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04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732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0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抗生素的残留及其浓度特征,采集上海市老港填埋场中固体废弃物和渗滤液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技术(UPLC-3Q-MS)检测抗生素浓度.结果显示,固体废弃物和渗滤液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0.1~4.9μg·kg~(-1),nd~3245.0 ng·L~(-1)、nd~16.3μg·kg~(-1),nd~1360.0 ng·L~(-1)、0.2~367.5μg·kg~(-1),nd~6950.0ng·L~(-1)、LOQ~8.4μg·kg~(-1),0.3~9450.0 ng·L~(-1)及nd~2.8μg·kg~(-1),nd~293.5 ng·L~(-1).抗生素浓度在垃圾填埋场中的分布存在时空差异,填埋场1.5 m处固体废弃物中抗生素的浓度高于0.5 m处,新鲜渗滤液中抗生素浓度大于老龄渗滤液.研究结果为可今后垃圾填埋场中残留抗生素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河北省秦皇岛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生活垃圾处置工程设计实例。工程建设规模为500 t/d,采用分选+建筑垃圾破碎制砖+塑料清洗制颗粒+可燃垃圾气化制备+可燃气体发电的循环经济工艺。该工程的实施可解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占地及由陈腐垃圾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使占用的土地资源得到释放,同时使垃圾各组分得到综合利用,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处理处置和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3.
对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按环境影响指标、计算方法与软件以及研究类型进行了分类总结。填埋过程导致的温室效应以及酸化效应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大。通过分别讨论垃圾组成与特性、系统边界、计算规则、参数选取、敏感性分析以及时间效应对于生命周期评价产生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纳米Fe_3O_4强化混凝-Fenton氧化预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纳米Fe_3O_4与Fe Cl3制备复合混凝剂,利用混凝沉淀-Fenton氧化工艺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原水,研究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纳米Fe_3O_4投加量为2 g/L,Fe Cl3投加量为1.4 g/L时制备的复合混凝剂,在p H值为6.5,转速为300 r/min下快速搅拌1 min,转速为100 r/min下慢速搅拌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56.8%,ρ(COD)可由5 240 mg/L降低到2 264 mg/L;利用Fenton氧化处理混凝处理出水,在H_2O_2的投加量为5.5 g/L,n(H_2O_2)∶n(Fe2+)=4,p H值为6,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25℃的最佳条件下,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5.7%和40.1%,最终出水ρ(COD)和ρ(氨氮)分别为1 003 mg/L和670 mg/L;该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0.8%、59.5%和76.2%。  相似文献   
105.
李琳  丁文杰  薛松  李衍博 《环境工程》2016,34(10):128-132
卫生填埋是常用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部分填埋场对已经封场和暂时不填埋垃圾的区域覆盖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便于雨水分流、减少垃圾渗滤液产生量。通过在华北地区某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置采样点,监测分析了HDPE覆膜内积聚的甲烷及恶臭物质的浓度和成分,研究在不同季节、填埋时间产生的甲烷及恶臭物质特征。结果表明:填埋场覆膜内甲烷的平均浓度为15.6%;硫化物、胺类以及恶臭浓度分别为153.9 mg/m3,16.0 mg/m3以及4 322 OU。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氢和氨。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为0~147.2 mg/m3,苯系物、烷烃和烯烃是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恶臭浓度与硫化物、胺类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环境温度、垃圾填埋龄和填埋量对甲烷及恶臭物质的产生与释放有明显影响。夏季甲烷及恶臭浓度分别达到81.2%和20 943 OU,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随着垃圾填埋龄和填埋量的增加,恶臭物质的浓度和成分均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6.
基于MCDA模型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风险全过程控制的思想,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考虑危险废物填埋场自身属性、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受体等因素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括14项指标;并采用MCDA(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对我国37个危险废物填埋场(不包括港澳台数据,下同)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分级研究. 结果表明:14项风险分级指标之间具有很好的独立性,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完整、准确地反映危险废物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程度;37个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可分为高、中、低3个级别,其中81%处于中、低级风险级别;地下水中特征污染物ρ(Cr)监测值与风险分级分值的距平指数为0.802 9,验证了风险分级结果的可靠性;同时采用MDCA模型对风险分级指标权重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验证了风险分级过程中指标权重赋值的准确性,并降低了指标权重赋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分级结果的可靠性.风险分级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采用TMBR+NF/RO组合工艺对湖北省宜昌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介绍了组合工艺的流程、特点、设备规格、技术参数。TMBR系统对可生化降解COD处理后,COD平均质量浓度为822 mg/L,平均去除率为95.8%,对NH_3-N平均去除率为94.9%;经过NF/RO出水的COD平均值为45 mg/L,NH_3-N均小于25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排放标准。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为29.5元/m3。  相似文献   
108.
城市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急剧增多。垃圾污染环境,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因此,对垃圾的处理刻不容缓。传统的垃圾填埋技术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保护环境的要求。卫生填埋是在传统垃圾填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较为理想的方法。现代卫生填埋场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内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垃圾填埋场的功能和构造、垃圾填埋场的规划、选址及勘察、垃圾渗沥液、防渗工程、垃圾力学等诸多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9.
Management and prediction of the mov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fluids in large landfills is important for various reasons. Bioreactor landfill technology shows promise, but in arid or semi-arid regions, the natural content of landfilled waste may be low, thus requiring addition of significant volumes of water. In more humid locations, landfills can become saturated, flooding gas collection systems and causing sideslope leachate seeps or other undesirable occurrences. This paper compares results from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onitoring water in waste. At the Brock West Landfill in eastern Canada, positive pore pressures were measured at various depths in saturated waste. The downward seepage flux through the waste is known, thus the vertica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waste at this landfill was determined to be 3 × 10(-7)cm/s. By comparison, the Spadina Landfill in western Canada is predominantly unsaturated. The infiltration of moisture into the waste was measured using moisture sensors installed in boreholes which determined arrival time for moisture fronts resulting from major precipitation events as well as longer-term change in moisture content resulting from unsaturated drainage during winter when frozen ground prevented infiltration. The un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calculated from these data ranged from approximately 10(-6)cm/s for the slow winter drainage in the absence of significant recharge to 10(-2)cm/s or higher for shallow waste subject to high infiltration through apparent preferential pathways. These two very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field-scale measurements of verti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fluid movement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waste mas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inciples of unsaturated seepage apply reasonably well for landfilled waste and that the hydraulic behavior of waste is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the nature and size of voids and by the degree of saturation prevailing in the landfill.  相似文献   
110.
洪大林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1-2,5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渗滤液回灌的厌氧填埋柱基本进入稳定状态后,改用准好氧运行方式。同时监测了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以压温度、pH值的变化。改变模拟垃圾柱的运行方式两个月以后。氨氯浓度由2000mg/L迅速下降至101.48mg/L,试验结果显示,准好氧运行方式可以解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进入稳定阶段后存在的氨氮浓度高的问题,加速填埋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