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356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32篇
综合类   2709篇
基础理论   418篇
污染及防治   600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脱氮除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对A^2/O工艺、OCO工艺、CAST工艺、UNITANK工艺及BICT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认为在当今污水处理要求愈加严格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高效能、低能耗、低投资及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2.
固定化与游离态小球藻脱氮除磷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固定化与游离态小球藻脱氮、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在2d内对NH4^+-N和PO^3-4-P的净化效率比悬浮态藻分别高23.14%和35.19%。固定化后初期会对藻细胞的生长产生影响,使得固定化藻的数量增长慢于悬浮态藻的生长,但在较短时间(24a左右)内细胞的活性即可恢复,并保持持续生长,这说明固定化没有对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固定化藻技术不仅保留了悬浮态藻的优点,而且使得藻对氮、的去除率有较大提高,对藻细胞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藻细胞的生长期,有利于细胞更多地吸收氮、。  相似文献   
103.
淹水过程不同土层磷的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槽模拟实验研究了淹水土壤不同土层释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淹水土壤不同土层释放呈锯齿状交替变化,但释放量有很大差异,中层释放量最低,上和下层释放量较高,最大浓度分别为0.0336mg/L和0.0517mg/L;而不同土层溶液中的亚铁和总铁量正好与之相反,中层铁释放量最大,上层次之,下层最低,且中层释铁量明显高于上层和下层;不同土层溶液随淹水时间pH趋于中性,Eh降低,其中中层溶液Eh下降的幅度大;淹水土壤溶液中各种不同形态铁的氧化物,如因水解和氧化形成的水铁矿以及蓝铁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释放;同时淹水增加了的扩散,地下水有一定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04.
固定化反硝化聚磷菌同步除磷脱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海藻酸钠和PVA添加膨润土包埋固定经富集驯化的以反硝化聚菌(DNPAOs)为主的活性污泥,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固定化小球的形态和表面结构,并对厌氧/好氧条件下,包埋小球除脱氮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具有良好的强化生物除和较好的反硝化脱氮性能,体系的COD去除率平均达74.9%,平均除效率为95.3%,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95.2%左右。小球若长时间缺氧,在其内部会出现厌氧区,并产生厌氧放现象。  相似文献   
105.
城市污水除磷技术研究——化学强化一级除磷与生物除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使用化学强化一级除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指出了化学絮凝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消耗人类有限资源及环境污染大等缺点,认为该种除方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物除技术因操作方便及二次污染小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介绍生物除技术的微生物学、除效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合本课题组取得的部分结果,认为科研工作者应重视该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及富集污泥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DPB原理,利用SBR动态反应器和静态释/聚装置。以A2/O厌氧段污泥为种泥,进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菌的富集,并对富集有反硝化聚菌的污泥进行了反硝化聚活性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利用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菌存在于A2/O厌氧段污泥中,反硝化聚菌占总聚菌的比例为23%,该种污泥可作为反硝化聚工艺的种泥;由于常规的聚菌被淘汰聚菌的数量由6.8×107个/mL减少到1.1×103个/mL,但通过选择和富集聚菌总数由1.1×103个/mL增加到8.2×104个/mL,且反硝化聚菌占聚菌总数的比例也由23%提高到94%,酸盐去除率由最初的9.86%上升到95.2%,出水酸盐的浓度为0.79mg/L;通过改变进水中不同酸盐浓度验证体系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7.
简述了污水中氮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危害,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基本原理。围绕生物脱氮除的化学原理,针对生物脱氮除工艺对pH值要求、污泥龄控制、碳源投加及脱氮新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实验对恒液位SBR工艺脱氮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替缺氧/好氧段,可以有效的实现硝化反硝化脱氮和好氧摄,缺氧时,进水补充的碳源及时满足了反硝化的需求,系统同时还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厌氧段,溶解氧快速降至0mg/L在进水补充的碳源条件下释充分,从而保证后期摄完全,整体高效脱氮除。  相似文献   
109.
生态聚磷石对低浓度景观水的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型填料水化硅酸钙对景观水中低浓度的去除效果。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浓度、投加量对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以水化硅酸钙为填料的滤床,研究其实际低浓度景观水中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0.3mg/L的低浓度模拟水,在投加量为1500mg/L、反应时间为24h时,水化硅酸钙对模拟水中除率达到60%以上,针对浓度为0.50mg/L的实际景观水,投加量为800mg/L时,除率达到65.0%;动态试验中,水力停留时间为60min、初始浓度为0.15~0.3mg/L,运行8d后,过滤床除率保持在44%以上。  相似文献   
110.
在CAST反应器中引入自制悬浮填料,构成了CAS-BT复合反应器,采用人工配制废水,对其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当进水TP为25mg/L左右时,经历了近80d时间的试验运行,TP的去除率高达99%左右,显示出CAS-BT工艺具有很强的除能力。试验发现:原水中含量越高聚微生物数量越多,系统聚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