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石墨炉升温程序的灰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测定铅为例,研究了石墨炉升温程序的灰化技术,包括基体干扰的消除,基体改进剂和L’vov平台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预报方法导向的系统化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作业平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中国正在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建设,其中最关键的业务支撑是预报业务平台。以往的业务作业平台设计多是从软件编程的便利性出发,按照预报要素进行分类,很少按照预报方法或预报流程设计。研究讨论了预报作业平台的设计方法,遵循预报方法流程和人体工程学设计2个原则。其中,遵循预报方法流程能够使业务作业工作获得最大的便利;参考人体工程学,利于操作与完成的高效性和简洁度。目前,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平台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待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因此,研究讨论一个有效的业务作业平台设计框架,将有利于促进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业务平台能力建设的开展和业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辆段平台居住小区振动与噪声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北京市八王坟地铁车辆段平台上居住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对地铁车辆段振动与噪声对平台上的传播过程和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类比监测 ,对控制其影响提出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阐述了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的概念和研发环境监测技术转化平台的必要性,介绍了平台的组织运行机制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内容,指出该平台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监测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中国的卫星遥感技术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的环境遥感应用不能只停留在研究水平,应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需要,与地面环境监测相结合,建立一套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使遥感技术进入环境保护领域的实用化阶段。文章指出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应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指标与监测、运行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监测目标的确定、卫星遥感环境业务化监测目标的波谱数据库的建立、卫星遥感环境业务监测应用平台的业务内容、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深化了我国的卫星遥感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试验了集恒温平台石墨炉 (STPF)于一体的纵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 ,最大功率升温 ,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和峰面积积分 (A -s)测定废水中低含量锡的新方法。测定结果表明 ,锡含量在 0 μg/L~ 10 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 (3σ) 3 5× 10 -11g ,特征量为 9 1× 10 -11g ,相对标准差小于 6 % ,回收率在 91%~ 10 7%之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根据中国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这一平台的开发与运行环境、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区域。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公众网信息平台,实时更新各个站点最新的空气监测数据,为广东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以及居民日常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