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358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32篇
综合类   2711篇
基础理论   419篇
污染及防治   602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污水生物脱氮除的机理,并按空间和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经典的脱氮除工艺,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通过对除机理及工艺的介绍和分析,提出应加深对生物除机理的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进行工艺调控。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测定水中总无机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节约了试剂的用量、节省了分析测试时间,而且由于低浓度的抗坏血酸无毒,大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分析人员健康的影响,同时其回收率也较高,是一种测定水中总无机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3.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强化生物絮凝+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式一体化工艺对城市污水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TP的去除效能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合工艺的较优运行条件下,装置对SS、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7%、89.3%、87.9%、73.4%、58.8%。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总体去除效果良好,且稳定可靠,其中生物絮凝吸附段对总的去除率为32.4%,生物接触氧化段对总的去除率为39.1%,并对装置的除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轮叶黑藻去除水体中氮磷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在不同梯度营养盐浓度下,沉水植物轮叶黑藻对水体中氮、的去除能力,研究得出: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轮叶黑藻对水体中总(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总氮(TN)处理浓度较高(15mg/L)时,轮叶黑藻对水体中的TN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轮叶黑藻的净化效果随水体中氮、等物质含量增加而增大,轮叶黑藻是一种很好的水体净化植物,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可以适当配置轮叶黑藻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5.
应用生态动力学模型评价上海淀山湖富营养化控制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由于淀山湖入湖河流和环湖污水排放,淀山湖水质严重富营养化,夏季高温季节蓝藻水华时有发生。基于最近开展的比较系统的大规模水文、水质、生物同步监测和底质氮营养盐释放通量实验,进行入湖氮营养盐通量计算分析。通过建立淀山湖水动力一生态动力学耦合模型,利用同步实测和历史资料进行水动力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的率定验证,模拟典型风场作用下的淀山湖三维流场特征;利用生态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淀山湖氮营养盐和藻类的时空变化和演替规律,初步掌握淀山湖的富营养化过程;综合评价了污染负荷削减、水力调度(水体停留时间)等措施对控制淀山湖富营养化的作用,明确是淀山湖藻类生长的关键营养盐限制因子。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负荷削减50%以上才能使淀山湖夏季蓝藻生物量开始下降;削减90%以上的营养盐负荷才能有效抑制蓝藻水华;水体停留时间的长短是藻类是否过度繁殖的重要条件,加大引水流量,减少淀山湖水体停留时间是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重要途径;目前阶段,与控制营养盐负荷(50%)相比,增大引水流量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蓝藻暴发时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56.
碳源类型对A~2O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2.5 L的A2O反应器,以乙酸和丙酸分别作为进水唯一碳源,系统研究了进水碳源类型对脱氮除和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 mg/L左右,NH+4-N为52 mg/L左右的条件下,原水碳源类型对TN的去除影响不大,系统TN去除率均在65%左右.进水碳源类型对TP的去除及相应污泥中PHA的类型、含量和代谢及糖原的变化影响较大.乙酸为唯一碳源时,厌氧区放浓度较高,污泥中PHA的成分主要为PHB和PHV,两者在厌氧区的合成量差别不大,PHB在随后的反应过程中变化较大,对除代谢过程起主要作用,而PHV的变化较小.丙酸作为进水唯一碳源时,厌氧区的放浓度偏低,主要合成PHV,几乎不含PHB,PHV在随后吸过程中浓度变化较大,对除代谢起主要作用,而且出水TP浓度偏低.碳源类型对污泥中糖原的代谢也有影响,乙酸为碳源时糖原的含量高,变化范围也较大,丙酸为碳源时糖原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同步脱氮除系统中,与乙酸相比,丙酸是一种更合适的碳源.  相似文献   
57.
模拟沉积磷迁移转化行为的铁盐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牛晓君  王计平 《环境科学》2009,30(12):3502-3508
室内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中不同形态在不同浓度铁盐影响下,在沉积层中的垂直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分别向模拟系统投加的10 mL和50 mL的1 mol/L FeCl_3溶液,沉积层中的含量降低,投加30 mL的1 mol/L FeCl_3溶液时,沉积层中含量增加.沉积物中适当的铁盐会阻止沉积物向水体释放,铁盐浓度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促进沉积物中的释放,实验结果对研究内源释放与湖泊富营养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底泥扰动对上覆水中磷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底泥受持续和间歇扰动的过程.探讨了扰动作用对上覆水中不同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显著促进了上覆水中的溶解态向底泥迁移.持续扰动与间歇扰动作用下,上覆水中溶解性无机(DIP)分别在第6h和第24h达到平衡状态,为0.014mg.L-1和0.015mg.L-1.显著低于对照试验(0.04mg.L-1);而溶解性总(DTP)则在第6h和第48h达到平衡状态,为0.047mg·L-1和0.045mg.L-1,显著低于对照试验(0.065mg.L-1).持续扰动促进了颗粒态(PC)的释放,扰动6h后,PP达到最大值(9.18mg·L-1).随后下降.第24h后,PP稳定在2.18mg·L-1左右;而间歇扰动作用下,第2h,PP达到最大值(2mg·L-1),随后下降,第96h后,PP稳定在0.093mg·L-1左右.扰动作用下,TP的变化规律与PP一致.与初始状态相比,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作用下,DIP/DTP、DIP/TP、DTP/TP显著下降,而上述该值在对照试验中则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扰动导致的底泥再悬浮有利于降低上覆水中溶解态的含量.  相似文献   
59.
活化赤泥去除猪场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的磷和重金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史丽  彭先佳  栾兆坤  魏宁  王琪  赵颖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282-2288
以铝矿工业废渣赤泥为原材料,采用焙烧活化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并将其用于畜禽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和重金属的吸附去除.同时,研究考察了吸附剂除、除重金属的能力以及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和活化赤泥对、铜、锌、砷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焙烧改性后,赤泥对、铜、锌、砷的去除能力显著提高,900℃焙烧活化饱和吸附量可分别由46.26、18.18 、15.45、18.83 mg·g-1提高至149.00、65.17、99.20、27.51 mg·g-1;pH显著影响除、除重金属的效果,高pH条件有利于、铜、锌、砷的去除;赤泥和活化赤泥除、铜、锌、砷的作用机理包含金属氧化物表面的表面络合作用机理,其对砷和的去除机理还包括共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60.
侧流化学磷回收强化生物除磷的模拟预测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强化污水中生物除作用,本研究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厌氧上清液侧流化学沉淀与回收对强化生物除的促进作用.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P=37.5工况下,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通过化学沉淀(调节pH>9.0)可使出水中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6.0 mg·L-1(以P计)下降至≤1.0 mg·L-1(以P计),同时可回收进水中P负荷的64%.经验证与校正后的TUD数学模型模拟预测有着与试验结果近乎一致的效果.因此,数学模拟技术完全有可能取代中间试验过程而直接将小试结果放大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