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醋酸废水制取醋酸钙镁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喻新平 《化工环保》2002,22(4):224-227
用三辛胺萃取醋酸废水中的醋酸,加入白云石灰乳反萃、可制得环保型除冰剂醋酸钙镁盐(CMA)。研究了萃取剂组成,剂水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反萃的操作条件。试验表明:采用该法处理稀醋酸,工艺简单、醋酸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32.
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醋酸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烟气的小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钙溶液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较快的吸收速度,通过二级吸收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能够低于0.05%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3.
鸡蛋壳制备乙酸钙冰雪融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蛋壳为原料,对高温煅烧分解蛋壳、中和法制备乙酸钙(CA)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配料摩尔比为CaO:乙酸=1:2.8、乙酸浓度为15mol/L、石灰乳浓度(以氧化钙计)为1.3mol/L时CA产量最大。产品融冰试验表明:CA在环境温度-10℃以上使用时,其融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4.
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模型生物,测定了20种苯砜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在静态实验系统中的急性毒性效应,应用电荷模型方法对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自由度校正的相关系数r^2adj=0.922),在所应用的诸多参数中,MW(分子量)、Qo(化合物中氧原子所带静电荷的平方值的和的平方根)、Q^2s(硫原子所带静电荷的平方值的和)三个参数的统计意义最为显著,对预测模型的分析可知,化合物中的基团-SO2-是活性中心,另外,两个含氧基团-NO2和-CO2-对化合物的活性也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5.
以异狄氏剂、狄氏剂和p,p'-滴滴涕3种持久性有机氯农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验证了三油酸甘油脂-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富集水中自由溶解态疏水性有机物的假设,研究了水中溶解性有机碳对TECAM富集3种有机氯农药的影响,并与相同暴露条件下日本青鳉鱼的富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ECAM只富集水中自由溶解形态的疏水性有机物;水中存在的溶解性有机碳会降低3种有机氯农药被TECAM和青鳉富集的可利用性;TECAM和青鳉的富集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因此,TECAM能够用来预测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不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水中被鱼体富集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6.
选择醋酸钙镁、醋酸钙2种有机钙为固氟剂,在固定床管式炉上对它们的固氟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粒径、温度、钙硫比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与传统固氟剂碳酸钙的固氟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这2种有机钙具有良好的固氟效果,高温阶段效果更加明显,温度为1 000~1 100℃时,醋酸钙镁的固氟率是碳酸钙的1.68~1.74倍,醋酸钙的固氟率为碳酸钙的1.28~1.37倍.  相似文献   
137.
运用微型化的方法对以乙酸和乙醇为基本原料合成4-苯基-2-丁酮的反应物用量、技术要点与操作步骤进行实验研究,其产率约为61%,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表1,参5.  相似文献   
138.
1IntroductionEnvironmentalpolutionbylead,resultingfromminingandsmeltingactivities,sewagesludgeusageinagricultureandcontaminat...  相似文献   
139.
Summary.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ex pherom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Ostrinia (Lepidoptera Pyralida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burdock borer, O. zeali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antennographic detection (GC-EAD), GC-mass spectrometry and a series of bioassays. Four EAD-active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the female sex pheromone gland extract, and these were identified as tetradecyl acetate (14:OAc), (Z)-9-tetradecenyl acetate (Z9–14:OAc), (E)-11-tetradecenyl acetate (E11-14:OAc) and (Z)-11-tetradecenyl acetate (Z11-14:OAc). The average amounts (ratio) of the four compounds in single sex pheromone glands were 2.5 ng (13%), 11.6 ng (61%), 4.1 ng (21%) and 0.9 ng (5%), respectively. In a wind-tunnel bioassay, the ternary blend of Z9-, E11- and Z11-14:OAc at a ratio found in the sex pheromone gland elicited the same behavioral responses from the males as did virgin females. 14:OAc did not show any enhancement or inhibition of the males’ behavioral responses when added to the ternary blend.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3-component lure to O. zealis males was also confirmed by field trapping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ex pheromone of O. zealis is composed of Z9-14:OAc, E11-14:OAc and Z11-14:OAc at a ratio of 70:24:6. The evolutionary changes of the sex pheromones in Ostrinia are also discussed based on the present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sex pheromones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Ostrinia spp. Received 25 September 1998; accepted 2 December 1998.  相似文献   
140.
采用一种新的产氢产酸/同型产乙酸两相耦合工艺对市政污泥进行厌氧发酵,以实现高效产乙酸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该两相耦合工艺对市政污泥厌氧发酵能很好地促进乙酸的生成,实验条件下,产氢产酸相乙酸最高浓度达到4.27 g/L,同型产乙酸相乙酸最高浓度则为1.07 g/L,乙酸产率和VFA产率分别达到0.42 g/gVS和0.69 g/gVS,与非耦合系统相比,分别提高了.61.5%和53.3%.实验结果还证明,污泥经热碱法预处理之后再厌氧发酵,能更有效地产酸,与不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原液发酵相比,前者的产氢产酸相乙酸浓度比后者提高了2.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