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氯甲基化和胺化两步反应合成胺基棉纤维,并用于模拟烟气中S02的吸附.比较并选定了乙二胺作为改性胺试剂,测定乙二胺基棉纤维的饱和硫容为4.29 mg,g干纤维,平均含氮量为0.43%.实验中研究了胺试剂种类、氯甲基化试剂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胺基棉纤维制备和脱硫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质,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将羧基引入纤维表面,制备得到含有羧基的螯合纤维,并应用于水溶液中In(Ⅲ)吸附分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间歇吸附试验表明,所制备螯合纤维对In(Ⅲ)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7.5 mg/g,整个吸附过程在120 min以内达到基本平衡,吸附过程复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竞争性吸附试验表明,在含有In(Ⅲ)、Fe(Ⅲ)、Zn(Ⅱ)和Hg(Ⅱ)的混合溶液中,吸附材料对In(Ⅲ)显示出一定的亲和能力.研究依靠路易斯酸碱理论在纤维表面构建了能用于In(Ⅲ)捕捉的吸附位点,为In(Ⅲ)的吸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水作溶剂,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2,并首次将其用于In(Ⅲ)离子的吸附分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N2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pH值、接触时间和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In(Ⅲ)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温度为303 K的条件下,UiO-66-(COOH)2对In(Ⅲ)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可达84.29 mg/g,优于大多数文献的报道值;整个吸附过程在90 min左右完成,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而吸附动力学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其可能的吸附机理是UiO-66-(COOH)2中的羧基与In(Ⅲ)离子的配位作用。此外,该材料能够实现重复使用,且在Na(Ⅰ)、K(Ⅰ)、Mg(Ⅱ)、Cu(Ⅱ)、Zn(Ⅱ)和Ni(Ⅱ)等竞争性金属离子的存在下,对In(Ⅲ)仍具备较好的吸附选择性。研究结果为含铟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也进一步拓展了MOFs材料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氰戊菊酯及代谢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试验研究了氰戊菊酯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氰戊菊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也不同,浓度越高,对供试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越强烈;在氰戊菊酯浓度为1,10,40,150g/g时,其影响过程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恢复,而在高浓度(150g/g)的氰戊菊酯作用下,激活作用最强;氰戊菊酯的代谢产物(水解和光解产物)对供试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略小于氰戊菊酯原药;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氰戊菊酯光解产物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减弱,即对供试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5.
在线自动监测与手工分析地表水总氮的可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比浙江省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总氮在线监测与实验室手工方法,分析进口水质总氮自动监测仪在国内的适用性以及与手工方法的可比性。结果表明,一些国外引进的自动监测仪在国内使用时要根据我国水体的实际情况在实验条件上作一定的改进,改进后的监测数据与手工方法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烘箱老化环境温度受电路功率,老化板摆放位置的变化、烘箱风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烘箱内温场出现变化,烘箱内温场变化剧烈的会影响产品的正常老化,形成过应力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电路失效。对影响烘箱温度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监控分析,找出了影响烘箱温场的主要原因和规律,防止老化电路过温失效。  相似文献   
7.
四溴双酚A在潮土中的吸附和解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海  毛丽  冯政  余益军  冯建  于红霞 《环境科学》2008,29(10):2874-2878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四溴双酚A(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并且探讨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TBBPA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阶段(0~24 h)和慢速吸附阶段(24~48 h),其中快速吸附阶段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48 h时吸附基本达到平衡.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等温线呈现为非线性,其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在溶液pH值为6.0-8.0的范围内,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少,当溶液pH>8.0后吸附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离子强度也明显影响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TBBPA的吸附量增加.吸附.解吸过程表明TBBPA在潮土中的解吸相对于吸附过程具有滞后性,说明潮土对TBBP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柱前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毒细胞以及细胞质中对-正壬基酚(4-n-NP)的含量,并初步探讨了4-n-NP在细胞中的分布.在不同介质中加标回收率在76.5%-98.9%之间.利用本方法测定实际样品发现:在浓度为10μmol·1-1和20μmol·1-1的4-n-NP溶液中暴露12h,105个细胞中4-n-NP的含量分别为21.0ng和43.0ng,而相应的细胞质中4-n-NP的含量分别为14.2ng和28.4ng,显示有67.6%和66.0%的4-n-NP分布在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9.
以煤矿安全培训课程构成的基本要素为基础,综合运用SMART原则和戴明循环理论确定了煤矿安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资料、培训效果等5个评价层面,筛选15个煤矿安全培训课程设置评价指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15个指标进行综合优化和排序,评价煤矿安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评价煤矿安全培训课程设置水平,发现培训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优化课程体系、准确提升培训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奉贤地区土壤Cu、Zn和Pb形态与其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BCR法对上海市奉贤区土壤中Cu、Zn和Pb的金属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u和Pb的主要形态是氧化态和残渣态,Zn的主要形态是酸溶态和还原态。风险评估指数(RAC)显示土壤中三种金属Zn和Pb的风险程度高,Cu的风险程度中等。小麦对金属吸收的试验表明植物吸收Cu、Zn和Pb的浓度大小与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