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6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361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32篇
综合类   2713篇
基础理论   419篇
污染及防治   603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秦淮河干流沉积物磷形态沿程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秦淮河干流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形态沿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秦淮河干流由上游至南京市区段,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河流沉积物总和各种形态沿程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Ca-P和Fe-P平均含量分别占TP的26.8%和25.7%,是主要的形态.易吸附态(L-P)在TP中的比例最低,但在城区由于TP的高度富集,其含量均超过15 mg·kg-1.沉积物中的总含量在城区河段显著增加,但只有很少部分转化为稳定形态的,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等各种来源排放的仍然深刻影响着城市河流的水环境质量.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秦淮河中下游沉积物样品中钙富集的趋势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沉积物Ca-P含量均超过200 mg·kg-1,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成因上的联系.钙的富集提高了沉积物的固能力,将上覆水体中的转化为钙结合态.城区河流沉积物中钙含量的升高,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
分别利用3种二价金属化合物和3种三价金属化合物,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在碱性条件下对人工湿地中常用的生物陶粒基质进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覆膜改性,并将9种不同类型的LDHs覆膜改性生物陶粒基质和普通生物陶粒基质分别填充于10个垂直流人工湿地模拟实验柱中,进行除净化实验.结果表明,9种不同类型的改性生物陶粒基质均能有效提高素的净化效果;Zn系LDHs改性生物陶粒对总、溶解性总酸盐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其中Zn Fe-LDHs、Zn Co-LDHs和Zn Al-LDHs对总的平均去除率均在92%以上,对溶解性总酸盐的平均去除率均超过95%;其对素的净化机理主要集中于物理化学作用,同时还应与其对微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3.
为了了解硝酸肥生产过程中,硝酸铵溶液中加入酸一铵的安全性,通过自制实验装置,研究了有效含量对质量分数为85%的硝酸铵溶液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5%的硝酸铵和酸一铵混合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高于纯质量分数为85%的硝酸铵溶液,稳定性更好;酸一铵抑制硝酸铵的热分解,随着有效含量的增加,硝酸铵混合溶液临界爆炸温度升高;升温速率对硝酸铵混合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影响很大,随着升温速率由2℃/min升高到3℃/min,质量分数为85%的硝酸铵混合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升高,不易发生爆炸,安全性更好。研究结果对硝酸肥的生产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中国环保产业》2015,(1):65-66
由福州光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复合酶生物促进剂-组合型生物包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农村和城镇无组织排放污水、河道雨污排放口的生化系统。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1)利用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培养生长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增强了生物包抗污染物负荷冲击能力,并结合水生植物丰富了生物膜及水体生态系统,从而达到辅助脱氮和深度除效果。  相似文献   
45.
采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通过梯度投加电子受体NO_3~-,考察长期缺氧吸驯化下强化生物除(EBPR)系统的性能及除方式的转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300~450mg/L、PO_4~(3-)(以P计,下同)和氨氮分别为8、14mg/L时,驯化期间TN去除率均保持在75%以上,长期缺氧吸驯化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没有影响。硝态氮投加量为5mg/L时,EBPR系统因电子受体投加不足除性能迅速恶化,增加硝态氮投加量至10mg/L,经过近30d的恢复,缺氧吸率最高可达97.67%,进一步提高硝态氮投加量至15mg/L,系统内硝态氮的积累导致缺氧吸率下降。污泥吸小试结果表明,经缺氧吸驯化后,即使除性能欠佳的低浓度电子受体系统污泥也具有良好的反硝化吸能力,可见经NO_3~-长期驯化的缺氧吸系统有利于筛选以NO_3~-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菌。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吸附剂对正态酸盐、非正态酸盐的吸附特征,以及正态酸盐和非正态酸盐混合体系下的竞争吸附行为,制备出3种改性蒙脱石SWy-焙烧、SWy-Al、SWy-Fe,将其分别用于对不同形态的酸盐吸附实验中。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改性蒙脱石对的吸附效果均有所提升。SWy-Fe的吸附效果最佳,对正态酸盐和非正态酸盐4 h吸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6.1%和55.3%,实验结果符合Ho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根据Langmuir吸附热力学方程,对正态酸盐和非正态酸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1.9 mg·g~(-1)和18.8 mg·g~(-1)。此外,在初始总浓度高于3.0 mg·L~(-1)的条件下,正态酸盐和非正态酸盐混合体系中的非正态酸盐吸附量显著高于正态酸盐,二者单位平衡吸附量之比为2.9∶1.0。改性蒙脱石对正态酸盐和非正态酸盐的吸附结果均表现为吸附外部液膜扩散、表面吸附、颗粒内扩散等多种过程的综合作用,可交换阳离子Ca~(2+)/Fe~(3+)/Al~(3+)的引入通过吸附络合作用提高了蒙脱石对酸盐的吸附能力。在初始总浓度高于3.0 mg·L~(-1)的条件下,正态酸盐和非正态酸盐混合体系存在吸附竞争现象,这为实际处理含废水吸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用聚乙二醇2000(PEG2000)和硬脂酸(SA)包埋粉末过氧化钙(CP)成功制备了CP缓释材料CP@PEG2000-SA。比较了粉末CP和CP@PEG2000-SA对上覆水中溶解性总的影响和对底泥中酸铝盐(Al-P)、酸铁盐(Fe-P)和酸钙盐(Ca-P)的影响。结果表明,CP@PEG2000-SA投加量宜为1.8kg/m2,在CP用量相同的条件下计算得到粉末CP投加量为1.0kg/m~2。投加粉末CP在10d内上覆水中溶解性总浓度迅速降至最低后又上升,而投加CP@PEG2000-SA可以实现35d内溶解性总持续缓慢下降。上覆水中的内源性一般来自底泥中Fe-P的释放。投加粉末CP虽能固定Fe-P含量,但起不到长效作用,甚至可能导致Al-P的释放。投加CP@PEG2000-SA可控制氧气释放速率,稳定pH,使得上覆水中溶解性总向底泥中的Al-P、Ca-P和Fe-P转化,起到长效抑制底泥中内源性向水体释放并同时吸收水体中的双重效应,达到了控目的。  相似文献   
48.
阳宗海沉积物中磷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剂(Fe Cl3)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过程中,水体中的被大量沉积进入底泥,弄清其是否会在环境条件变化后发生反溶形成二次污染对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模拟实验模拟泥-水界面p H变化、物理扰动和微生物活动的变化,旨在分析这些环境因子变化对沉积物中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宗海水体在目前这种浓度下,底泥的会随时间的增加而溶出再次造成水体污染,当暴露在清洁水条件下时的释放率会增加;这种由于絮凝剂吸附沉淀到湖底的,在上覆水p H增加0.5时底泥解吸附释放速率增加;每年秋季湖泊上下层水的交换活动会造成水体浓度的季节性升高,形成不可忽视的内源。而夏季水温分层导致湖泊底部厌氧,使厌氧微生物活性增强,这将进一步促进底泥中的释放。  相似文献   
49.
为提高进入琵琶湖水体水质和有效恢复并保持琵琶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日本滋贺县10家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脱氮除深度处理工艺。湖南中部净化中心目前规模为26.85万t/d,采用缺氧-好氧循环硝化/反硝化(AO)、厌氧-缺氧-好氧(AAO)和多段进水多级缺氧-好氧硝化/反硝化(SMAO)3种深度处理工艺。AAO工艺是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二级生化工艺,AO、SMAO工艺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实例。AO、AAO工艺采用内循环硝化/反硝化反应脱氮,SMAO工艺采用无内循环的多段进水多级硝化/反硝化反应脱氮。AO、SMAO工艺采用化学方式除,PAC添加浓度约50mg/L。AAO工艺采用化学和生物组合方式除,PAC添加浓度降低到约30 mg/L。AO、AAO工艺出水BOD、CODMn、SS、TN和TP均值分别约为0.9 mg/L、5.2 mg/L、1 mg/L、6.5 mg/L和0.06 mg/L,相应的去除率约为99.5%、94.2%、99.5%、78.0%和98.1%。SMAO工艺出水TN约为2.5 mg/L,TN去除率提高到91.6%,其他指标和AO、AAO工艺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0.
邵啸  毕潇  吴涓  王宁  李玉成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027-1032
采用低温富集培养及混合平板分离技术,从巢湖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效能的菌株D3、D6,经过厌氧/好氧交替培养,2种菌株在低温下(8℃)的除率均达到80%以上。在低温下,研究了p H、微量元素对2株菌株生长及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株菌都具有广泛的温度适应性,适宜其生长和除的p H为中性偏碱,微量元素的缺乏对2株菌株的生长和除效果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染色观察显示,厌氧培养时菌体内聚羟基丁酸(PHB)颗粒明显增多,转为好氧培养后异染颗粒增多,为典型的聚菌特征。经鉴定,2株菌均属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