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安全科学   38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62篇
综合类   1913篇
基础理论   331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475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微博     
《环境教育》2012,(4):9-9
@巴松狼王(杜少中,北京市环保局巡视员):北京春季风沙活跃,既有就地起沙,也有外来沙源。比如东北有科尔沁沙地,北有浑善达克沙地,西有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宁夏沙地、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大部在北京上风区,春天季风很容易将沙漠地区的沙尘吹到北京来。所以,北京植树造林对于防风固沙、中和二氧化碳都大有好处。http://t.qq.com/dushaozhong//4月7日  相似文献   
992.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变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非农化压力及其区域差异是建设用地指标区际配置的基础。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耕地非农化压力区际差异明显。通过对比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开展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格局研究,结合重心迁移模型,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中恩施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其他城市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小且相对变化较小;东部地区的耕地非农化压力较大且相对变化较大;(2)2000~2011年,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重心总体向东北方向迁移,表明湖北省东部一些城市的耕地非农化压力相对西部一些城市的增长较大。(3)重心迁移距离为17.37 km,相对较小,表明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于2000~2011年整体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93.
为分析区域排污规模与污染治理的协调性,构建了排污规模与污染治理协调度模型,并以2006、2013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约排污规模和污染治理协调性的主要矛盾是污染治理能力的落后,全国70%以上地区污染治理能力均滞后于污染物产生规模;国内治理能力在研究期间不断提高,区域差异在不断缩小,治理能力过度滞后的省份由14个减少到2个;除江苏外2013年其余各地区均有1项或多项污染物的治理能力滞后,其中生活废水治理能力滞后的区域最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协调性的重要因素,2013年协调度与地区人均GDP基本呈线性关系。模型实证计算结果与主观判断也较为吻合,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2):6
多数城市单水源供水致应对污染办法缺乏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单一水源的供给形式,特别是以地表水源为主的南方地区,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当地尽管都会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却普遍缺少规避风险的有效举措及应对  相似文献   
995.
考察了经济增长和扶贫政策之间的跨国证据,突出了区域差异和国家经验这两个层面上形成的促进共同发展的多样性。对亲贫式增长的定义表明经济增长和扶贫这两个发展战略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权衡问题。跨国证据表明,平均收入增长率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巨大差异性,使得扶贫战略完全基于经济增长政策的论断存在争议。持续的快速增长显然有益于贫困人口,但是,如果整体的快速经济增长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缓慢恶化,这对贫困人口的福利比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大。如果一国总体处于低增长环境,那么经济增长将难以获得贫困人口的支持。同时面向经济增长和旨在明确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的混合策略被证明在实现持续减贫中可能是最为成功的。研究认为,在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的支撑下,少数民族地区在收入改善和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方面取得了另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倡导者和干预式扶贫的拥护者提供了实践支持。然而,普适的经济增长有利于贫困人口,但不会以相同的程度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显然,一项公共政策更关注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也同时必须关注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是否会反映在提供贫困人口收入和贫困人口不可能轻易放弃的福祉上。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最有效的发展政策,是那些主张共同发展和利用公共政策创造增长的战略,同时还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共同参与,以确保他们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增长的受益者。自然资源收益管理,原生态农产品开发和区域经济带建设被列为促进这种增长战略实施的三个最有前途的领域。  相似文献   
996.
东江干流富营养化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东江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东江富营养化程度较轻,干流绝大部分区域(96%)为中营养及中营养以下水平,只有少数区域(4%)达到富营养水平.同时,东江干流富营养化程度区域差异性明显,从上游至下游河口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针对东江水质污染现状,建议东江水体管理应以保护为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下游...  相似文献   
997.
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方法ESDA技术,对1997-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研究,探究省际差异,分析差异成因.分析发现:①省域总体空间差异缓慢扩大;②至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已形成"三阶梯、两顶峰"的空间发展格局;③三阶梯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之比为一:二:三=13:1.5:1,可见阶梯间的界限非常明显,由此印证了阶梯划分的合理性;④从入境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贡献率来看,旅游业对处于第三阶梯的西藏具有重要意义;⑤省域间明显表现为一种"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⑥各阶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由于主导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⑦产生此种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省域间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的差异和省际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8.
Based on the methodology provided by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we analyze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s mainland at provincial level between 2000 and 2005. It regards regional GDP growth as the joint result of contribution of a number of factors, i.e. capital productivity, capital per manpower, specialization, employment rate, active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all provincial units, capital per manpower is a dominant contributing factor to the growth of GDP per capit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5 while capital productivity has quite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Specialization contributes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provinces. In most provincial units, employment rate and age activit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growth of GDP per capita, though not very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999.
With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creasing pressure on land resources, land carrying capacity (LCC) and food safety have been attracting great attention worldwide. From the point of man-grain relationship and by establishing LCC and land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LCCI) models,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LCC of China from 1949 to 2005 at county,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levels. Choosing 2005 as a representative year, this article then evaluates the LCC of 264 pastoral regions (semipastoral regions), 663 urban regions and 592 poverty stricken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rom 1949 to 2005, with the increase of grain production, the LCC of China has been improved conspicuously, but due to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production can only maintain a low level grain consumption; (2) over the past 25 years (1980-2005),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overloading provinces decreased from 23 to 15 and the mangrain relationship has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but there were more overloading provinces than surplus provinces in China; (3) at county level, there were 1572 overloading counties in 1980 accounting for 68.26% of the total counties of the country and where were 649 million people lived, while in 1990, 2000 and 2005, the number of overloading counties were 1066, 1133 and 1087 respectively, which shows that the man-grain relationship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during the past 25 years; as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surplus countie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agriculture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Northeast Plain, North China Pla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Plain, and overloading countie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regions with po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ow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such as Northwest China, Tibetan Plateau and Loess Plateau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urban regions, such as Beijing, Tianjin and Shanghai; (4) animal husbandry improved greatly the LCC of pastoral and semi-pastoral regions, while urban regions were overloading for increasing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more than half of poverty stricken regions were overloading due to critic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oor econom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省耕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以来的2009~2013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云南省16个州(市)的耕地生产效率基础上,综合运用ESDA技术、基尼系数等方法系统分析云南省耕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影响不同区域耕地生产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9~2013年,云南省耕地生产效率呈总体上升趋势,但增幅逐年降低;效率低值地区增长明显,高值地区则并不显著;(2)云南省耕地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呈缩小态势,并表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3)滇中、滇西南等粮食主产区受≤6°耕地面积比重、旱涝保收面积的影响较大,而滇东地区则更易受到6°坡耕地面积和人均GDP的影响,滇西北地区受≤6°耕地面积比重和人均GDP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