耗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向高纬度、低经度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28.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湖南省仍面临较大的雾霾污染风险。选取2015—2020年湖南省14个地级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GIS重心模型分析了湖南省雾霾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双变量分析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年际变化上,2015—2020年湖南省各市州的雾霾污染程度总体呈波动下降,其中大部分市州的年际雾霾污染指数最高值出现在2016年。在季节变化上,由春季至秋季,湖南省雾霾污染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而在冬季,污染重心往西北方向偏移。综合能源消耗量、地区生产总值、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生产总值、城镇率、人口数量与湖南省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而森林覆盖率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9.
网络环境下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教学能很好地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七步教学模式(1)明确目标(2)创设情境(3)自主探索(4)网上协作(5)师生交流(6)在线反馈(7)课题延伸;并介绍了其特征:(1)自主性(2)和谐性(3)变化性(4)创造性(5)协作性。  相似文献   
130.
煤粉细度对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  李定凯 《环境科学》2007,28(9):1944-1948
以3种不同细度的煤粉在沉降炉中做燃烧实验,利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级并捕集燃烧后的一次颗粒物.研究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越细,燃烧后生成的颗粒物也越细, PMi的排放量均随着煤粉细度的减小而增大,PM10的量由粗煤粉和中煤粉的13 mg/g左右增大到了细煤粉的21 mg/g;PM2.5的量由粗煤粉的2 mg/g增大到了细煤粉的8 mg/g.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生成的总灰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分级颗粒物的外观形貌影响较大.煤粉细度减小,痕量元素的REE增大.REE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Pb>Cr>Zn>Cu>Ni.细煤粉生成的颗粒物中有毒痕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更高.元素的挥发能力不受煤粉细度影响,但其挥发程度受煤粉细度影响却不同.细煤粉燃烧比粗煤粉燃烧具有更大的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