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858篇
基础理论   223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光照、营养盐和物理扰动4个因素对山仔水库冬季沉积物中蓝复苏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两个水平,培养周期为6 d,并以蓝复苏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为蓝复苏的主要影响因子,上覆水体的营养盐、物理扰动对沉积物中蓝门复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不同的蓝种属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响应程度不完全一致,蓝门微囊属(Microcystis)对温度和光照的复苏响应显著,颤属(Oscillatoria)仅对温度的复苏响应显著.同时,通过设置6.0~16.0 ℃之间6个温度梯度及50和2000 lx两个光照梯度,进行了沉积物柱状样复苏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山仔水库冬季沉积物微囊属和颤属在10 ℃左右开始复苏,微囊属对光的敏感性使其更容易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2.
张永生  李海英  任家盈  卢佳 《环境科学》2015,36(11):4021-4031
为研究大宁河底泥营养盐时空分布与细胞分布的关系,本研究在大宁河选择4个代表性的取样点:菜子坝、白水河、双龙和大昌,利用垂直重力采泥器,按照2 cm厚度分层选取底泥,检测底泥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叶绿素的垂向分布,分析叶绿素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菜子坝底泥0.0~2.0 cm总氮浓度最高,白水河底泥2.0~4.0 cm的总氮浓度最高;菜子坝底泥2.0~4.0 cm氨氮浓度最高,1和2月白水河底泥4.0~6.0 cm浓度较高;硝酸氮和亚硝酸氮(除3月)在菜子坝底泥2.0~4.0 cm浓度最高;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在同一个采样点底泥4.0 cm以下分层差异不显著;白水河底泥总磷0.0~6.0 cm呈增加趋势,菜子坝底泥表层的总磷和无机磷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分层,而且每一分层中总磷、无机磷浓度都高于其他3个取样点相应的分层;有机磷在菜子坝和大昌的浓度高于白水河和双龙的浓度,但是同一采样点底泥不同分层的有机磷浓度差异不显著;同一深层底泥中的叶绿素a浓度在大昌最高,其次是白水河,再次菜子坝,双龙处的叶绿素浓度最低;只有1月在大昌取样点处无机磷和叶绿素a的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底泥中的营养盐不是影响底泥细胞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3.
藻华聚集的环境效应:对漂浮植物水葫芦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适应性强、生物量大的水生植物来净化污染水体,已成为目前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夏季蓝水华严重聚集的水体,华聚集后对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水葫芦为代表,模拟在高温阶段(水温WT25℃)、水华严重聚集时,对水葫芦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揭示蓝水华聚集后造成的浅水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消亡的深层机制,并为减轻华聚集对水生植物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华聚集会很快消耗掉水生植物根区内的溶氧,呈现缺氧状态(DO0.2 mg·L-1);植物根区内ORP出现明显下降现象,实验进行1 d后低于-100 m V,实验结束时达-200 m V,水体呈现强还原环境.与对照相比,根区内p H值低0.7个单位.华细胞在死亡、分解后释放大量的无机营养盐于水体中,植物根区内的NH+4-N含量比对照实验中高102倍;较高的NH+4-N含量(平均为45.6 mg·L-1)加之缺氧的协迫作用,导致植物机体受到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严重下降.叶片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0.6倍,实验结束时其光合速率Pn为3.96μmol·(m2·s)-1,而同期对照实验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为22.0μmol·(m2·s)-1;叶片蒸腾速率仅为对照的0.55倍,至实验结束时其蒸腾速率为1.38 mmol·(m2·s)-1,同期对照实验的叶片蒸腾速率为7.61 mmol·(m2·s)-1,表明华长期的聚集对植物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作用.在实际生产中,要避免蓝的严重堆积和快速消亡,以减轻华暴发对植物的伤害,充分发挥植物的水体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4.
广州市谷河黑臭评价及其与裸藻丰度和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密度增加是黑臭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的黑臭评价标准缺少类等水生生物指标,而黑臭河流中浮游微时空特征研究也极少.于2017年秋和2018年冬和春在谷河布设6个样点,采用污染指数法(I_1)和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法(I_2)评价谷河黑臭情况,同时调查浮游微的丰度和生物量等,并对黑臭评价结果和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_2指数法更适合评价谷河的黑臭情况;裸门丰度与I_2的相关系数较高(r=0.784,p0.01);裸门丰度比例和生物量比例与I_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和0.776(p0.01);裸门的种数和裸门污染指示种个数与I_2的相关系数均为0.623(p0.01).裸门可能适合于作为评价谷河黑臭的水生生物指标.天然水体中微或裸与致臭物质的产生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5.
为掌握氧化石墨烯(GO)的水环境风险,以斜生栅Scenedesmus obliquus)和湖泊微拟球Nannochloropsis limnetica)为研究对象,探究了GO对淡水微生长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碳水化合物、总蛋白质、总脂)的影响.结果表明,GO对2种微具有中等毒性,72h EC50值分别为25.63和48.44mg/L.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GO纳米片层既能附着于细胞表面也能进入细胞内部,造成细胞超微结构明显变化,包括:质壁分离;叶绿体收缩;淀粉粒数量减少甚至消失.较低浓度(10mg/L)GO会促进微中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合成;而较高浓度(100mg/L)GO暴露下,2种微的类胡萝卜素和斜生栅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降低.2种浓度的GO总体上刺激了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这是污染胁迫下的一种主动防御机制;而较高浓度GO造成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可能原因是细胞中储能物质由淀粉向中性脂转化.  相似文献   
116.
固定化小球藻对海水养殖废水氮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海酸钠(SA)作为载体、以氯化钙(CaCl2)为交联剂,探究小球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其对海水养殖废水氨氮和磷酸盐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比不同浓度SA和CaCl2对小球生长的影响及不同固定化条件的球对氨氮、磷酸盐处理效果,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2.0% SA和2.0% CaCl2.对比固定化球和悬浮小球对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氨氮、磷酸盐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球比悬浮液对氮、磷处理效果更好.其中低接种率(1:10)固定化球的最大氨氮、磷酸盐去除率分别为63.26%和62.76%.固定化小球浓度越高,其净化能力越强,高接种率(1:1)固定化球的最大氨氮、磷酸盐去除率分别是85.16%和75.94%.连续流运行下固定化球对海水养殖废水氨氮、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49%和72.17%.小球固定化态保留并延长了悬浮态生长活性,提高了对海水养殖废水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水华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水态过分营养,而蓝水华自身带有毒性,对人类的健康受到极大威胁,由此人们格外关注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对饮用水的处理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城市尾水深度脱氮,控制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分别对脱氮复合菌群和菌共生系统的氮代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代谢复合菌群具有较高氨化和反硝化性能.JZ组对城市尾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降解率高达95%以上,在实验室模拟污水中JZ组系统总氮去除效果优于J组.高通量测序显示,J组主要优势菌群及占比分别为:厚壁菌门44.53%,变形菌门43.41%,放线菌门5.37%,类杆菌门3.04%,绿弯菌门1.35%;JZ组丰度主要优势菌群和占比分别为:蓝门33.89%,绿弯菌门25.34%,变形菌门19.38%,厚壁菌门10.02%,酸杆菌门4.20%;各优势物种在J组和JZ组比例不同,厚壁菌门分别为82%和18%,变形菌门为69%和31%,蓝门为1%和99%,绿弯菌门为5.1%和95%,放线菌门分别为73%和27%.表明JZ组在城市尾水中去除氨氮效果较好,J组氮代谢菌群随着微球加入和生长,JZ组氮代谢菌群构成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优势类形成的环境,与微球构成新的菌氮代谢体系.研究结果为菌共代谢体系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9.
理化因子对多变鱼腥藻溶血素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多变鱼腥(Anabaena variabilis OL S1)培养液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溶血活性以及温度、pH和金属离子等理化因子对其溶血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数生长中期多变鱼腥开始向胞外分泌活性较高的溶血性毒素,在稳定期溶血活性达到最高.4℃低温几乎完全抑制了溶血素活性;在溶血反应最初的30 min内,溶血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强;但在反应持续60 min后,16~37℃温度下溶血素活性趋于一致;溶血素在偏酸性条件下活性较高,而pH为7.2~9.0时活性无明显差异;Mg2 、Ca2 能显著增加其溶血活性,Cu2 、Mn2 则显著抑制其活性,Ge2 、Fe3 、Zn2 对其影响不大.红细胞膜组分胆固醇、鞘磷脂和卵磷脂均能竞争性结合溶血素,显著抑制溶血反应,因此可能是溶血素在红细胞膜上的作用受体.  相似文献   
120.
二氯异氰脲酸钠和三氯异氰脲酸对棕囊藻细胞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二氯异氰脲酸钠和三氯异氰脲酸对球形棕囊的灭杀和控制作用,及其投药时间对除效果的影响,并比较2种药剂的除效果,初步探讨了除机理.结果表明,这2种除剂可以缓释次氯酸,提高其稳定性,有较长的药效期.当有效氯浓度达到4.5mg/L时,2种药剂均能有效地控制和灭杀球形棕囊,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有效氯浓度为5.0mg/L,细胞去除率在24h可达到90%以上.在等于和大于5.0mg/L有效氯浓度时,三氯异氰脲酸的除效果优于二氯异氰脲酸钠,通过对2种药剂除率的t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